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得到李世民的偏愛,為何最後卻是李治成為了太子?

李泰,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他寵冠諸王,是李世民最鍾愛的兒子,但最後卻沒能成為太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李泰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次子,比哥哥李承乾小一歲。此話嚇的李治整天惶恐不安,李世民見狀頗為奇怪,瞭解到真實情况後,對李泰感到有些厭惡了。所以,李世民在粉碎李承乾集團後,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繼續粉碎李泰集團。

李泰,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他寵冠諸王,是李世民最鍾愛的兒子,但最後卻沒能成為太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太子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也稱儲君。立儲對每一位封建帝王來說,都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大事之一,對唐太宗李世民來說也不例外。他按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傳統,早早確立了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但他卻很懊惱,因為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是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次子,比哥哥李承乾小一歲。他相貌英俊,膀大腰圓,大腹便便,十分威風。李世民喜歡他是因為李泰從小工於書法,善於文學,並且文辭優美,李家往上幾代都是舞槍弄棒的武將,好不容易出了這麼一個善於文學的兒子,所以李世民對他十分偏愛。

李世民特許李泰開設文學館,能使他與文人充分交流。李泰也不負眾望,編纂了五百五十卷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使李世民對這個兒子更加滿意,並且處處偏袒,別的兒子都去了封地,唯獨不讓李泰前往,甚至還想讓李泰搬進皇宮中的武德殿,好日日相見;對李泰的花銷也不加節制,竟然超過了太子的用度。

這種嚴重的偏心眼行為引來滿朝文武的一致不滿,紛紛上錶提出質疑。更為嚴重的是,李世民這種行為刺激了李泰奪嫡的野心,他結交朝臣,拉攏心腹,發展黨羽,與太子李承乾明爭暗鬥。最終,李承乾在刺殺李泰不成的情况下準備悍然造反,因洩密被抓。

此時作為嫡次子的李泰,最有資格成為太子,他成天對父親撒嬌,等待父親的聖旨,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默默無聞的弟弟李治被立為太子,李泰被貶為東萊郡王。

其實,李世民也經過了劇烈的心裡掙扎,一邊是對兒子的喜愛之情,一邊是朝廷大局,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李世民最終捨棄了親情,選擇了大局,促使李世民做出這樣决定的原因有四:

第一、李承乾造反被抓後對李世民說了一段話:“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中。”這段話交代了李泰早就圖謀太子的位置,如果立李泰為太子,不是正好讓他得償心願嗎!

李世民想起了自己年輕時與太子李建成鬥爭的經歷,如果兒子們都通過這種管道覬覦太子的位置,那麼大唐的天下何時才能安寧?於是,他總結了經驗,對大臣們說:“承乾所言不虛,我如果立李泰為太子,那便是承認了太子可通過鑽營而得。從今往後,如有太子無道,藩王覬覦太子位置,兩人都別想當太子!”

第二、大臣褚遂良言辭激烈的責備了李世民:“陛下從前立承乾為太子,但又寵愛魏王,使魏王的禮秩超過了太子,造成了禍患。現在陛下要立魏王,就先安置了晋王李治,才能使魏王得以安全。”這個安置的意思大家都懂的,李世民痛哭流涕回答說:“我不能!”

褚遂良向李世民揭示了一種可能:李泰立為太子後,如果晋王不服,也拉幫結夥對抗李泰的話,該如何是好呢。

第三、李泰為了上位漏洞百出,他對父親撒嬌道:“臣有一子,臣死前會殺了他,傳位於晋王。”褚遂良再次對李世民說:“陛下,此言大失水準,魏王得了天下後,會為晋王而殺了愛子?”這種話鬼都不會信,是個可笑的謊言。

李泰還恐嚇他的弟弟李治:“你與叔叔李元昌交好,現在元昌與承乾一同造反,你不害怕嗎?”此話嚇的李治整天惶恐不安,李世民見狀頗為奇怪,瞭解到真實情况後,對李泰感到有些厭惡了。

第四,李世民是一比特深謀遠慮的政治家,他看到承乾與李泰二人背後都有著巨大的利益集團,有眾多王公貴族與朝廷大員參與其中,從經驗來看,這種爭鬥必將威脅到自身。

隋文帝楊堅的遭遇殷鑒不遠,次子楊廣在鬥爭中打敗太子楊勇後,楊堅落了個慘死仁壽宮的下場;太上皇李淵的晚年基本失去了自由,這是李世民打敗李建成後一手造成的。

所以,李世民在粉碎李承乾集團後,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繼續粉碎李泰集團。

綜上所述,讓李泰與李治誰當太子,對李世民來說成為了感情與理智的鬥爭。最終,李世民經過艱難的抉擇,使理智戰勝了感情。事實證明,李世民是一比特偉大的政治家。

本文標題: 李泰得到李世民的偏愛,為何最後卻是李治成為了太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700027744239
相关資料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為何最後還是失敗了?
貞觀十九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親率六軍,東征高句麗,一開始取得了了壓倒性的優勢,為何最後功虧一簣呢?此後,李世民大力發展海軍,高宗李治之所以打敗高句麗,也是由於海軍的巨大作用。綜上所述,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總結隋軍的經驗,吸
標籤: 李世民 高句麗 中國古代史 唐朝 淵蓋蘇文 御駕親征
力排眾議,東征高句麗,李世民晚年為何要這麼做?
當時,百濟聯合高句麗一起攻取了親唐政權新羅四十餘城,新羅接連遣史向天可汗李世民求救,使李世民大為惱火。此時,晋王李治被立為太子,李世民認為李治性格懦弱,怕他沒有能力完成這項工作,所以才力排眾議,東征高句麗。
標籤: 李世民 高句麗 唐朝 中國古代史 大唐
唐太宗擁有不少優秀皇子,為何選擇懦弱的李治為太子?
隨後李世民宣佈立晋王李治為太子。李世民有眾多皇子,其中不乏優秀者,為何最終選擇懦弱的李治為太子?綜上所述,李世民放弃了喜歡的李泰,類己的李恪,而確立了懦弱的李治為太子,表現了他以大局為重,以穩定為主的政治遠見。
標籤: 唐高宗 長孫無忌 李世民 中國古代史 唐朝 歷史
李治是靠著長孫無忌才成為太子的嗎?他自身有哪些優勢?
然而,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互相爭鬥,被李世民兩相放弃,而李治得到舅舅長孫無忌的全力支持,被立為太子。所以,很多人認為李治能成為太子,完全是長孫無忌的功勞,是天上掉餡餅。李世民對李治最不放心的,也是認為他性格仁弱。
標籤: 長孫無忌 唐高宗 李世民 李泰 中國古代史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