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

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來自幼儿園與家庭。對於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幼儿園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全面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親子關係;依託專業資源協同干預治療幼兒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和教學中的行為很容易造成幼兒的心理問題,十分不利於幼兒緊張情緒的緩解。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

[摘要]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重表現。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來自幼儿園與家庭。對於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幼儿園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全面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親子關係;依託專業資源協同干預治療幼兒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字]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幼儿園教育

一、幼兒心理健康問題與影響因素

童年早期所經歷的創傷或挫折若沒有得到及時的解决,幼兒就會痛苦,受到壓抑,負性情緒潜藏於幼兒內心,一旦遇到挫折,潜藏的負性情緒就會被現實啟動,孩子就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1]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表現為羞怯、膽小、自私、任性、冷漠、自卑、焦慮、孤獨、多動、不合群、不會與人溝通交流、攻擊性行為等心理狀況和外顯行為。筆者曾對所在園幼兒進行了“幼兒心理衛生常見問題家庭情况調查”,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社會行為問題、生理心理發展問題(個性和情緒問題)、不良習慣問題和學習問題。結果顯示,幼兒身上明顯存在著種種心理衛生問題,主要表現為焦躁、固執、膽怯、過分依賴、愛發脾氣、易哭泣、說粗話、攻擊行為、咬指甲和衣襟,還有個別幼兒存在著較突出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手淫、不良生活習慣所致的精神抑鬱、性情偏頗、孤僻、退縮性行為、語言障礙、神經質傾向等。

(一)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幼儿園因素

很多幼儿園存在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流動性較大,專業素養不高,對幼稚教育缺乏科學、系統的認識,對孩子的心理教育缺乏耐心和正確的引導等問題。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更是少之又少,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你再不聽話,就關黑屋子”“不許回家”“再哭老師就不喜歡你了”“你再打人的話就送到醫院去”等語言來嚇唬孩子,以達到使幼兒“聽話”的目的。這些問題和教學中的行為很容易造成幼兒的心理問題,十分不利於幼兒緊張情緒的緩解。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幼儿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分散、零亂、片面,沒有形成比較統一的體系。幼儿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心理治療,忽視了幼兒的心理發展問題,只有在幼兒產生心理障礙問題時,才去心理諮詢室進行諮詢;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地歸納為品德教育,用品德教育的管道簡單地替代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適宜地等同於成人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簡單地借鑒、搬移中小學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或模式來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幼儿園尚處於看護孩子階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沒有被納人其保教工作內容,甚至於教師根本不具備對孩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

(二)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是朝夕相伴的,孩子最初的心理感應是從父母那裡取得的。影響幼兒心理問題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父母心理和行為管道的影響。[2]因為兒童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如祖父、祖母、阿公、阿罵等)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與認知對象,並以模仿式學習來感受事物、熟悉環境、發展自己的習慣行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徵。即便在今後接觸社會環境時,兒童也會以長期在家庭氣氛中薰陶出來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徵、習慣行為來判斷自己對家庭以外的世界是適應還是不適應。如果父母心理問題嚴重、行為失當,就很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是父母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的影響。過度溺愛、過度保護、過度放縱等不良教養管道,會使孩子產生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行為放任、不講禮貌等心理問題;第三是家庭氣氛的影響。筆者的調查顯示,和睦家庭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占13.5%,而父母離異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則高達33.3%,可見健康和睦的家庭氣氛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二、主要應對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

首先,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為此,幼儿園可以聘請心理學專家,開設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講座,同時邀請心理學專家對教師進行心理測試和心理疏通,幫助教師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加强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另一方面,教師應主動加强對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學習,瞭解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採用適宜的管道進行教育。

