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天王。白夜行,書中給了這樣的解讀: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暗,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而且雪母一旦說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推理小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突然對推理小說產生了興趣,故事很長,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每個章節的連貫性不好,一個故事跳到另一個故

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東野圭吾(ひがしの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日本推理小說天王。1958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力工學專業,之後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擔任生產科技工程師,並進行推理小說的創作。1985年,憑藉《放學後》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成為職業作家,開始專職寫作。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愈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作風逐漸超越傳統推理小說的框架。

【篇一: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絕望的念想,悲慟的守望!

一如這本書的文案一樣,“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這個象徵故事內核的絕望念頭,有如一個美麗的幌子,隨著無數淩亂、壓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紀錄片一樣一一還原:沒有癡癡相思,沒有海枯石爛,只剩下一個冰冷絕望的軌跡,最後一絲溫情也被完全拋弃,萬千讀者在一曲救贖罪惡的淒苦愛情悲切動容。

這就是故事已給的介紹。

467頁的一本厚厚的書,看完後,能感覺到的的確就是淩亂、壓抑、悲凉。

作者獨特的筆法,在開頭的平淡無奇慢慢鋪墊,但後頭的跌宕起伏,讓人抑制住呼吸與忐忑的刺激感一頁頁的閱讀,最後,只留下歎息的轉折。

很神奇,很像鴉片,讓人上癮的自虐。

蓋上書,重新回想書內容,理清思路,的確讓人回味萬千。

一開始,書就介紹了這不是兩個單純的孩子,但誰會想到故事竟拉長了二十年;一開始,書就是圍繞著一場命案開始,千回百轉後又回到這場命案中,早已物是人非;一開始,書就暗示他們的不單純的情感,書本的大段大段的文字卻未著墨,但是那份感情就這樣進入我們心中的理直氣壯;一開始,書就坦承這不是一個喜劇,只是悲傷的形式竟是這樣表現,迂回得讓人措手不及卻是意料之中的點頭默然;一開始,書就隱藏著無數伏筆,一個個轉折,殘忍的片段,卻將那個愛情寫得讓人潸然淚下,敘事之美的極致。

白夜行,書中給了這樣的解讀: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暗,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够。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當雪穗說出這段話的時候,也許就是在這本書中她最真實的形象表現了吧。

那個早熟的女孩,那個經歷滄桑的女孩,那個把自己靈魂隱藏起來,留下美麗與優雅,只剩下那雙不變的寫著無數卻讓人讀不透的猫眼的女孩,那個擁有白天明亮的女孩。

幸福嗎?不幸嗎。

在“MUGEN”的慶祝會上,問及了桐原的願望的時候,他只是回答:在白天走路。

因為他是這麼解釋的: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裏走路。

那個默然的男孩,那個擁有黑暗的男孩,那個把自己隱藏在深處,不留下真實姓名,仿佛只有不良相伴的男孩,那個其實剪紙很厲害的男孩。

書中提及多次他的剪紙記憶,其實全能的他會的不止這個,可是多次提起,其實只是想證明他還是那個單純的男孩,因為單純,所以才會義無反顧的墮落。

是吧?對吧。

雪穗與桐原,就像是兩條平行線,一個在明亮,一個在黑暗。

只是,明亮的背後的大片黑暗,就是兩人的交際,亦如槍蝦和蝦虎魚,共生的兩人,逃不了的依然是當初想逃離的命運。

除去那些不堪,其實這本書寫的就只是一份很單純的愛情,一份無怨無悔付出的感情,一份經得起所有代價,甚至不求所謂的圓滿的的天長地久的感情,除了奢望的短暫的光明正大,

但那不也是對自己命運的一種悲哀的默認和人皆有之的期盼嗎?

