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禮儀教育

統計表明:幼兒中對禮儀知識有良好的認識的僅占調查總數的9.9%;中等水准的占80.5%;差的為9.6%。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

淺談幼兒禮儀教育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幼教專家曾就這一問題通過調查問卷、設計情景、讓幼兒回答問題等管道進行測試。其結果表明:許多幼兒對禮儀知識知之甚少,他們的禮儀認知與禮儀行為相脫節。統計表明:幼兒中對禮儀知識有良好的認識的僅占調查總數的9.9%;中等水准的占80.5%;差的為9.6%。在設計的情景調查中,隨機測查了35名幼兒,做到“進屋先敲門”的為“0”,見了客人“主動問好”的占42.8%,做客時“征得同意後再玩玩具”的為“0”。另外,在被問到“為什麼老師講課時不能亂發言”時,大部分幼兒回答“會被老師責備的”。在測試進入一個彩門取玩具時,沒有孩子肯排隊,他們一哄而上,根本不聽“按順序進門”的要求。

關鍵字:禮儀幼兒禮儀教育日常培養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它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我們這個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國,俗有“禮儀之邦”美稱。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現在好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再看看現在教育出來的孩子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傲慢,自私,沒禮貌,貪心,懶惰,脾氣大……這是結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長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們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長都把他們服侍的好好的,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禮儀,禮貌。在公共場所和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亂扔垃圾、說髒話、不會文明接打電話、公關接待中的失禮現象。所以,禮儀教育迫在眉睫。不僅老師要教,在家,家長也要時時抓住生活中的細小的事情,給幼兒進行隨機的教育。

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各國對下一代都以不同的管道進行禮儀教育,如日本設立“道德時間課”、“友愛課”,美國推行“公民教育”,韓國《道德》科的第一條目標就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禮節和道德規範的意義與主要性。由此可見,在少年兒童心理與行為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强禮儀教育,對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學前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孩子集萬千寵愛一身在家裡嬌生慣養,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從小獨自玩耍,與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難,缺乏自製力和堅持性,對人沒禮貌等性格,於是出現了不少家庭對孩子的禮儀教育的缺失,家裡沒有大小之分,愛幼之風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沒有,只是有些老者出於對小字輩的愛而願意當“孫子”,長此以往,對孩子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甚至可能是霸道、專橫、唯我獨尊,不如意,對長者甚至是拳打脚踢,不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後果不堪設想。在幼儿園我們會對孩子加强禮貌用語的教育,而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見了熟人主動問好,分別時說“再見”;爸爸媽媽工作、學習和休息時不要去打擾,爸爸媽媽說話時不應去插嘴;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影響了別人要說“對不起”;不經允許不亂動別人的東西,要求別人幫忙時應說“請”等等。家長在家也要對孩子進行最基本的禮儀教育。像有的孩子愛蹺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禮儀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謂家有家規,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從細節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時候應該怎麼坐,吃飯的時候應該怎樣,客人來了又應該怎樣,怎樣才能够成為一個有禮貌和懂事的小孩子。當然這不必要對孩子進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飯桌上,就可以順帶的進行輕鬆的教育,每天都順帶的進行教育,孩子在禮儀教育方面,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問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兒,馬上給予表揚。每天每組選出一比特值日生,為小朋友服務。並且在課餘時間我們老師給孩子講德育故事,跟孩子講禮儀,並讓孩子上臺來表演,讓孩子實際操作。我發現孩子並不是不願意學,而是沒有人教,當我在講德育故事的時候,孩子們聽的很認真,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當我在給孩子講禮儀時,孩子們聽的也很認真,當孩子上臺表演時,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電話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們也學得很開心。在家孩子講禮貌的習慣就要靠家長堅持不懈的培養。家長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讓孩子得到練習和鍛煉,例如可以主動請鄰居的小夥伴來家裡玩,教他們彼此以禮貌相待。千萬不能因為怕孩子沒有禮貌,就不帶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還以讓孩子從做家務開始做起。讓孩子做家務,第一個,他會感恩。第二個,會讓孩子學會養成勤勞的習慣。第三個,促進孩子的人際關係。第四個,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擔能力,這也是現在社會當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長也要在生活中訓練孩子做家務。

五千年文明禮儀之邦,留下了“張良三拾履”、“孔融四歲讓梨”、“緬伯高千里送鵝毛”、“楊時立雪師門”等感人至深的故事,留下了“親師友,習禮儀”、“講道德,說仁義”、“每日必三省吾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修身養性的至理明言……讓我們撿拾起這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去蕪存菁,把五千年的文明禮儀發揚光大。

“播種一個理念,收穫一種行動;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教育孩子們知禮要趁早!從小養成孩子的文明及禮貌習慣,學會說禮貌用語,對孩子的發展和成長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當中,家長能與老師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孩子。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孩子們的禮儀啟蒙教育抓起!

本文標題: 淺談幼兒禮儀教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52801383206
相关資料
如何深入幼稚教育的盲區
跟著中國現時高考應試要求的脚步,多數家長都希望將孩子儘早送入幼儿園等學前教育機關,讓專業從事幼稚教育的人員代之教育自己的孩子。
標籤: 情感教育 幼稚教育 親子成長 幼儿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幼稚教育中師愛的教育實踐分析
陶行知先生的幼稚教育理念中,宣導得最多也是最為基本的就是“愛的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覈心。幼儿園教師肩上所肩負的這份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教育背後的神聖意義更不由言說。師愛;幼兒;快樂“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
標籤: 幼儿園 愛的教育 幼稚教育 親子成長 陶行知
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探究與培養
[摘要]一直以來,兒童社會適應能力都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幼兒教育界共同關注的課題之一。即幼兒親自參加的各種交往活動時推動其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最根本的動力,具體包括幼兒社會行為發展中的利他行為、攻擊性行為、合作行為以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標籤: 社會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幼儿園 家庭教育
幼儿園社會性教育活動案例
“小朋友們,你們做過哪些讓別人開心、自己快樂的事情呢?”問題提出,孩子們一臉茫然,不知道怎樣回答。於是,我又問:“那你們做過什麼讓媽媽高興的事?”這一問,孩子們就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說起來。一場精彩的“報告”就開始了。多麼淳樸的一句話呀
標籤: 幼儿園 親子成長 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