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尤其在幼稚教育方面,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文化水准的提高,出現了全民重視的局面,當然在幼兒音樂教育方面尤其突出: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更早地接受音樂教育,在中國,學琴的孩子數不勝數。在幼儿園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收到高度重視。

0引言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道路上也邁出蓬勃向上的一步,並走向了更加嶄新的道路。尤其在幼稚教育方面,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文化水准的提高,出現了全民重視的局面,當然在幼兒音樂教育方面尤其突出: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更早地接受音樂教育,在中國,學琴的孩子數不勝數。在幼儿園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收到高度重視。但由於各種發展條件的限制,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决的問題,本文通過當前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對策,以期改變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滯後的、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現狀,從而使我國的幼兒音樂教育走向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幼兒成長特點的健康之路。

1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儿園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幼兒通過接受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對生活中美的發現、感受與體現,提高心智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幼兒音樂教育在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理念的引領下,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筆者通過觀察分析周邊幼儿園音樂教育現狀和查閱資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1.1學校教學設施問題

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來支撐。而現時,大多數幼儿園的教育現狀就是其他學科和音樂學科都在同一教室,教室中只有一臺鋼琴或脚踏風琴,基本沒有其他樂器和與音樂課有關的教學用具,這就給教學造成單一呆板的模式,幼兒也無法親力親為,久而久之,對音樂課的興趣就會越發淡漠。

1.2選擇教學內容問題

現在的幼兒由於社會環境的日益進步發展,各種媒介資料已成幼兒耳邊揮之不去的一道生活印痕。就拿音樂而言,他們現在聽到的各種各樣的音樂可以說不計其數。囙此,在他們接受音樂教育的觀念裏,他們會更加感興趣與時代音符接軌的教學內容。相反,大多數幼儿園仍以主要教材內容為主要教學對象,偶爾的變換也是以教育意義為目的,更多以寓教於樂為目的的選材內容很少,這就為現代幼兒接受音樂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1.3教師教學設計問題

每位教師都知道,教學內容的設計對於上好一節課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教育文化修養,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開拓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但現實中,大多數幼兒教師的文化修養和職業技能都很薄弱,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複製一些老套、既成的音樂遊戲,在教導方法上也是按照原來的規則生搬硬套。現在絕大部分的幼儿園老師組織的音樂活動大多都是通過網絡蒐索得來的,這樣做有著極大的弊端:在筆者和去其他幼儿園實習的學生交流後發現,雖然是距離甚遠的毫無任何聯系的幼儿園,組織的音樂活動卻一模一樣,從活動的名字到組織的細節分厘不差,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幼儿園老師們“百度”而來的結果,我同時也在深思:難道這就是中國學生一直被詬病缺乏“創新精神”的原因嗎?雖然十多年前“百度”還沒有普遍應用,但全國的教材卻是同一個出版社同一個印刷廠製作的,教學模式更是你教我唱的這種固定模式,如果我們的學生只類似於“流水線上的罐頭”,而老師就像廠房的工人,我們怎能奢求“罐頭們”有創新精神呢?畢竟廠房的工人都絲毫沒有“創新”過什麼啊!這樣教育的惡果是顯而易見的。

2解决對策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一下解决對策:

2.1學校應儘量創設良好的幼兒音樂教育教學設施

良好的音樂教學設施可以讓幼兒音樂課更加豐富多彩,比如在上欣賞課《動物狂歡節》時,在引導幼兒每種樂器所表現動物們各種形態的同時,可以適當準備些其他與這首樂曲相關的演奏樂器,讓幼兒親自演奏體驗,這樣會加深對音樂作品思想的理解,更會激發幼兒對音樂課的濃厚興趣,與他們天真好奇的個性相吻合。

2.2教材趣味化

選擇教材時,盡可能選從詞到律,從內容到表現手法,從框架到風格,都有幼兒生活氣息的課本。體現幼兒審美趣味的課本,根據相關內容加以改變,使之更具體、形象、活潑。例如,歌詞“機車”演變成“摩托,嗶嗶嗶”;“瀑布”改編成“瀑布,嘩啦啦”又如歌曲《唱歌》,小鳥唱歌嘰嘰喳喳,“嘰嘰喳喳”的韻律活潑,節奏感强,充分體現小鳥鳴叫的特點。這樣,這些小動物的特徵便躍然紙上。比喻形象、生動。好學好記,符合孩子的心理狀況及特點。

選擇不同的音樂資料改善兒童區分音樂的能力。選擇音樂欣賞教材給孩子和其在音樂欣賞的興趣有很大關係。選材要重視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不同的音樂給孩子不同的審美體驗。

毋庸置疑的是,音樂素材的選取一定要讓孩子們有興趣。有一次我給幼兒播放古典樂曲,孩子們個個昏昏欲睡,完全聽若罔聞。所以,選擇那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歌曲會讓他們產生聆聽、表演的願望。


