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合作性競爭之我見

以至長大成人後,心理發生負面的偏移。幼儿園新《綱要》社會教育目標第二條明確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以後面臨的競爭更激烈。競爭是指不同的群體或個體為了同一目標展開爭奪,促使某種只有利於自己的結果獲得實現的行為或意向。就拿我們都熟悉的“搶椅子”遊戲來講,它的規則就是椅子數量一般比參加遊戲的人數少一個。當音樂伴奏響起時,遊戲者圍著椅子朝同一方向行進,當音樂一停,遊戲者立即搶坐椅子(每張椅子只能坐一人),搶到椅子坐的人為暫時的勝利者,反之則為失敗者被淘汰出場。依次迴圈,直至椅子數為一,此椅子最後的得主即為最終勝利者。這個遊戲是鼓勵個人競爭的,現在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人與人之間。競爭是殘酷的,但也是現在孩子必須學會的,所以現在的幼儿園也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不可否認,適宜的競爭可以成為一種鞭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增强個人的成就動機,促進個人不斷努力學習和進步。但由於競爭者各自的目標之間存在著消極的相互關係,即一個人只有在其他成員未能達到目標時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彼此相互排斥,相互否定,表現出更大的互礙性。這種個人競爭一旦過多,也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使幼兒逐步變得自私、孤僻、猜疑、妒忌,不利於其健康發展。以至長大成人後,心理發生負面的偏移。甚至為了成為各種競爭的勝利者,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置法律、道德、輿論的規範於不顧。但個人若沒有强烈的競爭意識,則難以站穩腳跟,不過一味強調競爭,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認識到,合作是第一位的,競爭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合作.

那如何能使競爭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呢?那就需要合作。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願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包括言語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幼儿園新《綱要》社會教育目標第二條明確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使競爭與合作就存在著衝突,兩者之間是對立的、相互排斥但又有密切的聯系,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兩者參與作用的比例成分不同而出現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只有兩者相互協同,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鼓勵競爭,更提倡合作。適度的競爭能激發學習興趣,强化學習動機,激勵自我實現與我自我超越,最大限度的發揮個人潜能。互助合作則能啟發思維,激發創造性,並能够培養同情心、利他心、善心,使孩子學會合群、善群、利群。一個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獲得他人的支持與合作,因而會大大地新增成功的概率和可能。

就拿我們的傳統項目“拔河”來講,它是分兩隊進行。比一比那對先把對方把過紅線。這是就需要各隊的隊員合作把個人的競爭轉化為集體的競爭。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為了競爭而學會必要的妥協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戰略聯盟;在競爭中尋找一切合作機會,在合作過程中强化競爭功能;競爭對手通過強強聯合,賦予成員競爭能力進而起到强化競爭的作用。這也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合作性的競爭

如何才能引導幼兒能從小具有合作性競爭的貭素呢?

1、培養幼兒的合作性競爭意識,積極提倡並學會進行公平正當的競爭

班級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性格也都各异。但這些孩子生活在同一個集體下,相互影響,相互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如何去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公平競爭等等,逐漸在班級中形成這種氛圍。這種合作競爭意識應隨著孩子年齡的見長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於小班幼兒來講,競爭意識還非常淡薄,而到了中大班以後,這種意識越來越强烈,那麼教師就可以在一些活動中適當的提出要求,比如在建構活動中,要求以小組的形式來完成活動,並在以後此類的活動中提出不同的合作性競爭任務,使孩子漸漸養成這種意識

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進行公平正當的合作性競爭,讓孩子意識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和他人共同努力付出的基礎上。例如,區域活動中,“餐廳”一直是孩子比較關注的地方,因為活動人數的限制,很多孩子都來向我訴苦。於是,我就建議開個招聘會,招聘“廚師”、“點菜員”、“服務員”、“領班”、“經理”等。要求想去“餐廳”玩的孩子能說出自己的特長適合做什麼職務。這樣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無論幹什麼,都需要用真本領和同伴很好的合作,才能在競爭中不會被淘汰。

