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美術活動內容的新嘗試

傳統的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在培養技能,對孩子的感受及表現能力考慮得較少。這樣做會造成孩子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我園教師在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發展課題的研究中,對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選擇內容本身就能讓孩子們自如地表現並獲得自信。

傳統的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在培養技能,對孩子的感受及表現能力考慮得較少。這樣做會造成孩子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我園教師在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發展課題的研究中,對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第一,美術內容的選擇要跟上幼兒的認知水准。

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歲以前幼兒的美術能力是隨著認識水准和思維發展自然而然地向前發展的,孩子們一般能表現他認識過的事物。我園小班的孩子,在美術區自己創作了《哪叱鬧海》、《葫蘆娃出世》等作品。如果按以往的經驗,我們會認為小班幼兒處於塗鴉期,還不具備創造形象符號的能力。這一年齡應以培養興趣為主,內容多為練習塗色或畫一些簡單的線條,如小草、欄杆、小松樹、線團團、糖豆豆、蝌蚪人等。孩子能表現出哪吒鬧海和葫蘆娃的造型確實出人意料。在認真分析孩子的興趣愛好後我們認識到,他們對這兩個文學作品非常熟悉,在有了深刻的感受、認識後,在寬鬆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來。囙此我們認為,小班美術內容選擇一定要突破以塗色、簡單的線條畫為主的模式,為孩子提供多種資料,為他們創造寬鬆的環境,允許幼兒用資料大膽地表現他們感受强烈的事物,如“媽媽給我洗澡”、“下雨了”、“大汽車”、“彩色的小路”。

隨著中班幼兒知覺水准的提高,選材應注意豐富性,凡是孩子們認識過的事物都可以去表現。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感受事物的差异性及多樣性。例如,“五彩的石子”、“奇形怪狀的魚”、“美麗的花”、“給大樹穿新衣”等選材,由於石子和魚等物體的大小、顏色、花紋沒有固定模式,不管孩子們怎樣去表現,都能獲得成功。選擇內容本身就能讓孩子們自如地表現並獲得自信。

大班幼兒的活動能力增强了,活動範圍擴大了,頭腦中的形象增多,造型能力明顯提高,內容應選擇多種題材。教師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回憶、聯想、豐富創作內容,例如“我眼中的世界”、“路口”、“秋天的回憶”、“採摘歸來”。這些內容是孩子們經歷過並十分熟悉的,教師在談話中幫助他們回憶,孩子們在講述中互相啟發,使畫面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個性。另外,大班可以安排一些寫生活動。選擇寫生的對象一定要注意不是簡單形,如果是蘋果和梨,畫過外形後,幼兒就再難表現了。如果選擇帶葉子的蘿蔔、苦瓜、橫切面的洋白菜、旅遊鞋、學生書包等,這些實物線條清晰,幼兒有可表現的空間,只要教師引導他們認真觀察實物的外形、細節,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管道畫出不同的圖畫。這樣,幼兒自身的組織構造能力以及對形的概念和表現能力,在寫生活動中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第二,美術內容的選擇要留給幼兒想像的空間。

選擇美術內容給幼兒留下想像的空間,是發展創造能力的前提。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不斷提出啟發性問題,引導幼兒去思考,引發幼兒產生主動表現的欲望,因為藝術創造本身就是幼兒進行思考、想像、嘗試和發現的過程。我們遵循這一原則為幼兒選擇的“未來汽車城”、“雲彩的想像”、“大鞋的聯想”、“手的造型聯想”、“會變的圓形”等,效果都不錯。如“大鞋的聯想”這個內容,將一隻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然後問孩子大鞋像什麼,孩子們紛紛說像飛機、像輪船、像汽車、像樓房等。孩子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創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希曼把大鞋想像成一艘漂亮的輪船,彩旗飄飄,鮮花朵朵,船上的遊客各自做著事情;博洋把大鞋想像成一輛坦克,先進的武器裝備、精銳的阿兵哥,充滿了英武之氣……這種留有創作空間的內容為孩子提供了想像依據,使孩子不是憑空想像,不受物象的限制,可以自由發揮,沒有“對”與“錯”,“像”與“不像”的局限,從而能更大膽地表現,充分發揮了潜能,觀察力、想像力都得以發展。

第三,美術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幼兒創造自己的表現符號。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越是簡單的圖形,幼兒越不易把握。由於幼兒手腕的骨化過程還沒有完成,手的控制能力以及空間知覺能力發育不健全,讓幼兒畫准規則的圖形,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况且簡單的圖形不經過孩子大腦的綜合分析,不是孩子自己創造的符號,對幼兒思維發展也無促進作用。例如,小飛機雖然只有4條線,但有3個連接點(尾翼、翅膀的方向),看似簡單,幼兒掌握起來卻有困難。相反,一些看似複雜的圖形,但幼兒能用自己熟悉的形和線進行細緻描繪,如“線描瓦罐”、“線描娃娃”、“臉譜”、“太陽兄弟”、“樹團團”、“七彩花”等。比如“七彩花”這一內容,孩子們用不同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菱形等)畫出花的外形,用各種不同的線(曲線、折線、螺旋線、波浪線等)裝潢花的內部構造,並有規律地出現各種圖形,畫面構圖豐滿,富有變化。孩子們在不斷的創作中,逐漸摸索出規律,創作出了充滿對稱性、規律性並富有節奏的畫面,不僅愉悅了心情,而且也提高了創造符號、裝潢圖案的能力。

資料標籤: 美術 藝術
本文標題: 選擇美術活動內容的新嘗試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8211766214
相关資料
幼兒繪畫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研究
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尤顯重要。然而,現時許多教師並未意識到這點,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裡不妨與大家共同探討。
標籤: 幼兒心理 藝術 美術
2―3歲幼兒美術活動指導策略
2歲左右的幼兒喜歡用筆隨意的塗畫,劃出的線條清淡、雜亂、不成形,處於塗鴉期。隨著幼兒行動範圍的擴展,由手臂的反復運動出現了單一重複的橫線或分隔號,幼兒發現自己的動作與畫出的線條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而感到非常的喜悅。這一時期幼兒手工活動還處於把
標籤: 幼兒美術 橡皮泥
在繪畫中放飛想像的翅膀
繪畫是鍛煉、培養幼兒想像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又是幼兒最為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幼兒的想像力尤其在繪畫中更能够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幼兒教師,怎樣才能引導幼兒的想像力在繪畫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呢?
標籤: 想像力 早期教育
創新――美術教育的靈魂
如今,應試教育的弊端已日趨顯現,創新教育正在被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所接受,各個學校也正以素質教育為龍頭,以藝術教育為載體,開展各種各樣的藝術活動。而在推進創新教育的過程中,美術教育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標籤: 美術教育 美術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