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生自述難以抹去的“陰影”

從軍閥褚玉璞對我的通緝和追捕;到國民黨蔣介石的三查王芸生;再就是解放後綿綿不斷的政治運動。大姐王芝芙,在去世前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高級編輯。為此不難理解,父親所說“留下的陰影”是什麼。

王芸生自述難以抹去的“陰影”

寄語:父親臨終在病榻前,跟我大量談的是《大公報》,尤其是談20世紀前半葉的這張報紙。很少談家事,可有一天,話一開頭,他就問我是否看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我說看過。還說,不記得是國中還是高中語文課本裏就有。他歎了口氣接著說:“朱自清留給後代是他的背影;而我留給你們的是永遠難以抹去的'陰影'。”我沉默了,經過好一段才由他另起話頭。

對於母親,我家的朋友,尤其是親戚,都讚賞她嫁了個好男人,一輩子都沒有愁過吃穿;還羡慕她有六個孝順的子女,多福氣。

而父親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說:“你媽自從嫁給我,沒有享受過一天的榮華富貴。勞累、勞累,一輩子勞累的命。”“還有就是擔心,擔心,一輩子的擔心。從軍閥褚玉璞對我的通緝和追捕;到國民黨蔣介石的三查王芸生;再就是解放後綿綿不斷的政治運動。”“擔心完了我,又擔心你們,再健康的神經和心臟,也經不起這樣長期折騰啊。”

父親還提醒我說:“不知你注意到沒有,你媽幾十年圍著鍋臺轉,成天忙忙碌碌,給這個做飯,給那個做飯,但從來沒有單為她自己做頓飯菜。唯一給她做的是,熱剩菜剩飯。”我從來沒見過父親如此動情地感歎道:“一個樸素崇高的女性;一個偉大的母親!”“我死之後,你們一定要照顧好你媽。”

我的大哥王磊(原叫王芝光),是個頗負盛名的結構力學教授專家。周圍的人稱他是“陳景潤第二”。他的《高層建築設計計算理論以及工程應用》一文,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有兩篇論文,父親曾交給華羅庚、茅以升等專家指教,他們都給予高度評價。

在大哥去世前兩年,我曾去長沙看望過他。我原以為他是個不問政治的書呆子,他卻告訴我,之所以在“紅與專”大辯論中被樹為“走白專道路的大白旗”,並被取消中共預備黨員資格,主要是他始終堅持認為《大公報》不是一張反動報紙,王芸生也不是一個反動文人。

大姐王芝芙,在去世前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高級編輯。她參軍最早,1949年5月上海剛解放,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她就參加隨軍南下服務團,扭著秧歌到達福建。由於受同屋戰友傳染,患上肺病[renwugushi.com]。她的早逝就是這個原因。然而她終身無悔,始終追求黨。

她擔任編導身歷聲廣播劇《减去十歲》榮獲第十一届西柏林“未來獎”,是我國首次。但她始終入不了黨,為何?父親臨終前曾對我說:“你大姐老也入不了黨,看來是我的錯。”她最後入黨,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在大姐去世後,她的組織治喪辦公室發佈的訃告與生平簡介,第一句話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王芝芙衕誌。”

我的二姐王芝慕,她入黨最早,在1954年。她1950年參軍,入的華東軍政大學,復員到北京工業學校任團委書記,但她入黨相當特殊,最後一關是上級黨組織派人來談話,談話主要內容是檢驗她對《大公報》和王芸生反動性的認識。

我的二哥王芝秋與我同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他在“文革”中由於不慎與同事談了30年代時江青曾給我母親拎皮包的往事,遭揭發,而被憤怒的“革命羣衆”揍得個鼻青臉腫而被關押起來。我在“文革”初期,由於給黨委寫大字報,成了被揪出的“現行反革命”。

小妹王芝瑜,196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沒有分配工作,“留校鬧革命”,她的第一課就是脖子上掛了塊“大公報狗崽子”的牌子。

為此不難理解,父親所說“留下的陰影”是什麼。也不難理解,“文革”後他多次向原《大公報》同仁表示:“《大公報》沒有再復刊必要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的使命。”同樣能理解,他在彌留之際憤憤地呼道:“大公報,你的陰魂快散吧!”

父親走後,不幾年,母親也得了癌症。有一天,母親突然把我叫到床邊說:“芝琛,我想吃炸大蝦。”她的要求令我喜出望外,因為她已有很長時間沒有很好吃東西了。80年代,市場仍沒有大蝦賣。但我突然想起友誼商店有,但那要外匯券。

我平時最顧臉面,那時我已顧不了那些找了朋友換。當我端上由我自己親自炸的大蝦時,母親消瘦的臉龐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就在此時,我仿佛在冥冥中聽到一個聲音,那是父親的聲音:“……她從來沒給自己做過一頓飯菜……”我再也忍不住淚水了。

資料標籤: 王芸生 父親 大公報
本文標題: 王芸生自述難以抹去的“陰影”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888963701228
相关資料
王芸生與《大公報》
1929年,王芸生因和張季鸞打筆仗,被張發現邀入《大公報》,很快受到張季鸞的賞識,成為《大公報》的一支筆。當時的王芸生“覺得《大公報》有救了,他本人也有了出路。1949年6月17日上海《大公報》發表王芸生起草的《新生宣言》,檢討了大公報近5
標籤: 大公報 王芸生 中國近代史 毛澤東
王芸生與張季鸞筆戰
針對這一事件,王芸生在《華北新聞》的社論中聲援第6軍將士的正義行動。得知後,就傳話王芸生,希望會晤。會上張季鸞宣佈兩項決策,一為“明耻”,一為“教戰”。9月8日,王芸生親自撰寫社評《敬悼季鸞先生》。“儘管如此,王芸生始終在蒐集張季鸞早年的資
標籤: 張季鸞 大公報 王芸生 中國近代史 張季 抗日戰爭
王芸生挑燈夜讀
王芸生深受觸動,寫了平生第一篇稿子寄給《益世報》副刊,題目是《新新年致舊新年書》,署名“倦飛”。王芸生從報刊上既讀到了西方各種社會思潮,也讀到了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等人的文章,還參加過羣衆遊行。
標籤: 王芸生 歷史 益世報 天津
王芸生的新聞專業主義
本文重在考察王芸生解放前的一些重要新聞思想,以便我們更客觀地瞭解王芸生其人以及他所經歷過的那個時代。可以說,《大公報》辦報理念中,包含了許多新聞專業主義理論因素,它以“社會公器”為定位的獨立報紙加以實踐,開闢了我國新聞界對自由職業報刊探求的
標籤: 新聞專業主義 大公報 王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