我們隨時都要鼓勵幼兒通過發展和提高自己在與他人的公平正當競爭中獲勝;鼓勵幼兒和同伴要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在競爭中獲得共同發展。在幼兒的生活中及時糾正一些不公平競爭現象,以真正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2、通過多種活動讓幼兒學會主動與他人合作,發揮交往的主動性

我們的新《綱要》非常強調幼兒主體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現代社會非常強調個體的主動性。它包括自信心、堅持力、抗挫性等。只有主動地邀請他人合作,主動參與他人的活動,才能建立起良好合作的開端,在合作中進行良性競爭。消極等待和回避都是不可取的。我班的唐儀卿小朋友是個很內向的孩子,小班讀了一段時間後就休學了,中班才開始重讀我們班級,照理來講,她對小朋友不是完全陌生的。可她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得卻是非常被動。尤其在玩建構遊戲和戶外自由活動的時候,這個弱點表現得相當突出。有好幾次戶外活動時,我看見她一人站著,看其他小朋友興高采烈的玩。剛開始,我就找了幾個孩子帶著她一起玩,可不一會兒,她又回到我身邊,我問她:“儀卿怎麼不玩了?”她低著頭說:“沒人和我玩。”我只好一邊鼓勵她,要勇敢些,自己學會和別人交朋友,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邊又鼓動班上其他小朋友幫助她,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玩,如此三番五次。一兩個月過去了,她進步都不大,總希望別人來主動邀請她,而且在活動中總希望別人主動拉她的手一起玩,否則,她就瞪著兩眼站著看。最後使得其他小朋友都不太樂意和她玩。而和她同時從中班插進來的另外小朋友,沒幾天就和班上小朋友相處得象老朋友似的。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主動性成分的大小,影響著他們發展的方方面面,和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成正比。只有讓孩子學會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才會在生活中遊刃有餘的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為和他人合作、競爭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囙此,我們要通過多種活動,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與家長共同努力,讓他們學會主動地發展自己,從而獲得積極主體性的發展。

3.角色分工,學會合作、學會負責。

學會合作、學會負責,這是21世紀人才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也是在社會的大環境中能否被社會接納,其創造力能否有效為社會服務的重要衡量尺規。為培養這樣的心理品質,我進行了學生角色分工的實踐。每天設一比特小了老師,負責班級的一些日常工作,再根據需要設若干角色,如負責去盥洗室的監督員,負責觀察班級中是否有不安全的情况發生的觀察員,負責幫阿姨分餐點的小助手……這些角色要通過競爭,定期輪換。孩子在這種分工中要學會獨立工作,必然會有挫折,這種挫折會激發其獨立分析解决問題的欲望,切實鍛煉其才幹,並且這種角色分工破除了兒童中的等級觀念,人人有責任感,人人要與別人協調、合作,從而增强了心理素質,提高了活動質量。

4、引導幼兒學會理解、尊重、寬容別人。

合作性競爭精神涵蓋著一個人的自製力,與人熱誠相處的能力,尊重別人的能力,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他人的能力。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在合作群體中,不同的個體差異,必然會導致衝突和衝突的產生。囙此,為了實現共同目標,需要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協商、相互諒解,有時甚至需要做出讓步或犧牲,才不會損害到雙方共同的利益。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在考慮問題中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為對方考慮的習慣。尊重、誠信、寬容等美德是需要他們必須學會的。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讓幼兒明白這些美德的重要,如:別人剛搭好的積木你把它毀壞了,別人心裡怎麼想,相反如果是你的成果,別人把它毀壞了,你又有什麼感受。而且,教師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只有你先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而且要培養孩子的信譽感,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讓孩子在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感受,從以前的被動接受別人的感受到主動接受。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還為孩子建立良好的的人際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引導他們保持合作性競爭的性質良好健康、公平正當。

我們在教育中還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是一個集體,囙此,在群體中必須尊重對方,相互支持、不能事事惟我獨尊,要求別人來服從自己,也不能支使別人幫去做本來是你應該做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完成同一個目標,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好成績。

