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堅持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使他們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形成濃厚的科學興趣,是幼儿園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摘要:《綱要(試行)》突出強調了幼儿園的科學教育應以萌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為主要目標,克服了傳統科學教育只重視科學知識傳授的弊端。強調通過幼兒的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幼兒自由探索,培養好奇、好問、樂於嘗試的願望。這是站在人的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堅持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使他們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形成濃厚的科學興趣,是幼儿園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囙此,教師需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孩子從周圍生活的事物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實驗、操作以及各種實驗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尋求答案,培養孩子的科學態度、感受科學探索的魅力和喜悅。

本文就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資料、創設自主探索活動的機會、注重幼兒科學探索過程、營造和諧寬鬆心理環境、培養幼兒堅持探索的精神和重視群體中的個體差異這六個方面談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認識。立足使熱心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老師瞭解到,幼儿園科學教育資料的選擇和投放可以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熱情,能幫助幼兒完成探索過程;新穎、豐富、具有現代氣息的科學教育活動更能開闊幼兒的視野,滿足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為幼兒提供了解决問題的資料和方向,即是向幼兒提供了自主活動的機會,更有利於幼兒獨立地發現並研究新的問題;在探索中發現,在操作中交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用自己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來感染孩子,啟發性地引導他們操作和思考;面對個體差異,做到有的放矢。

科學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成為了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他們發現著身邊的科學,探索著科學的奧秘,對科學充滿了好奇。而教師正確地引領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將會讓更多的孩子都成為科學的朋友。

正文:

《綱要(試行)》突出強調了幼儿園的科學教育應以萌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為主要目標,克服了傳統科學教育只重視科學知識傳授的弊端。強調通過幼兒的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幼兒自由探索,培養好奇、好問、樂於嘗試的願望。這是站在人的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堅持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使他們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形成濃厚的科學興趣,是幼儿園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囙此,教師需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孩子從周圍生活的事物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實驗、操作以及各種實驗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尋求答案,培養孩子的科學態度、感受科學探索的魅力和喜悅。

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是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基礎和前提。興趣是探索和學習的原動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學習成為快樂之事。科學始於好奇,達爾文年幼時就對昆蟲、植物、礦物等感興趣,他後來在科學上取得偉大成就,是與這種年幼時開始發生的興趣直接有關的。所以,教師必須有計劃地、巧妙地激發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好奇心轉化為學科學的興趣。

一、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資料。

幼兒的思維特點具體形象,而操作資料則是幼兒思維的基石,脫離了操作資料的探索將是一紙空談。操作資料可以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熱情,能幫助幼兒完成探索過程,囙此在幼儿園科學教育中資料的選擇和投放就顯得格外重要。

其中最常借助的就是自然角、科學區、科學發現室和牆飾等,讓幼兒嘗試、探究,使他們親身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體驗發現的樂趣。

在自然角,不僅飼養著孩子們帶來的烏龜、蠶寶寶等小動物,而且還根據季節的變化隨時豐富內容。春天到了,就種上各類小植物,養蝌蚪,抓螞蟻,挖蚯蚓;秋風一吹,就收集種子、果實進行種植,捕捉秋蟲;陳列各種貝殼、標本等。此外還準備有動植物的觀察記錄本,引導幼兒隨時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

在區域活動中,則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活動資料,以便孩子們操作。如:平面鏡、放大鏡、望遠鏡等有關光的遊戲資料;各種形狀的磁鐵、木塊、橡皮泥、紙、塑膠等有關沉浮的遊戲資料;電珠、電池、金屬絲、塑膠棒和碎紙等有關電的遊戲資料;還和小朋友們一起製作了風車、降落傘、扇子等有關風的各種遊戲資料;投放了各種關於車速與路面,壘高,紙橋等遊戲資料;還設有許多“動手玩科學”的試驗臺,讓孩子們在實驗的操作中瞭解各種有趣的科學道理。孩子們百玩不厭,興趣盎然,從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在科學專用室裏設定了標本世界,有趣的哈哈鏡,小木工,皮帶屋等以及有關光、聲、電、力、化學、人體、動植物奧妙等方面的資料,做到豐富多樣,富於變化,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更好地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與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欲望,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在牆飾方面,根據教育目標,主題活動,季節特點,佈置更新牆飾內容,孩子們把自己收集的圖片,畫的美麗漂亮的畫,剪剪、畫畫、貼貼的作品佈置出來,共同感受著環境與人類的和諧互存關系。

