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為使《綱要》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我們的幼教工作中,我從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開始,進行了有計劃、有目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引導、啟發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課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其中對未來人才的創新精神培養已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儿園應與家庭、社區綜合利用各種環境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儿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綱要》同時指出:“教師的態度和管理管道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為使《綱要》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我們的幼教工作中,我從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開始,進行了有計劃、有目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引導、啟發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學會寬容、釋放愛心

在日新月异、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孩子們生活在從未有過的優越的環境中,受到的是來自周圍長輩們的百般呵護。囙此,在集體活動中,往往缺乏謙讓、忍耐、堅強的品質。看到這些,我深深覺得“學會寬容,釋放愛心”將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有一次園內舉行“幼兒運動會”,比賽過程中張雨琦不小心摔倒,結果與冠軍失之交臂,本來孩子們信心百倍準備拿冠軍,而現在卻像泄了氣的皮球,接著就是一陣埋怨。一向活潑外向的張雨琦此時悶悶不樂,眼中閃著淚花。本來是一次快樂的活動,現在卻使孩子變的這樣不愉快。面對比賽帶來的陰影,我及時調整孩子們的心態,開導他們:“比賽輸了我們能不能怪他?張雨琦為什麼摔跤?這次他表現的勇敢嗎?如果是我們摔倒了,大家都埋怨我們,自己好受嗎?”頓時,孩子們忘了比賽的成敗,都關心起他來,有的說:“他是想跑的再快點。”有的說:“他很堅強,摔到了爬起來再跑。”面對孩子的發言,我及時教育孩子們要有愛心、學會寬容、要堅強。在日常生活中,我身體力行,主動關心體弱、患病帶藥的孩子,象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及時喂藥,出門注意更換衣服。對特殊體質的孩子更是細心加愛心,如班裡的龍龍患有哮喘,每次戶外鍛練都格外關注他的變化。對過敏體質的孩子,在每次分發食物時非常注意。在我的帶動下,班裡的孩子們學會了關心和寬容。在進行角色遊戲、結構遊戲、區角活動時,孩子們都能分享玩具、共同玩耍,看到這些我的心中無比高興。

二、注重常規、發展體能

健康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囙此抓好幼兒的體能鍛煉是幼儿園教育一個重要的課題。我班的孩子都比較活潑好動。在戶外活動時,常常是活躍過頭,一個個如放飛的小鳥喊不住,叫不應。針對這一情況,首先抓孩子的常規,把活動器械進行劃分,規定每塊活動場地的活動內容,如投擲區、踢鍵區、繞瓶區、球類區、走脚印區等。在每一區分別請一個“教練”,“教練”的責任是管理收放玩具、指導玩法。“教練”是每個孩子都嚮往的,表現好的可連續做,表現一般就被淘汰重新換人。孩子的積極性立刻就被調動起來了,大家集思廣益想了不同的玩法又進行推廣,形成了良好的迴圈。另外,根據不同季節,每月進行器械的更新、增添,讓孩子們有物可玩,活動質量得到了提高。同時,把安全放在第一,孩子在玩大型玩具時,做到慢、穩、讓,克服了爭搶滑梯,逆走滑梯的危險舉動,,增强了自我保護意識。在衛生習慣上,孩子們都能自覺盥洗、安靜進餐,“漏嘴巴”現象沒有了,桌上的飯粒明顯減少。通過有計劃的常規教育和體能訓練,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養成了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

三、創設條件、尋求新知

幼兒時期,孩子以遊戲為主。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把如何調動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提供豐富的可操作資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管道,動手動腦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如在科學活動“有趣的風”中,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實驗用品扇子、吹塑玩具、電風扇、吸管、紙拉琴、紙卡、彩條等,以滿足孩子充滿探索的願望。並採用集體教育、分組討論、個別輔導的管道激起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掌握科學知識。為幼兒的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表現。在音樂欣賞活動“洋娃娃”中,充分運用投影、錄音等多媒體手段,讓孩子利用多種感官來體會音樂性質的變化,使他們都能參與表演。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周桂浩、呂啟明等常常不願表演,而這次活動,卻吸引了他們,聽著美妙的旋律,看著精美的影片,讓自己溶匯其中。講故事是我班幼兒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在語言活動中,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孩子們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同時,以色彩鮮豔的圖片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利用早晨入園和餐後休息的時間,讓孩子們講故事,並用卡通人物的貼花來鼓勵、調動他們的興趣,使孩子們從主動參與講故事發展到能語言生動的講、編故事。還經常組織幼兒在語言角、圖書角活動,並運用電化教學來欣賞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從而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改進方法、激發興趣

