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世紀,我國提出“科技立國”,舉國上下需要的將是敢於突破、高素質的創新人材。而面對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開發幼兒的創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兒將來成為開拓型人才、創造型人才,自然也成了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面臨的問題。在幼教過程中,營造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對於培養幼兒創造意識的萌發和初步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那如何營造有利於培養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呢?下麵我談談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本身要有創造精神,創新意識,這是營造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的最基本條件。
1、教師本身要有創造精神,創新意識,首先是在體現他能否在多方面正確地對待幼兒的創造性表現。例如:美術活動中,有些幼兒往往不根據老師的要求,在構圖與用色上可謂有自己的特色,想像新奇。但這些畫面往往在我們成人眼中感覺有點亂七八糟,不美觀,有缺陷。此時,身為幼教工作者的我們應如何對待呢?又如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表演,孩子們沒有根據老師所規定的動作而進行自編自唱,我們老師的態度又該如何呢?還有在遊戲活動中,老師要求幼兒練習投擲,讓幼兒把紙折成飛機進行練習,但有幾名幼兒玩了一會,就把飛機搓成一團,一邊投擲一邊叫:“飛彈來了!”。在幼儿園裏,類似以上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我們常以淘氣、不聽話和破壞老師原定的計畫為由,否定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的探索創新,這實際上是扼殺了幼兒創造性的萌芽,也等於給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設下障礙。
2、在選材和教法上教師有否考慮給幼兒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和環境,是否允許有多個答案共存。例如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原計畫是讓幼兒聽出是小兔來到草地上采蘑菇,但孩子們欣賞後,有的說是小青蛙蹦蹦跳跳地在田裡捉害蟲,有的說是小松鼠跳來跳去在樹上玩捉迷藏遊戲,也有的說是小狗在玩球,此時如果全部否定孩子們的意見,強迫孩子們跟隨老師的原計畫而進行活動,長期這樣,孩子們的心理一定受到影響,勢必禁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其實,音樂作品具有可變性,我們聽同一首曲子就會產生不同感受,對一個音樂作品的共同理解只是相對的,而理解上的差异是絕對的,囙此,音樂欣賞沒有統一的答案。就以上例子,我們可根據孩子們的想像靈活進行教學,允許多個答案存在,在求同的基礎上,激發幼兒的求异精神,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誠然,我們幼教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正確地科學地引導幼兒,使自己具備有創造精神、創造意識,成為創造型教師。真正做到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幼兒,對幼兒的“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想像,應敏感地捕捉他們創造思維的“閃光點”加以科學引導,對於富有探索精神的幼兒,要及時加以肯定,使其剛萌發的創新意念得以延續和發展。所以,只有創造型的教師才使創造型的幼兒如魚得水。
二、在學習過程中,讓幼兒具有自信心、有安全感、有自由感,是營造其心理環境的關鍵。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培養幼兒創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其意義就是讓幼兒具備有自信心、有安全感、有自由感。如果幼兒缺乏了某一項,日後要成為創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話。囙此,我們必須做到:
1、要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進取心。
平時我們要多對幼兒說“當然可以”“相信你能行”“讓我們來試一試”一類的話;多鼓勵、多支持、多表揚、多接納、多容忍、多欣賞,堅持正面教育。教師適當時可扮演一下“弱者”,讓幼兒積極想辦法幫助老師解决問題,獲取成功感,幼兒就會知道老師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他們也就會形成不自卑、不膽怯,不呆板地模仿和隨從他人,勇於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質。孩子們有這樣的心理素質為基礎,才能產生創新意識,創新行為。
2、讓幼兒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教師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多給幼兒自主、自由的機會,多給幼兒提供充分的“選擇”機會。一般採取“不干預性政策”,除了關鍵性的技術指導外。如歌曲《聽》,在第一次音樂活動時我先讓孩子們熟悉其旋律、節奏,並學會唱這首歌,待到第二次音樂活動時,我就與孩子們一起把歌曲原作改編,我先編一句,再引導孩子們編一句或半句,大家一起商量討論,然後一起把改編的歌曲唱出來,以卡啦OK的形式讓幼兒逐個或結伴在大家面前表演,我以觀眾的身份坐在孩子們中間聽,和孩子們一起拍手一起笑。孩子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下顯得特別積極主動,編出的歌詞內容很廣泛很有趣。在唱法上我也啟發孩子們大膽地試唱,《聽》這首歌是3拍子的歌,我教的時候速度很慢,聲音很柔和,在創編時有的孩子把它唱成圓舞曲的速度,也有個別孩子給曲子加上一些“襯音”等等,這一切正反映了孩子們的創造能力。現在,孩子們每學會一首歌,他們都把原歌進行改編,孩子們版本的歌聽起來特別有趣,形式也特別多。這就由於營造有良好的心理環境所得到的成果。
事實表明,孩子們在沒有恐懼和不安,不受無謂的束縛的環境下,才會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鬆愉快感,令幼兒的思維活躍,使巨大的創造潜能釋放出來。所以說,讓幼兒具有自信心、有安全感、有自由感就是營造其心理環境的關鍵。
綜上所述,如果能營造一個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就能更快地把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可能性轉化為發展的現實性。今天的幼兒是祖國未來的主人、是建設者、創造者,因而,從小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是刻不容緩的。囙此我們通過為幼兒營造有利於創造力發展的良好心理環境,為他們將來成長成才有著十分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