就我個人的立場,我心疼那個躲在暗處,成為雪穗光明的桐原,關於桐原說的那兩句話,我甚至想理解成是他想離開的希望,是他想擁有自己光明的權力,不止是成為別人的太陽,而是尋找屬於自己的太陽。但是,不就是因為做不到,所以才選擇繼續守候嗎,愛情啊,盲目得無力殘酷。

不可否認,雪穗的光明其實對她也是一種痛苦,因她還是失去了她的光明。窮極一生的隱忍偽裝,最後,仍還是一場戲,只是,是她不能喊卡,不能NG,不能重來的一場戲。她只能繼續,不管再痛苦,她也只能繼續,因為這就是她的人生,無奈的人生。那個沒有回頭的背影,也許就是這樣的含義吧。

那些繡有R&Y的拼布袋子,那個名叫R&Y的店名。

不多的線索,已給這份從不明亮的感情一個溫馨的注腳了,不能再强求了,因為這本來就是沒有幸福存在的黑夜。

社會上有很多種人,那些生活在黑暗角落得不到救贖只能出賣靈魂的人們,絕對不在少數,看了這樣的關於那些的文字,除了唏噓,我們也的確不能做些什麼。

只是記住,快樂不要建立在別人身上,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夠了。

【篇二: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這部作品寫的是不是愛情,那是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實在看不出雪對亮有愛情,或許直至R.K繡包事件(國中),雪對亮或許是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大學社團事件以後,我看到的只是雪不斷追求自己嚮往的一切而利用亮去殺人,而亮無怨無悔的幫著雪。或許支持亮的是所謂的愛情,但對雪而言,亮或許只是一個能進行心靈交流的人,或者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利用的工具。

從雪的生母還在世時,雪就看書,學習茶道、插花,儘量使自己談吐高雅可以看出,雪從來都嚮往的是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和為了保護自己而殺了生父的亮一起相濡以沫。而所謂“雪為了保護亮而殺了自己的生母”純粹是有些讀者的猜想。場景再現:根據情節推測,兩人在實踐之前在圖書館相識,並有淡淡的初戀。雪被母親逼迫出賣自己的肉體給亮的父親,在大樓裏被尾隨的亮看見醜惡的一幕,憤怒之下,亮殺了父親並偽造現場逃逸。那麼,知道此事的只有亮和雪兩人。雪母迫於外界壓力决定自殺,雪發現這種可能卻不去封锁,顯然已經做好了讓別人收養的打算。記住,雪母應該知道亮父死的原因,只要她說出賣女兒一事,那麼不難推測到此案與雪有關,雪在案發時沒有不在場的證明,如果由亮作證,那麼亮必然受到懷疑,那麼後面的事情必然大大不同了。而且雪母一旦說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所以雪看著生母自殺而不封锁,可以說是為了亮,也可以說只是為了她自己的未來。

到了後來的藤村、江利子事件,可以看出雪不斷利用亮來博取自己的未來。雪這個人,一成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準確的,即雪的眼光中“可以說隱含了卑劣與下流”。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似乎同情她,但在我看來,她得到的懲罰,太少太少。無論何時,去殺害無辜的人,去陷害無罪的人,都是一種不能容忍的錯。

縱觀全書,可以看到,每次殺人或者陷害,都是由亮親自出手。雪的手,從來沒有沾染污穢,但是每次的罪,幾乎都是雪的原因。就連原初的罪:亮親手殺父,也是為了雪。對亮來說,或者雪就是那白夜之中唯一的光,這絲光,來自他對雪的愛;但是對雪來說,亮或許是代替太陽的存在,但是,誰對太陽有愛呢?或者說,如果能够有太陽,何必需要代替的存在的呢?

之後最後的結局,雪失去了代替太陽之物。其實也沒什麼,因為雪從來沒有親手犯過罪,所以警方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那麼,從今往後,雪可以生活在太陽下了,也不需要替代太陽之物了。可笑的是,上天早已給了她懲戒:不能懷孕。雪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失去了一切。

【篇三: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推理小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突然對推理小說產生了興趣,故事很長,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每個章節的連貫性不好,一個故事跳到另一個故事,前一章說的是這幾個人物。後一張就出現完全不相干的人,感覺有點看不下去了,但是讀著讀著所有的章節都會聯系到一起,覺得每一個段落都有伏筆,都是圍繞著兩個中心人物,在他們身邊發生的事情,看到一半的時候真的很想看看結尾到底會怎樣,兩人的命運將會如何,終於忍著看到最後,推理小說真的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結局完全超乎你的想像,但我覺得結果不是重要的,關鍵是在看小說的過程中引起的思考,每個情節仿佛都在腦子裏形成一個影像,每個章節都引領著你想看下一個章節。

