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園識字環境創設中的“四性”

幼儿園的環境包括幼儿園的一切,即幼儿園的人、事、物、時間、空間等都是構成幼兒發展的現實環境,就科學認讀漢字而言,我們一方面有意識、有目的利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引導幼兒輕鬆、自然地認讀;另一方面,也有意識地創設適當的漢字環境,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使幼兒能隨機地接觸漢字,走近漢字,與漢字交朋友。

幼儿園的環境包括幼儿園的一切,即幼儿園的人、事、物、時間、空間等都是構成幼兒發展的現實環境,就科學認讀漢字而言,我們一方面有意識、有目的利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引導幼兒輕鬆、自然地認讀;另一方面,也有意識地創設適當的漢字環境,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使幼兒能隨機地接觸漢字,走近漢字,與漢字交朋友。

一、明確目標性

幼儿園各項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目標,識字環境的創設也不例外。在環境創設中,有機滲透漢字教育,在全面感受幼稚園課程要求的同時,適當認識一些漢字,同時認字的過程也是促進課題目標更好實現的過程。根據幼兒日常生活的需要,我們在玩具櫃的每一格貼上相應的漢字標籤,不僅方便幼兒尋找、取放玩具,而且使得幼兒可以按照意願去選取所需要的玩具,又讓幼兒自然習得了漢字。我們還結合每一次綜合主題教育活動,創設與主題相應的漢字環境。如:“愛家鄉——常熟”活動,在主題角中佈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使幼兒掌握有關的地圖知識,知道江蘇、常熟所處的地理位置,認讀各省市名稱,在活動室裏佈置“常熟風光”的圖片,在自然角裏放置了常熟的土特產照片,市樹、市花圖片。幼兒在欣賞圖片、認識物品的同時,自然認讀了漢字。孩子們還自己去收集常熟的老照片,瞭解常熟的歷史,收集常熟地圖、旅遊圖、各景點的門票,主動認讀有關的文字說明。在活動中,幼兒不僅對家鄉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且主動向老師、同伴、家長,相互交流。這一活動培養了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強調趣味性

在創設識字環境時,我們始終遵循趣味性的原則,充分利用空間、角落、走廊、樓梯,創設了如娃娃家、圖書角、理髮店等活動區,形成了一個個充滿兒童趣味又便於幼兒開展活動的“小社會”。孩子們還動員父母收集大量的廢舊物品,如各種瓶瓶罐罐、食品包裝袋、紙盒等,他們用這些資料找字、認字,剪剪貼貼、做做玩玩,興趣愛好和心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寓識字於趣味的區角活動中,不成人化、不小學化,幼兒在玩中學漢字,與漢字交朋友。

三、考慮動態性

環境有意或無意地向幼兒傳遞著資訊和經驗,囙此,幼儿園識字環境的創設必須是一個動態的、可變化的環境。如:我們製作“年、月、日”“氣象錶”圖,由值日生用漢字插上當天的時間、氣溫及天氣,報告氣象情况;認識每天的菜單,公佈值日生和升旗手名單;每週更換“家長園地”中的內容;在幼儿園每層樓梯的牆面上,經常佈置、更換一些幼兒的美術作品,在作品的右下角貼上“作品主題”、“作者姓名”的標籤,讓幼兒既有成就感,又培養了他們關心班級、關心自身,學習同伴的習慣。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幼兒又認識了許多漢字。

隨著季節的變化,幼兒種植園中,我們插上相應的字牌;科學角裏佈置蠶寶寶、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圖,並在每張生長段圖片旁貼上字寶寶,引導幼兒在種植、飼養、觀察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有關科學知識,自然習得漢字。我們還結合一年中各個不同節日,如“元旦”、“三八婦女節”、“植樹節”、“清明節”、“端午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國慶日”、“重陽節”等,將文字與圖片,幼兒手工作品、賀詞或習俗介紹文字等佈置出來,滲透漢字教育。

四、體現綜合性

物質環境的創設其實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價值的物化,我園識字環境的創設以貼近幼兒發展和為幼兒主動活動服務為宗旨,既注意環境的裝潢功能和育人功能,也注意環境的整體功能,體現綜合性。如果一味地到處貼漢字,既不美觀,還會給人以厭煩、雜亂的感覺。漢字既不能代替幼儿園的牆飾,也不能相互干擾、相互影響。囙此,我們恰當地、自然地、有機地滲透一些漢字,促進幼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等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如:科學角佈置“交通標誌”圖,讓圖與文字對應,幼兒在認識漢字的過程中,仔細分辨各種標誌的特徵,瞭解了許多安全知識。

總之,在幼儿園環境中有機滲透識字內容能隨機將幼兒引入一個漢字世界,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的感知中親近漢字、喜愛漢字、瞭解漢字,以激發幼兒主動學習漢字的强烈欲望。只要我們遵循幼兒的認知特點,用心利用環境,創設識字環境有度,幼兒的識字興趣必將越來越濃,潜能將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資料標籤: 幼儿園 幼兒心理
本文標題: 幼儿園識字環境創設中的“四性”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3444009015
相关資料
如何營造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
在幼教過程中,營造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對於培養幼兒創造意識的萌發和初步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幼儿園裏,類似以上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我們常以淘氣、不聽話和破壞老師原定的計畫為由,否定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的探索創新,這
標籤: 創造力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早期教育
利用周圍環境自然資源構建園本課程
《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嘗試著充分利用幼儿園周圍環境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地結合我園幼兒實際進行了課程開發,逐漸積累了怎樣去利用周圍環境自然資源來建構我園課程的一些經驗:。遵循教
標籤: 課程 幼儿園 綱要 幼儿園教師
利用周邊環境資源,促進幼兒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育活動內容要貼近幼兒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在嘗試著充分利用和有目的綜合幼儿園的自然資源來構建園本課程,為孩子們創設溫馨、寬
標籤: 種子植物 幼儿園 綱要
農村幼儿園環境教育及其運行模式
首先,本農村環境教育模式借鑒了皮亞傑的“認知相互作用論”模式和美國現代早期的“行為環境論”模式。農村環境教育模式還借鑒了環境教育體系。
標籤: 環境教育 幼兒心理 幼儿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