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林語堂說若一個人喜歡《紅樓夢》裏的晴雯,他也許是未來的大作家?
林語堂說:“欲探測一個中國人的脾氣,其最容易的方法,莫過於問他喜歡林黛玉還是薛寶釵。假如他喜歡黛玉,那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假如他贊成寶釵,那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有的喜歡晴雯,那他也許是未來的大作家;有的喜歡史湘雲,他應該同樣愛好李白的詩。
應該說,這段話雖然不算十分嚴謹,但確實可以揭示出某種現象。本文僅針對為何喜歡晴雯者會是未來大作家試分析一二。
成為作家是什麼樣的人呢?除才華外,大抵正直,公正,正義感,具有敏銳,智慧,同情心,愛恨分明之人。晴雯是什麼人呢?晴雯是愛恨分明,敏銳的觀察力,正義感,具有智慧。她的愛恨分明表現在對憎惡的人毫不留情,從言語上,從行為上對看不慣的人極為反感。對一些看不慣的事情揭露得毫不留情,對看不慣的人冷嘲熱諷。對不公正的事與人敢於責備,敢於揭露,敢於吵鬧。對弄虛作假使小伎倆敢於拆穿。堅持自身的清白與操守,不為利益而失人性堅持與尊嚴與自尊。晴雯從此看有操守,然而晴雯畢竟沒有焦大的功勞與膽氣,不敢與看不慣被一干下人變相做好而信任的王夫人反抗,不敢向賈母報告。說明她不是背後打小報告的小人也缺乏麝月的智慧,尋求靠山。只與主子賈寶玉這個不擔事的人爭吵,分外無意義。她具有自保清潔的智慧缺少生存的智慧。
我們普通人很難擺脫“主角光環“的人生視角。例如在生活中,一般人都更關注地位高的、有名氣的、性格強勢的人群。很難把注意力放到默默無聞的人群身上。路遙說過: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脚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也不願瞭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從晴雯的工作先說起,病補雀金裘,是一比特頂級的繡娘,什麼樣的人才當得起這種稱呼,心靈手巧,能工巧匠……獨具匠心。林語堂先生這樣說是非常有慧眼有有道理的,賈府文化就是迂腐守舊不創新,而晴雯個性的正直,言語的犀利,則展現出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呐喊”,思想上的覺醒,試問一個沒有思想與個性特色的人能成為優秀的寫手嗎?更不要說是作家了!
創作或觀看文藝作品時也存在同樣問題,不論是創作者還是讀者、觀眾,聚焦點都喜歡放在主角身上。
電視劇《金粉世家》中有一個鏡頭至今令我感覺不適一一冷清秋决定帶著剛出生的孩子離開金燕西。她坐在一間窗門大開的房間裏給燕西寫信,風一次次把白色窗簾掀起,冷清秋感到寒意襲來,起身裹了件大披肩在身上。演員表情處理細膩,畫面更是十分唯美。然而敗筆是,她的才出生沒幾天的嬰兒,穿著小肚兜,光著身子,連被子也沒有,在寒風中躺在床上哇哇地哭……
為什麼我們的影視劇總缺乏打動人心的力量,就是因為不著力於細節,忽略福斯的情感。這點,韓國影視劇就處理得較好。
那麼,書歸正傳,為何喜歡晴雯就會成為潜在的作家?晴雯只是《紅樓夢》又副册的一個配角。但偉大的作家就在於即使著墨少些,卻絲毫不影響將晴雯這個小人物寫得如此鮮活飽滿。而作為一個作家,首要的能力便是,能够跳出他人既定的視角,以完全個人的體驗去重新構建一個新視角。
囙此林語堂這句話,實為表達這樣一層意思:若能深入體察甚而喜歡一個小配角,其將來或可成為一個作家。此話,即使換成襲人麝月甚而傻大姐也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