其次,教師應轉變觀念,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平等與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馬斯洛曾說:“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幼兒是讓教師或家長放下長者的身份,改變幼兒聽命於成人的現象,以寬容和平等之心對待每一位幼兒。打罵式、恐嚇式、數落式、訓斥式、嘮叨式的教育都很難達到效果,且容易引起幼兒的心理問題。囙此,對孩子多一些尊重,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健康教育的價值和幼兒的心理特點决定了教師在進行任何領域的教育時都必須把維護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營造溫暖、輕鬆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囙此教師在製定教育活動計畫時,首先應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融合到所有領域教育目標中;其次教師要善於反思,捕捉和發現幼兒行為反應的新線索與新內容,由此生成新的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領域教育的綜合走向生成式、持續發展式與整體性的教育。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教育資源和時機,因而結合幼兒日常生活,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如可以在生活管理中培養幼兒的自主自理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在自由活動中宣導幼兒之間的交往,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在選擇遊戲主題、情節以及角色等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與同伴和諧相處;在具有較强規則的遊戲裏,孩子們還能够學會如何對待挫折、面對挑戰,從而有助於孩子們品質和意志的發展。

(三)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親子關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幼兒喜歡與他們平等相處的成人,囙此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與幼兒建立新型的朋友關係,以尊重、友好的態度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以“朋友”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遊戲中去,這樣有助於幼兒適應幼儿園環境,並讓幼兒在幼儿園的學習活動中感到輕鬆、愉快。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得到同伴的歡迎、喜愛,以得到心理滿足。此外,家長也要創造機會,讓幼兒與同伴多交往,如可以帶孩子走親訪友,這樣有利於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而在友好的人際交往中,幼兒心情愉快,樂觀自信,也有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家庭是人生活及培養人的最初、最重要的場所,父母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3]以健康的人格特徵影響幼兒,關心、熱愛、尊重、鼓勵幼兒,與幼兒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四)依託專業資源協同干預治療幼兒心理問題

1.心理諮詢師與教師的協同合作。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一對一的心理檢測來提供心理援助指導的專業人士,也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具有較嚴重心理問題(如自閉症、多動症、感覺統合失調等)的幼兒需要到專門的療育中心進行治療,但如果幼兒的問題行為比較輕微,則可以在幼儿園進行心理諮詢師指導下的心理援助治療。心理諮詢師從臨床心理學的視角出發,對幼兒進行特殊的觀察與指導,幫助教師獲得對幼兒的新認識與理解,從而有助於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2.心理諮詢師與家長的協同合作。

對家長的援助指導是心理諮詢師可以發揮的另一個特殊職能。由於心理諮詢師是以幼儿園外部專家的身份介人幼儿園工作的,他們可以根據班級教師或家長的需求,對某些有問題行為的幼兒進行非參與式觀察,囙此也就能够比較客觀地發現幼儿園內部工作人員難以發現的問題,而且容易取得家長的信任,使家長如實地傾訴一些難言之隱。除此以外,要根據不同個體對事件的反應,採取不同的心理干預方法,[4]積極處理急性應激反應,開展心理疏導、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矯正、放鬆訓練等,改善幼兒的焦慮、抑鬱或恐懼情緒,减少幼兒過激行為的發生,必要時適當應用鎮靜藥物等,以保障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49.

[2]張靜漪.淺談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問題[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3]欒文敬,路紅紅,童玉林,呂丹娜.家庭關係對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3,(2).

[4]劉文,劉娟,張文心.受心理虐待兒童的心理彈性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4,(3)

本文標題: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9292641237
相关資料
支持孩子成為自信的問題解决者
有一個孩子在收拾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小桌子邊灑了很多亮粉,怎麼收拾呢?在支持孩子之前,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問題解决能力發展方面處於什麼階段,只有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才能找到適宜的支持策略。
標籤: 樂高 玩具 育兒
怎樣培養一個心理陽光的孩子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是一個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法國兒童教育學界共同認可的觀點。那麼怎麼培養一個心理陽光、遠離陰暗的孩子呢?法國不少資深育兒界專家一起,給父母們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沙盤遊戲作為一種能够培養兒童自信與人格,發展其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運用於心理教育,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心靈成長。囙此,沙盤遊戲作為一種心理教育的手段,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主張,為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開闢了新途徑。
標籤: 心理健康 沙盤 沙盤遊戲 心理沙盤遊戲
幼儿園開展沙盤遊戲研究的價值取向
我們經過近6年的研究與實踐,逐步認清了在幼儿園開展沙盤遊戲的意義和價值。以上的三個“之一”表達了我們對在幼儿園開展沙盤遊戲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初步認識。
標籤: 幼儿園 沙盤 沙盤遊戲 心理沙盤遊戲 幼兒心理 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