二、創設自主探索活動的機會。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的發展不取決於客體,也不取決於主體,而取決於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人的知識是要對客體作用後方能取得的,是要在操作活動中經過人的大腦抽象方能形成經驗。這說明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對幼兒的發展相當重要,沒有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就沒有幼兒的學習。

新穎、豐富、具有現代氣息的科學教育活動更能開闊幼兒的視野,滿足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選擇的內容既要符合幼兒認知水准,更要反映時代資訊。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就特意選擇了“有趣的複製”,“我們的好幫手”,“遙控”,“公益廣告”等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幼兒參與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在科學教育中,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給予幼兒盡可能多的自由表達自己認知情感的機會,孩子們學習的潜能才能發掘。允許幼兒發表自己獨特的體驗,允許幼兒用多種手段來表達。當幼兒自主地參與科學活動時,就獲得了觀察和操作各種自然資料和人造資料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他們認識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以及相互關係。如活動“會變的顏色”中,小小班和小板的孩子則通過現成的活動資料進行遊戲(透明色紙或色筆等),而中、大班的孩子則開始使用顏料進行調試,將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記錄和說明,並嘗試小實驗的設計。當幼兒欣喜地發現變化或學到了什麼,就會增强自信心,新增自豪感,從而更加主動地去創造、發揮。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解决問題的資料和方向,即向幼兒提供了自主活動的機會,這樣更有利於幼兒獨立地發現並研究新的問題。

三、注重幼兒科學探索的過程。

幼兒的科學教育過程,其實質就是幼兒探索的過程。科學的方法是讓幼兒發現問題,並嘗試自己解决問題。在科學活動中,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動腦,獲得直接經驗,在探索中發現,而不是靜態地、被動地吸收知識。

1、探索中發現。



操作活動是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尋找答案,好奇心不斷被激起,又不斷得到滿足,探索的願望更加强烈。如“空氣在哪裡”的尋找活動中,有的幼兒用手抓,有的用衣服兜住,有的借助了塑胶袋。原本癟癟的口袋瞬間就鼓了起來。“哈哈,看呀!我找到了空氣!”於是,他們高興地尋找和發現,教室裏有空氣,花園裏有空氣,大樹下、花壇邊有空氣,到處都充滿了空氣。他們明白了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但它確實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

又如在平時飼養角裏,他們發現可愛的螞蟻在螞蟻工房裏分工、挖洞;蚯蚓的鑽土本領能力很强;同樣的種子,放在不同的環境裏,它們的生長也會不同;幾顆小豆子的根居然可以將硬硬的蛋殼頂破掉,都是因為根的生長……在發現問題後,他們還會自己去百科全書和網絡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再帶來和同伴分享交流。這些全因他們覺得自己在發現,在獲得。

2、在操作中交流。

在幼兒探索過程中,要鼓勵幼兒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開拓思路,啟發聯想,將自己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共同學習。如活動“轉動”中,孩子們一邊嘗試著將身邊各種物品進行轉動的同時,一邊就得出了相關的經驗——轉動和力有關,可以用擰、搓、甩等方法使物體轉動起來;同樣的物體還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轉動它,風車還能用嘴吹,人帶著風車跑動以及用手撥動的方法。經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著,最後又回歸到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現象,從而更辯證和科學得獲得轉動的相關經驗。

四、營造和諧寬鬆的心理環境。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是主體,而教師是他們的引路人。囙此,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心理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有趣的內容,豐富的資料,在和諧、寬鬆、愉快的環境氛圍裏,心理上有了安全感,能使他們無拘無束的集中精力探索和發現。

其次,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切探索活動之源,幼兒真正的轉動探索是從有了疑問並尋找答案開始的。對於他們五花八門的提問,不能胡亂的解釋搪塞,不能一口回絕,而應該耐心地回答並引導他們探索和參與活動,通過自己的操作去思考和解决問題。教師要少做權威,少給預定結論,少追求紀律的統一。如“影子有多長“的活動中,孩子們就在量測的工具和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有的使用繩子,有的使用畫紙,有的則用上了書包裏的筆。在最後的討論中,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得到了兩個共同經驗,一是影子會隨著光照而變化,二就是不論用什麼工具,都是用了首尾相接的方法,但這些量測結果都未必精確,量測的最佳工具應該使用尺。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不論孩子們的舉動有多荒唐,多可笑,但只要是安全的,都應該給與時間和空間上的支持和理解。

