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角色遊戲講評的點滴體會

經過這一個月來的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在角色遊戲中,做好每一次角色遊戲的講評,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因為,角色遊戲的產生是以幼兒身心發展為前堤,而角色遊戲發展又是以促進幼兒生理、認知、情感、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作為角色遊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講評,受到幼兒的歡迎同時,同樣促進幼兒的發展。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在這次實習中,我發現孩子尤其喜歡角色遊戲。如何做好角色遊戲?如何使幼兒在每一次的遊戲中汲取養料,得有所用?如何使每一個幼兒在角色遊戲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些問題深深地纏繞著我。經過這一個月來的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在角色遊戲中,做好每一次角色遊戲的講評,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因為,角色遊戲的產生是以幼兒身心發展為前堤,而角色遊戲發展又是以促進幼兒生理、認知、情感、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作為角色遊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講評,受到幼兒的歡迎同時,同樣促進幼兒的發展。

有教育學家認為:幼兒是帶著知識、技能和態度進人遊戲情境之中的,而且,他們還有關於自我的一定的觀念和態度(如自我概念的形成等等)對即將加人遊戲的其他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諸如此類的變數的相互作用,决定著活動行程和結果的變化。在新中班的第一次角色遊戲時,我們在教室裏放置許多玩具,在幼兒遊戲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去告訴他們“哦,你是理髮師,你會幫我理髮。謝謝。”“你替我看病,你是好醫生。”“我能打電話嗎,電話間老伯伯?”…遊戲結束講評的時候,我把小朋友一個個請出來用滿腔的熱情向小朋友介紹我這個老奶奶認識XX是個醫生、XX是理髮師、XX是“娃娃家”的媽媽。小朋友可喜歡這種稱呼了,他們笑嘻嘻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這一切都是真的,有的小朋友還興奮地拍拍手。由此,我知道幼兒願意用這種管道來評估自己的遊戲,他們覺得自己被充分肯定了。

隨著幼兒遊戲次數增多,幼兒喜歡講評已不再停留於讓老師誇張地稱呼一聲,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老師能把他遊戲中了不起的事告訴大家。有很多次,我會碰到這樣的情况:當我要講評的時候,會有小朋友積極的舉手,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比誰都清楚孩子們渴望得到一種機會,一種把自己的成功欣喜地展現給大家並與大家共亯的機會。幼兒在遊戲相互接觸中,產生了交流的迫切要求,他們已經開始學習接納別人的經驗,並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同伴的遊戲。遊戲講評成為幼兒展現自己又瞭解同伴的視窗。講評成功這一結果使他們滿足,而這種滿足又變成了新的動機。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在角色遊戲講評中情緒是愉悅的:宣洩自己的成功並獲得大家的肯定是愉悅,聆聽同伴的遊戲去評判優和劣是愉悅,甚至在講評時能幫助別人解决問題也會是幼兒發自內心的偷悅。

由此,我們知道把握好遊戲講評的契機會使幼兒在每一次真正說自己事的同時汲取養料,更上一層樓。以下是我在這次實習中對角色遊戲講評的幾點體會:

1。老師心中要有目標,這是角色遊戲講評成功的基礎

2。老師以恰當的身份講評遊戲是角色遊戲講評成功的關鍵

3。老師能够靈活地面對講評中的點點滴滴是角色遊戲講評成功的首要條件

4。鼓勵幼兒積極參加講評,充分展開討論是角色遊戲講評成功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我覺得要領導好角色遊戲講評必須在仔細觀察幼兒遊戲的基礎上,要瞭解幼兒遊戲的過程。在講評的時候,老師心中要有目標,還要切合幼兒遊戲實際,進行點播。同時,老師在講評的過程中要善於捕捉幼兒的各種情况,通過講評使每個幼兒對人對物對事形成一種正確的認識和態度。以上是我在角色遊戲講評中的幾點體會,希望得到責備指正。

資料標籤: 角色遊戲
本文標題: 開展角色遊戲講評的點滴體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6600365624
相关資料
淺談表演遊戲的指導
表演遊戲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管道。通過深入研究並挖掘了表演遊戲的教育價值,使其由過去的單純以發展幼兒語言為目的的活動,轉變為包含多種教育因素在內的系列活動。幼兒也由在教師導演下被動模仿,轉變為在教師幫助與支持下的自主活動。在這樣的表演遊
標籤:
開展幼儿園角色遊戲的一些體會
眾所周知“幼兒期是遊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儿園角色遊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儿園老師在角色遊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下麵我就
標籤: 角色遊戲 幼儿園教師
幼兒結構遊戲的指導
經過三年的研究,我們初步構建了幼兒結構遊戲的指導體系,不僅滿足了幼兒的遊戲需要,而且促進了幼兒情感、能力、品質、習慣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在結構遊戲中,我們既重視幼兒整體和諧發展的結果目標,更重視幼兒獲得主體性體驗的過程目標。教師如果重視遊戲指
標籤: 張傑
按自己的意願去行動
於是,“玩什麼”“怎麼玩”“與誰一起玩”“用什麼來玩”等一切都隨遊戲者自己的意願而定。我們主張讓幼兒自己選擇或協商角色的分配,但不否認必要時教師可以提建議,問題是教師的“動員”對丁丁是否具有“批示”性,丁丁的行為是否迫於權威;或者教師是否已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