于右任臨終之謎
寄語:于右任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上海大學校長,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楊亮功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去探望他。于右任很高興,但由於病重及喉嚨發炎,想講的話又無法講出來。楊亮功於是拉著他的手問道:“院長有什麼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個指頭。
楊亮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過了一會,于右任又向楊亮功伸出三個指頭,楊亮功猜測了幾個答案都被于右任搖頭否定了。楊亮功只好說:“院長,等你身體好一些後,再來問你剛才表示的是什麼意思,行不行?”于右任點了點頭。
此後,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並陷於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與世長辭,終年86歲。
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人們便把他的《望大陸》一詩,當作他的遺囑。遺體被埋葬在臺北最高的大屯山上,並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頂峰(我國東南諸省最高峰)豎立起一座面向大陸的半身銅像。
玉山山勢險峻,4米高的銅像和建材全是由臺灣登山協會的會員們一點一點背負上去的。于右任終於了卻了登高遠眺故土的心願。
一個指頭、三個指頭是什麼意思,一直是一個謎。後來,資深報人陸鏗覺得應該這樣去理解于右任的“一個指頭、三個指頭”:將來中國統一了,將他的靈柩運回大陸,歸葬於陝西三原縣故里。
“三間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這是人們對先生的評估。位於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樹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立下卓越功勳;他積極宣導國共兩黨合作,興辦教育、興修水利,是真誠的愛國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詩人,一生寫下詩詞近900首,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詩書》等;他還是著名書法家,創立了“於體”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