另外教師要用自己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來感染孩子,啟發性地引導他們操作和思考。對於愛提問的孩子們要有耐心,要認真、正確地解答;對於把資料“弄壞”的孩子,不要急於訓斥,而是要弄清“來龍去脈”,引導他們糾正和掌握方法,甚至在某些科學意義上給予支持,以免挫傷他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讓他們明白科學探索本身就難免失敗,而正確面對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成功才會更加珍貴和讓人興奮。

五、培養幼兒堅持探索的精神。

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不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堅持和不懈,才能獲得成功。教師不僅要在幼兒成功時給予表揚,更要在他們遭遇失敗時給予關心和幫助,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和練習,讓他們懂得通過不斷地嘗試,最後一定會獲得成功,從而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堅持的良好意志品質。

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活動內容、活動管道、活動資料、活動時間和夥伴等都可以由幼兒自由選擇。在淡化成人的權威後,孩子們就能放開手脚自由的做,自由的想自由的創造。在適當的時候,啟發孩子,可以怎麼去做,怎麼去想,怎麼去發現,不必一味的追求結果。如在“落體”活動的結尾部分,我就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同樣的紙,誰能和同伴的紙的落下樣子不同呢?”簡單的問題,孩子們似乎沒有什麼更多的辦法。此時,我仍然不動聲色的繼續鼓勵他們,同時觀察著每個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他們的精彩瞬間。當發現一個孩子的方法有些突破了,我故意誇大地介紹給其餘的同伴,引起了他們的關注,不一會兒,他們的思路好像泉湧一樣被打開了,各種有意思的方法也在陸續地被發現和嘗試,最後終於在交流中獲得了許多相關的經驗。那一刻,正是教師的耐心等待、敏銳捕捉和孩子們的堅持和大膽嘗試,造就了活動最後的精彩。

六、重視群體中的個體差異。

幼兒的發展不僅存在年齡的差异,而且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對於前者,我們較容易注意到,但對於處在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的發展水准差异則容易被忽略。囙此教師必須要根據差异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能力有强有弱,發現的內容有多有少,但只要是在原有水准上有了提高的,都應該給予肯定。如認識“沉浮”活動中,一個不愛動手、碰到問題常常哭鼻子的小女孩很有興趣地擺弄著物品,最後在交流中僅能說出什麼東西浮在水面上,什麼東西沉在水底下。雖然好多孩子已經開始著手嘗試新的挑戰“讓沉下去的物品浮起來,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而她才剛剛起步。但這對於她來說已經是一個大大的進步了,周圍的同伴都為她感到高興。又如“找影子”的遊戲,對能力强的孩子,則向他們提出:“什麼時間的影子最長?什麼時間的影子最短?”而能力弱的孩子則幫助他們進行影子的尋找和發現,讓他們以感受為主。操作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有均等的探索機會和表現,滿足了各自的探索欲望,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體會和經驗。

科學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成為了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他們發現著身邊的科學,探索著科學的奧秘,對科學充滿了好奇。而教師正確地引領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將會讓更多的孩子都成為科學的朋友。

本文標題: 如何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9327524091
相关資料
淺談幼儿園的科學探究活動
此活動在內容的選擇、資料的提供、活動的設計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本文分別逐一闡述。
標籤: 科學 幼兒心理 幼儿園教師
如何調動小班幼兒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稚教育探索論文《如何調動小班幼兒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囙此,對小班幼兒進行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課程之一。
標籤: 親子成長 早期教育
專題計畫如何培養幼兒創造力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稚教育探索論文《專題計劃如何培養幼兒創造力》,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從我國現時培養幼兒創造力的理論和實踐看,多側重於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
標籤: 創造力 早期教育
教研面臨的新問題和我們的研究思路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稚教育探索論文《教研面臨的新問題和我們的研究思路》,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基於這些認識與思考,我們從轉變教研員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將日常的研究與教育實踐和貫徹《綱要》緊密結合起來。為全面貫徹《綱要》精神,
標籤: 綱要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