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成為常規管理的主角

我們可以嘗試發揮幼兒的自我管理優勢,讓幼兒參與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

瞭解幼儿園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儿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由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儿園一日互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可以稱得上是幼儿園一日活動的潤滑劑。囙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教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我們可以嘗試發揮幼兒的自我管理優勢,讓幼兒參與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結合《綱要》提出的“引到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並針對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以强帶弱、雙向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幼兒進行了配對,兩人一組輪流值日,負責協助教師管理班級的常規生活活動如:監督小朋友認真洗手、排隊喝水、整理物品等等,並專門設定了“蝸牛值日錶”,週末對值日班代的管理表現進行小結和鼓勵。

此方法在我班正式實施已經整整一個多學期了。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由值日班代負責管理班級常規活動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養成了自覺的生活常規行為,這極大地促進了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獨特的優點有以下幾點:

1、為幼兒提供了鍛煉自我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孩子們認真、負責的態度,轉變了幼兒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

2、對於管理者——值日班代來說,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服務意識和監督管理意識,同時也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這對於一些性格內向、不善表現的幼兒來說,可以為他們提供主動與別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樹立他們在班集體中的自信心。

3、對於被管理者——全體幼兒來說,可以督促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會激勵他們以良好的表現爭當值日班代。

有時讓幼兒參與班級的管理,也會贏得其他孩子們的接收和認同。例如:一次美術工作前,我邀請值日班代負責點名發彩筆。在分發的過程中,我卻驚奇的發現:幾乎每一個上前接筆的幼兒都說了一句“謝謝!”,這讓我很納悶,怎麼老師發筆的時候從沒有“享受”過這般待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在於由來自他們身邊的小夥伴來負責管理和服務他們,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新鮮感,他們也更樂於接受和認同吧!

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幼兒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能力差异問題。這顯然不是短時間就能提高和解决的問題,我們希望能與家長達成共識,多為幼兒提供“當小主人”的機會,鍛煉幼兒的責任意識,提高幼兒為自我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另外,我們也會適當考慮為幼兒調整配對,讓幼兒嘗試與不同的小夥伴之間的合作。由此可見,在實施“值日班代”制度時幼兒成為了管理生活常規活動的主角,但並不是教師就解脫了,就沒有責任了此時,教師更要擔當起關注者、引導者的重任,以旁觀者冷靜的眼光,細細觀察幼兒在其中的行為表現,引到幼兒做出正確的行為。

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儿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有秩有序、發揮孩子潜能、順應當前幼教發展新趨勢的開展幼儿園的生活常規活動?值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大膽嘗試、勇於反思。我願意與大家一起探討、一起分享。

資料標籤: 幼儿園
本文標題: 讓幼兒成為常規管理的主角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53415821465
相关資料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自信心
今天的幼兒將是21世紀的主人,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學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戰。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才可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自信心是人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質。現時,大多數父母只重視培養幼兒智力而不重視心理素質
標籤: 自信心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早期教育
德國的善良教育及其對我國幼教的啟示
“善良教育”是德國教育的特色之一,經過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德國格外重視對兒童善良品質的培養,並將其列為德國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德國的教育界從中汲取了大量營養,以善良教育為覈心的道德教育成為德國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德國的善良教育有
標籤:
孩子也應學會接受責備
而法國家長和教師普遍認為,那些在孩提時代難以接受責備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會對責備持“敬而遠之”,或乾脆“拒之門外”等消極態度。由此,他們進而認定,從小就學會接受責備無論對一個人的完整人格的塑造,還是對促成其事業的成功,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在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如何培養托嬰班孩子的良好情緒
嬰幼兒期是一個人智慧增長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性格、習慣的養成期。良好的情緒是形成嬰幼兒健康人格的重要條件。幼兒如果經常處於積極、樂觀的情緒之中,就會養成活潑、開朗、善良、富於同情心等良好性格特徵,從而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幼兒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