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管道對幼兒創造性發展的影響

調查表明,幼兒“獨自睡”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來說,負面影響最小。

導讀:不同的生活方式對幼兒創造精神的培養有不同的影噢,只要是對幼兒有利的生活方式都應得到尊重和肯定:既要承認關注幼兒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發展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也要接納重視幼兒好奇心、探索性、堅持性培養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

家庭生活管道(家長在一定的社會意識指導下,所呈現的衣食住行、休息、學習、娛樂等方面的狀況)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如何强化其有利因素,化解其不利因素,以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課題。

2000年4月,我們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為教師問卷,一份為家長問卷;5月進行了預測,後經修改,又於6月在上海隨機抽取閘北、南市、浦東、南匯四個區縣,每個區縣抽取兩所全日制幼儿園,每所幼儿園抽取1個班;由帶班教師分別為每個幼兒的兩份調查問卷寫上相同學號,一份發給家長填寫,另一份由教師自己填寫。我們共發放家長問卷106份,獲得有效問卷86份(大班22份,中班64份)。發放的1O6份教師問卷,全部有效。家長問卷由反映家庭生活管道的八個方面(休息、消費、飲食、購物、娛樂、學習、交往、勞動)的封閉式問題組成,每個問題有2~9個不等的答案,家長只要選擇符合孩子情况的那個答案即可。教師問卷由反映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的五個名額(注意力、好奇心、求异性、探索性、堅持性)組成,教師據此對本班幼兒進行觀察評估,選出符合幼兒基本情况的那個答案(很高、較高、一般化、較低、很低)。此後,我們還對一些家長進行了訪談。

一、研究結果與結論

統計結果表明,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是不同的:“很高”的幼兒有7名,占8%;“較高”的有21名,占24%:“一般化”的有41名,占48%;“較低”的有15名,占17%;“很低”的有2名,占2%。

研究結果顯示,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與家庭生活管道有關。

1.家庭的休息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內容,睡眠管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的休息管道。調查表明,幼兒“獨自睡”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來說,負面影響最小。家長讓孩子獨自睡覺,有助於其獨立性的培養和創造力的發展。

2.家庭的消費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家庭的消費規模是其消費管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結果表明,對孩子的投資,並非是數額越大越好,只要合理安排,花費雖小,也能起到大作用。

3.家庭的飲食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隨著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家庭的飲食管道日益多樣化,進餐已不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更為注重的是餐飲的環境和氛圍。統計結果表明,家長“每學期1次”領著孩子去速食店,對幼兒創造能力發展的積極影響最大,消極影響最小。“炸雞腿”“漢堡包”“洋芋條”都是孩子們十分喜愛的食物,但多吃油炸食品對孩子的健康不利,家長在滿足孩子吃的生理需要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去速食店的次數,有助於增强幼兒的自控力和堅持性。

4.家庭的購物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隨著商業的繁榮,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各種各樣的量販店已遍佈社區,給家庭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統計結果表明,家長帶孩子“去量販店”購物的頻率為“l周1次”時,最有利於幼兒創造性的培養。這可能是因為在量販店這種環境中購物,孩子比較自由、輕鬆,主動性、積極性容易得到家長的認可,幼兒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提籃、拿筐、推車,忙得不亦樂乎,獨立探索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鍛煉。

5.家庭的娛樂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帶孩子去公園遊玩,是家庭最普通的一種娛樂形式。統計表明,家長陪孩子“去公園”的頻率為“l~2週五次”時,幼兒的創造水准處於“很高”“較高”和“一般化”上,而不會處於“較低”以下。孩子天性好玩,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家長每隔1~2周,帶孩子去逛一下公園,能够放鬆孩子的神經,使孩子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為創造性的發展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6.家庭的學習方式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化的社會,學習活動不僅發生在家庭內部,而且也出現在圖書館、書店、書亭、報攤等社會場所。統計表明,到書店去的頻率為“l~2周1次”時,最有利於幼兒創造性的發展。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家長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能够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拓寬幼兒的知識面,使知識技能和創造能力這對“孿生姐妹”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7.家庭的交往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走親訪友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一種普遍形式,是家庭成員聯絡彼此之間感情的重要通路。統計表明,家長“每週l~2次”“每月1~2次”帶著孩子“走親訪友”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積極影響幾乎是相同的,但如果把這種頻率降低為“每學期三次”,甚至是“每年1次”的話,就不會對幼兒的創造力發展產生明顯的作用。每個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們需要與別人交往,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幼兒也不例外,在與親朋好友交往的過程中,他們學習交往的知識,掌握交往的策略,這有助於幼兒與別人合作創造。