美是每個人都崇尚的,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引導他們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其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在美術活動中,我一改向幼兒簡單地灌輸和強化訓練的做法,認真研究美術活動的內容,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和創造,支持、鼓勵孩子們大膽表現。如在繪畫“秋天的水果”活動中,先組織孩子去附近的果園觀看各種水果,然後啟發幼兒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它們長的是什麼樣?”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繪畫內容。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構圖方面的技能指導,孩子對繪畫內容有了較完整的認識,繪畫完成後,又通過自己的想像,添畫了彩虹、飛鳥、勞動的人們,使畫面內容更為豐富。還有,每次讓孩子參與環境更換,在主題活動“我們的生活多幸福”中孩子們把自己的照片帶來,介紹家裡的家電、自己的玩具,從而體會生活的美好。在開展“神秘的天空”主題活動後,幼兒設計了各式各樣的衛星、太空梭等空中飛行物,充分發展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同時,開闢了“個人作品欄”,為幼兒創設充分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孩子們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有反應的環境還體現在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學會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如間接啟發式能刺激兒童積極性,直接教學法為建立思維框架,交流觀點提供經驗,綜合運用法有效地提高幼兒創造力的質和量。

五、人人參與、共育美德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孩子從小就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大多數家長認為讓孩子吃好、穿好就足够了,平時不讓孩子動手掃地、疊衣服。為此,在家園聯系欄裏向家長文宣“讓孩子從事適當勞動的好處”。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創造勞動的機會,和老師一起管理種植園,整理學具、圖書和桌椅,輪流開飯擺碗勺,每週進行“比比誰的被子疊得最整齊”,讓孩子相互學習,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注意個別差异,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寧宇昂原來不會疊被子、穿衣服,常常是同床小朋友幫忙,自理能力較差,每次活動都只是得到鼓勵而拿不到獎勵,孩子也很著急。針對這點我和家長及時溝通,讓孩子在家也學疊被子、穿衣服。終於,在又一輪的評選中他得到了獎勵。在家長的配合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六、家園互動、密切配合

家園共育是幼儿園教育工作的保證,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認真做好每月的家訪工作,針對班裡個別孩子,細緻地進行情况瞭解迴響,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班上的妞妞因去奶奶家探親而三個月未上幼儿園,多次上門詢問孩子情况,並請孩子回家後就能上幼儿園,家長非常感激老師的關心,孩子回家的第二天就送她上園,孩子很快適應了園內的生活。家園聯繫冊是家園工作的又一視窗,每月一次和家長聯系共商孩子發展的方向,做到家園要求一致。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看到了孩子在幼儿園的活動表現,為互幫互助的家園關係創設了條件。

一個創造性學習的環境帶給幼兒和老師的收益將是無窮的,如何創設良好的環境,以及有效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也給幼兒教師帶來了新的課題。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積極以新課題的理念與教育精神為指導,以平等、尊重、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為幼兒創設一個開放式的學習生活空間,有目標地促進新時代幼兒的全面發展

資料標籤: 幼儿園 幼兒心理
本文標題: 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3318863299
相关資料
我們共成長手記之“環境創設”
環境對幼兒的教育力量是不可忽視的,作為幼兒的第三人教師,我覺得環境的教育是內隱的、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在環境創設是不僅僅考慮到市郊的美觀,更多的是要體現其內在的教育因素。首先,環境創設與幼儿園課題相結合。看環境所蘊藏的教育力量是不可小覷的
標籤:
創設有利於幼兒自主探究的環境
環境是促進幼兒自主探究的仲介和橋樑。教師可把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蘊含在環境之中,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在創設環境時,考慮幼兒興趣和教育目標是基本前提,但教師的支持和引導是關鍵。在實踐中,我結合案例體會到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內
標籤: 親子成長 霜淇淋 育兒
早教中心環境創設新視角
早教中心的環境應該既有別於家庭,又不同於3—6歲孩子的教養環境,它是能為孩子提供身心安全,有充分自主活動,能激發家長溝通、交流、互動,具有人文色彩的生活環境。同時,它又必須以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需要為基礎,以滿足孩子情感為需要,以尊重他們的個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嬰幼兒
發揮民間藝術教育環境的作用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為幼兒創設與民間藝術教育相適應的環境。把我國不同民族、地區的民間藝術精品有機的滲透到環境創設中
標籤: 藝術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