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儿園的個案研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學前教育應當尊重每個幼兒自身發展的特色,應該因人而異,在觀察、瞭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我認為,開展教育個案研究無疑是一件有效的事。書面談話一般採用問卷的方法,在幼儿園中主要用於對家長進行個案研究。囙此,使教育真正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是教育個案研究的最終目的和最大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學前教育應當尊重每個幼兒自身發展的特色,應該因人而異,在觀察、瞭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何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裏能面對所有的孩子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認為,開展教育個案研究無疑是一件有效的事。

教育個案研究是指教師將教育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寫成“教育案例”,然後圍繞案例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學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形成相關研究報告的過程。

教育個案的記錄、整理和分析,能够通過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具體事例,或解釋其中蘊含的意義,或分析其中的問題並提出解决的方案,還能從中揭示出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例如小班幼兒周旋磊和同伴一起參加六一節的演出,在換裝時,他看到同伴都換好了演出服,就通過一些細小的動作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在求助無門時因不會穿衣而哇哇大哭。由此我們發現,小班幼兒雖然已經過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但在自理能力方面發展還較慢,對於膽小的孩子而言,遇到困難不會主動請求別人幫助,往往通過一些細小的動作來表示自己的不安。教師囙此對他進行了跟蹤觀察。

教育個案研究關注幼兒成長發展的過程,因而有較為充裕的時間,能對幼兒進行透徹深入、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我班的王越是一個安靜、內向、懂得謙讓的孩子,但有時又顯得缺乏主見。在一次排練節目時,教師發現她動作協調優美,很有樂感,尤其是在休息時,她還主動幫助小朋友糾正舞蹈動作。教師由此對她進行了深入觀察,看到了王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她自信的一面,對孩子有了新的認識。

教育個案研究有許多獨特的研究方法,可以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不同,採用追跡法、追因法、臨床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開展個案研究。

教育個案追跡法就是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連續跟踪研究單個的人或事,收集各種資料,揭示其發展變化的現狀和趨勢,時間短則數月,長則幾年或更長的時間。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對他長子的成長就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追跡研究。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以下三種情况的研究:(1)探索個體發展的連續性;(2)探索個體發展的穩定性:(3)探索早期教育對幼兒今後發展的影響。研究者可以根據對教育個案追跡研究的結果,提出改進的建議,指導和促進個案的發展,實施因材施教。長期而連續性的研究,有助於研究者真實而直接地獲得研究對象發展變化的第一手資料,能深入瞭解個人或某一教育現象的發展情況,弄清發展過程中的個別差异現象。

教育個案追因法則是先見結果,然後根據發現的結果去追究其發生的原因。我班幼兒王願平時老是坐不住,上課喜歡自由走動,可一旦聽故事,他總是最快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聽。我就先去假設他認真聽故事的原因:可能是喜歡故事情節:可能是家長對他的一貫要求而養成的習慣;還可能是他在語言理解方面能力特別强。於是我在班中又挑了兩名平時聽故事認真的孩子,讓他們三人一起聽故事。前兩遍時,他們三人都很認真。等到第三遍,另外兩名孩子開始跟著老師一起說,但王願仍沒有聲音。第四遍時,這兩名孩子開始有些坐不住了,而王願則開始輕聲跟著講故事。第五遍時,兩名孩子更坐不住了,其中一個乾脆倒在另一個的身上,但王願卻仍然跟著講故事。接著我找家長瞭解後得知:王願從小活潑好動,喜歡講話。媽媽就用故事來引導他安靜傾聽。每講一遍故事,媽媽都會對他提出要求,聽了三遍以後就要求他複述故事。由此我體會到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

教育個案臨床法通常採用談話的方法,可以是口頭談話,即面對面地交談;也可以是書面談話,即問卷談話。口頭談話是會談雙方的一種互動過程,特別是教師對幼兒的談話,對大班年齡的幼兒較適合。談話前教師一定要首先解除幼兒緊張、焦慮、防禦和冷淡的心理,要盡可能地創造輕鬆自如的談話氣氛。書面談話一般採用問卷的方法,在幼儿園中主要用於對家長進行個案研究。問卷時教師要向家長交待清楚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對問卷的評分要嚴格按照標準,做到公正、客觀。對於複雜的個案問題,需要動用兩種談話方法,進行綜合判斷和分析。

教育個案的產品分析法又稱活動產品分析,是幼稚教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研究幼兒的繪畫作品,可以發現幼兒的許多心理特徵。幼兒的繪畫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其智力水准。研究表明,智力落後的學齡前兒童所畫的圖畫,其內容通常是原始的,而且驚人地千篇一律。在幼兒的繪畫中,還鮮明地表現著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態度。他們的態度既影響繪畫主題的選擇,也影響繪畫管道,特別影響對物體和人物的著色。如幼兒往往把壞人和動物塗上黑色。這些特徵有助於教師全面瞭解幼兒,從而找出適宜的教育方法。

幼儿園教師在開展教育個案研究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真實性原則

教育個案是針對個人而言的,脫離了個體就不成其為個案,囙此,在觀察中要將真實的行為記錄下來,在分析中要以真實的例子作為依據,避免感情用事或以一件事情代替整個行為發展的趨勢。研究者在記錄時要“原汁原味”,不能摻雜個人的主觀推斷,更不能以偶然性行為的出現取代個案效果的最後結論。

可接受性原則

教育的內容、活動的安排要考慮到所觀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問題行為生成的原因以及發展的可能性,盡可能地選擇他們可以接受的內容和選取可接受的方法。

循序漸進原則

盡可能地根據所觀察幼兒心理、生理特點以及智力發展狀況,在教育方案的設計與個別指導過程中要考慮由淺入深、由近及遠與循序漸進。

可操作性原則

幼兒的能力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產生的,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獲得提高,囙此要讓幼兒直接地感知與體驗,在與對象物的接觸中,通過榜樣、模仿等手段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為孩子的一生發展打好基礎”,是每個教師的職責。囙此,使教育真正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是教育個案研究的最終目的和最大價值。

本文標題: 淺談幼儿園的個案研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42106287395
相关資料
教師如何做個案研究
教育研究領域中的個案研究大都是質的研究,其目的在於產生某種假設,而不是檢驗假設,即它是從原始資料中推斷出有關這一個案的假設或理論。質的個案研究具有以下特點:①特定性:注重於某個特定的情景、事件、項目或現象。有關觀察的具體方法,可參閱陳向明《
標籤: 個案研究法 個案工作
在教育片段中解讀幼兒的“緘默語言”
幼兒由於年齡和經驗的限制,一些資訊不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而往往通過一些非言語行為,如動作、眼神、表情等傳遞,這就是幼兒的緘默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解讀幼兒的緘默語言,才能看見幼兒的思維,真正讀懂幼兒。囙此對幼兒教師來說,能覺察和回應幼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戶外區域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
戶外活動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在往常的活動中,我們安排各班使用一小塊場地進行各自的活動。通過觀察發現,本應自由的戶外運動,卻給幼兒帶來了不自由:。為解决這兩個衝突,我們嘗試著開展了戶外區域體鍛活動。2.打破交往限制,有力促進幼兒之間的互動
標籤: 區域活動 戶外運動
讓孩子主動交流
午飯後,孩子們在教室裏自由的活動。有看書的、有聊天的,張恒屹一邊笑一邊問我:“肖老師,我問你個問題。另一方面,做好家園密切配合,就拿這次張恒屹的表現來說。事後我與張恒屹媽媽進行交流,得知張恒屹對汽車方面感興趣,平時與大人聊天都少不了汽車的話
標籤: 汽車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