8.家庭的勞動管道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准。孩子是家庭的一員,在進行自我服務的基礎上,他們還應該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統計結果顯示:“清理蔬菜”對幼兒創造性發展的影響略優於“端菜”,這是因為“清理蔬菜”的勞動要比“端菜”複雜一點,幼兒付出的體力和腦力多一點,囙此得到的創造刺激也就多一些;“洗菜”更有利於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這可能是由於洗菜時幼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水,能邊玩水邊勞作,感官能力、操作能力受到了鍛煉。

二、問題與教育建議

1.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家庭生活管道不僅受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而且還受家長自身素質的制約。父母的價值觀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心理素質、教育貭素等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幼兒的創新能力,所以,父母要注意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明確投資意向,對孩子進行適度投資,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重視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發展有益的興趣愛好,養成風趣幽默的個性;豐富心理知識,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孩子,允許孩子參與大人的活動,與大人平等對話;注重增强自身的教育實力,認識到孩子“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啟發孩子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引發孩子的創造動機,培養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質。

2.形成科學的家庭生活管道。家庭生活管道對幼兒創造意識的萌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管道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囙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變單向交流為雙向交流,給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發揮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管道在幼兒創新行為養成中的作用。

3.重視文化型家庭生活管道的構建。幼兒家庭生活管道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指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後者主要指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學習、娛樂活動等。要使家庭生活管道在幼兒創造力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父母既需處理好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間的關係,又要注重建立文化型的家庭生活管道,但研究結果並非如此。例如,家長帶孩子“去量販店”和“去速食店”的頻率均高於“去書店”的頻率。書籍是幼兒認識世界的視窗,讀書能幫助幼兒習得大量的知識。囙此,在建設文化型家庭生活管道的時候,父母不僅要不斷開拓幼兒的視野,使幼兒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及時幫助幼兒更新知識,為創造力的發展做好準備。

4.提升開放型家庭生活管道的質量。幼兒家庭的生活方式雖已從封閉型轉向開放型,但其質量卻不高。就拿家長帶孩子“去量販店”來講,幼兒的創造性並未隨著去量販店次數的新增而提高。其實,量販店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場所,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家長應“遇物則海,擇機而教”,如和孩子比一比看誰先在貨架上找出需要購買的物品,指導孩子對類似物品的價格進行比較,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管道擺放所選的物品,要求孩子數數物品的總件數,估算一下物品的總價錢,學看到收銀處排隊付款,以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組織能力和推理能力。

5.尊重多樣性家庭生活管道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對幼兒創造精神的培養有不同的影噢,只要是對幼兒有利的生活方式都應得到尊重和肯定:既要承認關注幼兒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發展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也要接納重視幼兒好奇心、探索性、堅持性培養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既要認可把重心放在保證幼兒活動時間和空間上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也要肯定把重點定在提供幼兒活動資料和情景上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發展幼兒的創造力,並非只有一種正確的管道方法。囙此,應宣導家庭生活管道的多樣性,使家長不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幼兒,不用同一個模式去塑造幼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非凡創造能力的人。

來源:《幼兒教育》2002/6

作者:李生蘭

本文標題: 家庭生活管道對幼兒創造性發展的影響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50088386074
相关資料
幼兒傷害事件的防範和處理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雖然他們在家裡也經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儿園發生意外傷害,家長卻很少能够冷靜地對待。為了减少傷害,有的教師消極防範,限制孩子到戶外活動。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幼兒傷害事件的起因,從而積極預防傷害的發生。這樣才能保證幼
標籤: 幼儿園 幼儿園設備 幼兒心理 幼儿園教師
托班早期閱讀教研計畫
進而使幼兒願意與老師進行簡單交談,願意與小朋友一起閱讀圖書。幼兒早期閱讀應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和幼兒對閱讀的興趣為主要目標。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孩子的一切!我更忘不了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於是,作為小學語文課改實驗教師的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標籤:
注重學法研究加强學法指導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研究教學法,須研究“教法”,也須研究“學法”,還要研究“學法”與“教法”的關係,並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要改變這些狀況,提高教學品質,培養未來社會所需人才,須大力宣傳學法研究及學法指導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學法研究和學
標籤: 教學過程 教法學法 數學 認知過程 系統學習 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