看完小說之後我又看了電視劇版的,是由山田孝之、綾瀨遙、柏原崇主演的,總感覺和小說有些不同,小說中男主角桐原給我的感覺就是什麼都會做,很神秘,很黑暗。而看完電視之後覺得桐原其實很善良的,反而對桐原有種同情,把所有的罪惡都攔在自己的身上,讓心愛的人永遠幸福,守護心愛的人,可能是電視劇的導演對桐原帶有感情色彩吧,不過這點小說的最後感覺也有所體現。總而言之,是一部很好看,很值得推薦的小說。

【篇四: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這部作品寫的是不是愛情,那是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實在看不出雪對亮有愛情,或許直至R.K繡包事件(國中),雪對亮或許是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大學社團事件以後,我看到的只是雪不斷追求自己嚮往的一切而利用亮去殺人,而亮無怨無悔的幫著雪。或許支持亮的是所謂的愛情,但對雪而言,亮或許只是一個能進行心靈交流的人,或者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利用的工具[renwugushi.com]。

從雪的生母還在世時,雪就看書,學習茶道、插花,儘量使自己談吐高雅可以看出,雪從來都嚮往的是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和為了保護自己而殺了生父的亮一起相濡以沫。而所謂“雪為了保護亮而殺了自己的生母”純粹是有些讀者的猜想。場景再現:根據情節推測,兩人在實踐之前在圖書館相識,並有淡淡的初戀。雪被母親逼迫出賣自己的肉體給亮的父親,在大樓裏被尾隨的亮看見醜惡的一幕,憤怒之下,亮殺了父親並偽造現場逃逸。那麼,知道此事的只有亮和雪兩人。雪母迫於外界壓力决定自殺,雪發現這種可能卻不去封锁,顯然已經做好了讓別人收養的打算。記住,雪母應該知道亮父死的原因,只要她說出賣女兒一事,那麼不難推測到此案與雪有關,雪在案發時沒有不在場的證明,如果由亮作證,那麼亮必然受到懷疑,那麼後面的事情必然大大不同了。而且雪母一旦說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所以雪看著生母自殺而不封锁,可以說是為了亮,也可以說只是為了她自己的未來。

到了後來的藤村、江利子事件,可以看出雪不斷利用亮來博取自己的未來。雪這個人,一成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準確的,即雪的眼光中“可以說隱含了卑劣與下流”。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似乎同情她,但在我看來,她得到的懲罰,太少太少。無論何時,去殺害無辜的人,去陷害無罪的人,都是一種不能容忍的錯。

縱觀全書,可以看到,每次殺人或者陷害,都是由亮親自出手。雪的手,從來沒有沾染污穢,但是每次的罪,幾乎都是雪的原因。就連原初的罪:亮親手殺父,也是為了雪。對亮來說,或者雪就是那白夜之中唯一的光,這絲光,來自他對雪的愛;但是對雪來說,亮或許是代替太陽的存在,但是,誰對太陽有愛呢?或者說,如果能够有太陽,何必需要代替的存在的呢?

之後最後的結局,雪失去了代替太陽之物。其實也沒什麼,因為雪從來沒有親手犯過罪,所以警方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那麼,從今往後,雪可以生活在太陽下了,也不需要替代太陽之物了。可笑的是,上天早已給了她懲戒:不能懷孕。雪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失去了一切。

【篇五: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近來看完白夜行,心裡總是有塊疙瘩,所以到最後也不得不吐露出來。大凡悲劇,其藝術魅力總會是大於喜劇的。而一個持續20年的悲劇,縱使裡面人物再卑微渺小,做出的事情又如何庸俗不堪;當它被作家的筆呈現出來的時候,還是會令人唏噓不已。而東野的作品又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到結尾你看不到這個悲劇的謎底所在。不像村上的作品,孤獨總是從開頭到結尾都包圍著讀者。村上喜歡從開頭就開始賣弄小艺文,賣多了就讓人乏味了。但是東野的書不看到結尾的話真談不上精彩或者好看,它只是在平淡地敘事,直到最後謎底揭開,悲劇在頂點結束了。

