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美術活動中,教學的基本元素有:對美術作品的感知與欣賞、繪畫技能的指導與提煉和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主要包括的環節有:欣賞實物作品、出示範畫講解繪畫技巧、幼兒作畫師指導、欣賞講評等,當然,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它的好處,首先,細緻的示範與講解有利於幼兒繪畫技能的提升,其次,它符合傳統美術教學的特點,便於教師對環節的把握。但在“以幼兒為主體”的今天,這樣的模式不利於激發幼兒想像力、創造力方面做的還够好,並缺少情感方面的要求。
近段時間,我們先後開展了《魚兒好朋友》和《蔬菜的舞蹈》兩節美術活動,我覺得在對價值的把握、情境的創設、方法的使用和講評的形式等方面,存在許多的亮點,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
一、突出情境創設
《魚兒好朋友》中以藍藍的大海作為背景,創設了一個小魚找朋友的遊戲情境,教師問:“藍藍的大海中,小魚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怎麼辦呢?”啟發幼兒思考,請出更多的魚兒好朋友來和它一起玩,在邀請的過程中教師巧妙的把形狀、顏色等作畫要求融入到遊戲情境中,幼兒非常的投入。《蔬菜的舞蹈》中,教師提供一段背景音樂,創設一個蔬菜舞會的遊戲情境,問:“聽到這段音樂你想做什麼?”小朋友想到敲鼓、吹喇叭,想到舞蹈,“那蔬菜寶寶也來跳舞了,它會做出什麼漂亮的舞蹈動作呢?”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創編蔬菜跳舞的動作,為幼兒接下來的繪畫打基礎,讓幼兒敢畫,會畫。
二、突出情感體驗
在《魚兒好朋友》這節教學活動中,從名字上就能充分的感受到找朋友的情
感,無論是歌唱魚兒還是繪畫魚兒,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下,幼兒充分感受了魚兒與好朋友在一起遊戲的快樂情感。在《蔬菜的舞蹈》中,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蔬菜的各種造型,產生願意參與表演、喜歡畫蔬菜的積極情感。
三、突出綜合理念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曾單純的認為美術活動就是機械的畫畫,其實並
不是這樣,它可以綜合多種教育元素為美術教學服務。如《睡蓮》中綜合語言這一元素,啟發幼兒用好聽的語言說一說會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和美麗的睡蓮遊戲;《花草地》和《蔬菜的舞蹈》中綜合舞蹈這一元素,啟發幼兒大膽創編所畫事物的舞蹈造型;《魚兒好朋友》中綜合音樂、數學等元素,啟發幼兒在唱唱、講講中把握小魚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特徵。
四、突出自我評價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評估一幅美術作品時,
同樣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吳放老師把孩子的眼睛比作一個萬花筒,那我更願把孩子們比作大師級的評論家。孩子心中有一套他們的評估標準,教師在注重技能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如《魚兒好朋友》中,讓孩子用編故事的形式講一講三條小魚的故事,《蔬菜的舞蹈》中請幼兒來做做各種蔬菜的舞蹈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