5、組織多種活動,提供幼兒練習的機會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幼兒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也是有一定的階段。要完成這個過程,不是老師上幾節課,搞幾個活動,做幾個遊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幼兒一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斷地進行教育滲透,不斷地提醒,經過日積月累形成的。孩子每天在園的一日生活就是一個一起學習、遊戲的時間。那麼教師就應該。想辦法為幼兒創造與同伴進行合作性競爭的學習和遊戲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合作性競爭。例如比比早操哪一排做的最認真;上課哪一組的朋友發言最積極;建構區裡哪以組的小朋友的房子搭的最有創意;在組畫中,哪一組的小朋友畫的公園最漂亮等等。再比如,將一些合作性遊戲稍微做點改動,加上一兩條競爭要求,就變成了合作性競爭遊戲,搖船、推滾筒等都是合作遊戲項目,我們進行比賽,看看哪一隊先到。這樣一來,這種遊戲既有合作性,又有競爭性。再如起床以後,讓每排的孩子兩個兩個檢查對方的衣服是否穿整齊,幫忙翻好領子,看看有沒有扣錯扣子,再來比比哪排的小朋友先檢查完畢。只要老師做個有心人,為孩子創造各種環境、各種條件,才會使孩子有更多的學習和遊戲的機會。

所以從教育效果的微觀角度看,採用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教學策略比單純採用競爭策略的效果要好得多。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作為小組中的一員與別組競爭,這樣每個學生個體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還要與其他組員合作,才能在競爭中取勝。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同時,合作競爭也有利於合作精神,誘發學生之間的互幫行為。同學之間存在著積極的相互依賴關係,他們共同努力,共亯成功的喜悅。

6、對活動進行積極的指導和評估,從而讓幼兒體驗合作性競爭的愉快

因為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相互之間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强,使得在合作性競爭中,一邊要合作,一邊要競爭,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會產生摩擦。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的進行指導,啟發幼兒開動腦筋,想出解决衝突和衝突的好辦法,從而對合作性競爭保持濃厚的興趣。

對合作性競爭的評估,應包括對合作性競爭態度、方法和效果三部分的評估。評估應該以肯定為主,但也要指出其中出現問題與不足。評估時應讓幼兒對自己和他人在對合作性競爭過程的行為有個明白清楚的認識,從而知道在以後的

活動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提高合作性競爭的能力。在評估時,要注重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要以合作為重競爭為附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體會合作和競爭的關係,從小學習保持良好的合作、競爭心態。

體驗合作性競爭帶來的積極結果,對於鞏固强化幼兒的合作和競爭行為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合作競爭的直接後果,如友誼增進、事情完成、活動成功,還可以通過間接的管道讓孩子體驗到合作性競爭的愉快,自信心的提高,集體榮譽感的增强。如,當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合作行為時,老師要及時予以表揚,還可以把他們的行為過程和結果拍成照片進行展覽,使幼兒明白合作行為是被人認可和稱讚的好行為;大家努力合作,用大家的智慧共同做一件事,會把這件事做得更好。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其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其合作行為更加自覺和穩定。也使他們對合作性競爭更感興趣。

合作性競爭是現代社會所賦予的新的親社會能力,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幼兒這種意識,讓他們逐步掌握與人合作、競爭的能力,為他們將來踏入社會,成為被社會接納和歡迎的高素質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談談幼兒合作性的培養》張倩

《淺談幼兒社會交往的引導》袁愛華

《發展幼兒語言錶達的研究》李智慧

本文標題: 大班幼兒合作性競爭之我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54320868193
相关資料
幼兒道德教育啟蒙教育
在當今的社會中,幼稚教育是重中之中。囙此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啟蒙教育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當前幼兒道德教育啟蒙教育的錯誤傾向之一就是完全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對幼兒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塑造和建構幼兒的離
標籤: 道德教育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幼儿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孩子初入園,就可進行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自主,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孩子,要瞭解孩子在這個年齡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讓學生在自信中學會成長
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只有深深地愛學生才能取得信賴,使學生樂於接受教育。她必須無選擇地、無例外地愛孩子,給他們一點溫暖,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以此作為他們進步的起點。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點,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標籤: 升學考試
淺談幽默感促進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本課題試著從培養幼兒的幽默入手,研究幽默感有利於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促進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培養幼兒的幽默感,有利於增强幼兒的交往能力,形成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對幼兒社會性技能的發展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標籤: 非智力因素 幽默感 幼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