說到我看這本書的感受,就是明知道它會是個悲傷的故事,所以看的過程中就在不停地結合著已知劇情猜測,最後愈來愈接近謎底了。而和之前的嫌疑人x的獻身比起來白夜行的衝突衝突、劇情和人物更加豐富了,發展也更加合情合理。其實在故事的一開頭我就懷疑是亮司殺了他父親,但是動機卻不明朗,而且也沒看出雪穗是主角。在看到一半的時候,人突然就變得一頭霧水了,那種感覺就和警詧辦案陷入困境的感覺一樣:繁多的人物分不清主次,平常的生活找不到突出的地方。

直到雪穗和高宮離婚,一成懷疑雪穗開始,才漸漸有了些眉目,感覺到了雪穗和亮司可能有關係。但是,作者不會讓我這麼安逸,當金枝說雪穗可能喜歡一成時,我又納悶了:這不是和嫌疑人x一樣劇情了,但是雪穗憑什麼要亮司幫自己,亮司又憑什麼殺自己父親?僅僅是喜歡雪穗?這說不通啊。很顯然18年前他倆就利益相關了,那時候根本沒有一成什麼的。於是結局也就明白大半了,最初兩人只是性格不合群在一起,後來亮司偶然看到父親“買”下生活窘迫的雪穗準備施暴,於是深感厭惡和耻辱於是殺了父親救下雪穗,從此他們之間就有了不能說的秘密了。而殺了人的亮司性格更加乖戾,覺得人生充滿了背叛與悲傷,於是更加重視與雪穗的感情,為了她在陽光下生活的更好,不惜多次殺人,欺騙其他真正愛自己的人……

最後到死也保守自己和雪穗的秘密。所以事情就豁然開朗了。江利子說感覺雪穗喜歡的不是高宮,所以金枝判斷是雪穗喜歡一成,但是我認為雪穗喜歡的是亮司。這樣也就解釋得了亮司為什麼會為雪穗拼命了。而在一成參加雪穗母親葬禮時,雪穗對一成說自己好寂寞暗示一成時,一成在心中曾自言自語:可惜你其實不是一個人。這裡指的就是一成已經明白了雪穗真正喜歡的是亮司,自己和堂兄還有高宮只是替代品而已。

【篇六: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有些人的作品讀來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那裡你會感到閱讀的歡愉,好像冰的融化,花的盛開,會感受到愛與美,希望,比如那些精緻淡雅的散文,周作人,冰心,梁實秋,餘秋雨,席慕容與張曉風。我想大多數作家都是如此吧。然而,另外一些人的作品就是截然不同的,魯迅的犀利黑暗痛苦,李承鵬,王小波,杜甫屈原,雖然冷峻,嘔心瀝血,也自有其偉大與令人敬佩之處。這次是我第一次接觸東野圭吾的作品。

早年雖然也看過羅生門和第五十一條龍,對日本作家這種幽暗的風格有所接觸,但我也知道,這樣陰冷的風格不會是我所喜歡的,包括源氏物語那種的風格。諸如紅樓夢,它前半部分還是洋溢著青春,愛與關懷,即使全篇也從未失去過對那種美好的讚頌。

但是白夜行,這本書給我帶給我的是全然不同的閱讀體驗,也是因為一篇評論《黑夜之長,豈知白晝之光》,去看了全書。

全書的基調陰森灰暗,間或會閃現一抹亮色,但隨後更大更重的陰霾便壓上來,給我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與對人性的思考。

但是仍然不得不說東野是大師,它寫出了社會現實的黑暗與無情。寫出了低層市民階層的生存狀態(雖然不是重點),它也寫出了兩個孩童到成人最悲劇的生存狀態,當然也有周圍一干人的生存狀態,這樣的狀態離到達和諧社會很遠很遠,也有著遠非柯南這樣的動畫片能够反應出的社會真實。