2.3設計與教法趣味化

(1)設計趣味化。在每一次音樂教學中,我們要精心設計音樂教材內容,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教學,就可以從一個不太熟悉的題材走向一個熟識的、感性的、程式性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們不僅享受了音樂,也表達出了對音樂的熱愛。如此也有利於音樂教學的良好進行。在教師的細緻設計下,幼兒充分感覺到了音樂的樂趣。就像孩子們唱《魯冰花》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扮演孩子的母親,而幼兒們就是靜靜唱歌想念著母親的孩子。在演唱中,教師擁著孩子……感情和歌曲熔為一爐,這首歌馬上成了一個形象且感人的故事。而且根據故事的氛圍,孩子們的表情也發生著變化,從而教材趣味盎然、結構也更加條理化。我的一比特學生在實習中教授一節《小喜鵲》的音樂欣賞課時,他給我說他是這樣設計的,在音樂教學中,他讓孩子們聆聽《小喜鵲》這首歌,孩子們都說不錯,是鳥兒自由飛翔的感覺,並立即模仿飛鳥的樣子,當男孩跳跳鬧鬧的時候,有的女孩說:“不是這樣的,小喜鵲聲音清脆,動作輕柔”;當他再次播放充滿激情的音樂時,孩子們個個歡呼雀躍……當孩子們聽到《鋤禾日當午》的音樂時,馬上模仿農民伯伯的農作,假裝揮動鋤頭,認真地耕種著。還高聲喊著:“我是驕傲的小農夫”。雖然他們還是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他們認真的行為,喜悅的面部表情充分表現了他們對音樂的喜愛。可見,教學設計的好壞,對上好一節音樂課是多麼重要,課堂氣氛也馬上不一樣了。(2)教法趣味化。幼兒最主要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幼兒的思維也更加“形象化”。新鮮的事物讓幼兒感到“好奇”,並且他們也更傾向把自己感到“好奇”的事物進行“形象化”的思考。囙此,把幼兒音樂教材“形象化”、(下轉第頁)(上接第頁)“趣味化”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教師只要把握好幼兒的這兩個心理特點,讓教法變得更加“有趣”和“形象”,充滿藝術氣息。相同的素材在“趣味化”教法之後便更加吸引人,並且更形象和生動,如此更利於幼兒接受並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例如,教孩子們做“湯姆和傑瑞”的音樂遊戲時,教師可採用一些音樂器材作為背景,再將道具做成湯姆和傑瑞的樣子,再結合動畫《湯姆和傑瑞》的內容,讓孩子去想傑瑞本來是怕湯姆的,為什麼傑瑞卻處處可以把湯姆整得暈頭轉向?讓他們去模仿湯姆和傑瑞的動作,把自己融入這個音樂遊戲中去,利用他們“好奇”的心理把這個音樂遊戲推向一個新的高潮。讓他們模仿湯姆和傑瑞的動作,把自己放進音樂遊戲中,利用他們“好奇”心理把音樂遊戲推向一個新高潮。至此,良好地切合幼兒學習心理特點的教法體現得淋漓盡致。

3結語

幼兒音樂教育作為教育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兒童的認知,情感,意志,人格的重要途徑,社會和師資培訓課程的協調發展等方面作為一種藝術的主要組織者,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尊重藝術的純粹感,有提示,引導,培養他們的審美和對生活的熱愛。為了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幼兒音樂教育者應探索更好的管道、特點。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與相關人員不同層次的合作,也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更多新的管道,每一個積極的嘗試應該得到鼓勵。在今天的欣欣向榮的幼稚教育改革大潮中,轉變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是大勢所趨,但重視素質教育這一點,並沒有改變。在兒童早期音樂教育中,我們應始終注重感情,理解,培育這三點,旨在為幼兒奠定一個良好的音樂品質,讓他們在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

本文標題: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9419057526
相关資料
幼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開展策略
開展策略的研究,對於提升幼兒早期的音樂接受能力、音樂欣賞能力有著重要的價值。基於此,本文結合幼兒音樂教育實踐,就幼稚教育生活化開展的策略展開了研究。
標籤: 音樂 教育 幼儿園
幼兒音樂教學中激勵性原則的應用分析
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更是不斷強調素質教育的落實與實施,幼兒音樂教育逐漸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家長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如何提高幼兒音樂教學品質已成為廣大教育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標籤: 音樂 藝術 素質教育
讓幼兒音樂教學開展得更好
《音樂課程標准》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覈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性化發展,並重視意識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出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估機制等嶄新的音樂新理念,給音樂教學提出新任務和新要求。
標籤: 音樂 藝術
淺析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教與學
幼兒音樂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讓幼兒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以及積極的創新精神。幼兒音樂教師利用競賽的管道進行教學,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不但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質量,而且增强了幼兒之間的友誼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任何一個幼兒都喜歡被表揚,
標籤: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