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男士們也有苦惱。有一比特男士的切身體驗是,他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認識了一比特挺合眼緣的靚女,相約人家單獨見面。靚女也很明顯非常樂意,於是要求互加微信,這很正常,他也同意了。很快他就通過朋友圈知道了這個靚女最喜歡的歌,最近在看的電視劇,最喜歡的男明星,去過哪些餐廳吃飯,去度假的照片。
聽上去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越瞭解對方越有把握追到手。但是這位男士沒有幾天就放弃了和她約會的念頭。“我們見面到底要談些什麼呢,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一切我打算在單獨約會時問她的問題了。難道我還要演出完全不之情的樣子,再問一次嗎?”
根據美國一個互聯網調研公司的數據,去年有25億人在使用交友網站(這裡說的是專門找對象的網站)一個參加調查的單身男士說:“還有什麼比交友網站更方便的嗎,你能在20分鐘內瞭解200個單身女孩子的資訊。“有22%的男性和19%的女性承認,他們會在第一次約會之前上網蒐索對方的資訊。大家的普遍願望是希望提高約會的效率,爭取能够一擊即中。可惜事實總是不如想像的美好。首先,選擇過多並不表示是好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當人們被要求從6種巧克力中選一個自己的喜歡的,然後再從30種不同的巧克力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前者對巧克力的滿意度要高得多。
網絡還讓人更加吹毛求疵,首先外貌就是個大問題。這個人頭髮太少,可能會變禿頭。不行。那個人肚子太大,應該减减肥。下一個。他的臉上怎麼有顆痣?大家都很容易對陌生人挑剔,一旦在網絡上發現一點小缺點,好感度就會直線下降。如果是一個熟悉或者已經互生好感的人,也許他臉上的痣並不算什麼,有一點小肚子還可能還顯得挺可愛。

此外有研究發現,沒有太過共同興趣愛好,並不一定會影響夫妻關係。但是在網絡上你很容易排除和你沒有共同興趣的人。有一對在網上認識的英國夫妻Andrew Martin和Julie Ciamporcero,結婚四年,非常恩愛。Julie說:“他喜歡棒球,喜歡吃烤肉,還熱衷討論政治。可我是素食主義者,對棒球一無所知,而且也很少關心政治問題。我們參加通過社交網絡的標籤,永遠不會蒐索到對方。還好我們線上下見面了,我們的性格非常合適。”
還有研究人員認為,網絡交友讓我們都患上一系列“羅曼蒂克失焦症”。線上約會的崛起意味著承諾的整體下降。相比長期關係,蒐索“一個更好的伴侶”更加讓人興奮,從長遠來看這威脅著婚姻和一夫一妻制。身邊有較多女性時,男性更難做到忠貞不渝,這不用科學家研究,我們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