可能因為習慣,喜歡在安靜中寫作思考,我還是不能在嘈雜中寫作。

東野圭吾的作品白夜行,人生如在白夜中行走,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雖然一個在陽光上,一個在黑夜裏,卻感覺都在白夜中行走,生命黑暗沒有陽光,只有自己製作的人造光。

日本真的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民族。能够這樣真實地反映真實,可能是在譏刺社會,但是書中又何嘗不是包含著一種對正義平等的弘揚與追求。

我很慶倖我是先看了書再去看的電影。我們語文老師讓我們只要記住兩句話,莊子的“夏蟲不可以喻冰矣”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想我們很多人也是這樣一種夏蟲吧,蟬過了夏天就死了,當然無法理解寒冰是什麼,我們生活在這個看似安逸幸福的生活裏又怎麼會知道那樣一種黑暗的社會現實。象牙塔裏的我們要過多久才能成熟與成長,粉飾太平的思想空間裏又何處能誕生自由的火花。

可是雪穗與亮司卻被迫用一個童年,用一個瞬間去長大,去成熟,這是一個悲哀。我感動的還有東野圭吾寫的愛情,以前從未看過能够如此不著一字,未有一次直接描寫兩名主角相知相識與相處,連絕別都顯的那麼無情,然而這卻是一段最深刻與感人的感情,一段持續20多年,一段相互犧牲,保護慰藉的愛情,一段都將對方融入到自己的生命與骨髓的愛情,原來童年時的竹馬青梅的純真美好,青春年華的美好,在這段愛情看來都只是不可觸碰的水晶,支離破碎的倒影。

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愛。毀滅性的愛與悲哀,這讓我想到了張愛玲與魯迅,然而張愛玲的冷峻灰色卻從來寫的不是愛情,只是人士炎凉與滄桑,人性悲哀。從這一點上,我認為東野高明,這不啻於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猶如梁祝苦命的生死相依,羅密歐與茱麗葉還有神父與信童為他們送信,梁山伯與祝英台還有四九與銀杏幫他們傳情,張生鶯鶯還有紅娘,寶黛還有紫鵑晴雯,還有那麼一些人去理解,去同情幫助他們和他們不為世俗所容的愛情,然而雪穗與亮司呢,就像兩個連載一起的與世人的絕緣體,周圍的人與父母同學,似乎都是仇敵,這是一對被孤立的人,處在一個缺少愛的環境的兩人。悲劇的開始或許只是偶然,但悲劇的持續總是有著令人深思的社會根源。

愛在他們這裡是自私的,亮司和雪穗為了愛情,為了生存,殺害了一個又一個人,罪惡一旦開始,不再源頭上制止,便會像病菌疫情一樣蔓延,他們被人傷害,過早承擔了無法想像的痛苦,這樣的經歷使他們具有攻擊性,進而報復那些敵人,可是並不止於是,他們還傷害了那些無關的,善良的生命。

聽美國舞蹈家鄧肯說過,一個孩子在他童年的時候認識到了什麼是美,他以後就會用一生去追尋美。那是童年的一片花海,那是真善美。而白夜行就是這句話的反面證明,看完之後,誰又能不為之感歎惋惜呢?

本文標題: 東野圭吾小說《白夜行》讀後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888643152761
相关資料
東野圭吾人物簡介
1958年2月4日生,1981年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力工學專業,1985年作《放學後》獲31届江戶川亂步獎,1999年《秘密》獲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獲第134届直木獎,東野圭吾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
標籤: 東野圭吾 推理 日本作家 小說 文學 白夜行
稻盛和夫:實現美好人生的“六項精進”
“六項精進”中率先登場的就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5年前,在京瓷規模還不大時,稻盛和夫成立了盛和塾。
標籤: 稻盛和夫 京瓷
稻盛和夫:完整地過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强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也是季羨林認為是“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與企業取得的業績相得益彰,稻盛和夫創立了“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積極工作對人生成就
標籤: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
稻盛和夫知道了此事,便主動找到這名員工,决定為他安排一套70平方米的公寓,作為他的結婚新房。
標籤: 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