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紙活動引發的思考

*中班幼兒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但好奇心强,喜歡探索,可嘗試讓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折紙。*大班幼兒處於抽象思維萌芽階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漸漸引導幼兒從看步驟示意圖過渡到圖示示意圖。在折紙活動中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

在以往的折紙活動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

鏡頭一:

師:(教師出示已折好的大象)今天我們來折大象,你們喜歡嗎?

幼:喜歡。

師:請小朋友每人取一張正方形的紙跟老師學折大象。(每個孩子都按老師的要求拿了相同的紙)

師:跟老師一起將正方形對折,你們折好了嗎?

幼:折好了(教師巡視一下幼兒折紙情况,又繼續。)。

師:再把正方形的邊向中線對折,折好了嗎……

鏡頭二:

A幼兒很快跟著老師折好了大象,開始東張西望,無所事事。老師走過來對A幼兒說:你真棒!折得真不錯!之後就去指導其他幼兒。

B幼兒跟著老師折到大象鼻子時,試了幾次也未成功,便請求老師:我不會折大象鼻子。老師走近他說:你再試試。幼兒無可奈何又去試了幾次,結果仍未成功,索性請另一幼兒幫折。

C幼兒拿著原封不動的紙大聲說:老師,我不會折,你幫我折。老師邊講邊幫他折了一隻大象。

從以上兩個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教育目標似乎得到了落實,也似乎讓幼兒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本領,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越來越依賴於教師而懶於自己思索,學習的主動性降低,思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教師只是重知識技能的灌輸訓練,而輕視幼兒的主體意識,學習興趣,及幼兒自我學習能力和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的提高和培養。

隨著幼儿園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園教育活動中,我們越來越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是否是越來越熱愛學習,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是否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是否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紙活動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那怎樣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折紙活動,並得到有效的發展呢?

首先,“授之以漁”。

通過鏡頭一,我們發現在以往的折紙活動中,通常採取教師示範,幼兒跟著學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重視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而忽視幼兒能力的培養。《綱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品質,最根本的能力則是自我學習的能力。在折紙活動中,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我們認為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

*小班幼兒的思維依靠行動,帶有直覺行動性,而且隨意性很强,教師可讓孩子自由折,以滿足孩子的需要。

*中班幼兒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但好奇心强,喜歡探索,可嘗試讓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折紙。

*大班幼兒處於抽象思維萌芽階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漸漸引導幼兒從看步驟示意圖過渡到圖示示意圖。

通過這些活動,教給孩子一些折紙必須的本領,幼兒可以輕鬆掌握又可以舉一反三,幫助兒童把智力技能與掌握的符號結合起來,在頭腦中進行轉換,通過技能綜合而變成自己的折紙能力和技巧,其效果遠遠勝於模仿來的技巧。

其次,“分層指導”。

幼兒在發展水准、能力、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差异,折紙活動中的表現也各盡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及時地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得察覺他們的需要,給予適時的幫助。如案例中A幼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師應從不斷創新的高度予以啟迪,促使其再創新。如啟發幼兒:你試試,能變成其它的物體嗎?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有的幼兒還能把大象變成了天鹅、小鳥等,此時,教師對於幼兒的創造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折紙過程用自己喜歡的管道表現出來。如中大班幼兒可以嘗試製作“我的折紙步驟示意圖或圖示示意圖”,這樣有利於幼兒的主動學習,同時也讓幼兒獲得極大的成功感。當幼兒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時,教師要善於啟發和誘導,並給予及時的幫助。如案例中B、C幼兒,可再次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圖示的异同和特徵,逐漸完成作品。

再次,“交流提高”。

在折紙活動中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裡得到許多新資訊、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問題的不同管道能促進幼兒的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在折紙活動中出現茫然的幼兒,教師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和解决問題,可引導會折的幼兒去幫助他們;對有獨特創意的幼兒可引導互相交流學習對方的經驗,讓別人接納、贊許自己的經驗,孩子們也能充分從中體驗到成就感與滿足感。

本文標題: 折紙活動引發的思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8208702367
相关資料
選擇美術活動內容的新嘗試
傳統的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在培養技能,對孩子的感受及表現能力考慮得較少。這樣做會造成孩子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我園教師在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發展課題的研究中,對美術活動內容的
標籤: 美術 藝術
幼兒繪畫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研究
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尤顯重要。然而,現時許多教師並未意識到這點,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裡不妨與大家共同探討。
標籤: 幼兒心理 藝術 美術
2―3歲幼兒美術活動指導策略
2歲左右的幼兒喜歡用筆隨意的塗畫,劃出的線條清淡、雜亂、不成形,處於塗鴉期。隨著幼兒行動範圍的擴展,由手臂的反復運動出現了單一重複的橫線或分隔號,幼兒發現自己的動作與畫出的線條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而感到非常的喜悅。這一時期幼兒手工活動還處於把
標籤: 幼兒美術 橡皮泥
在繪畫中放飛想像的翅膀
繪畫是鍛煉、培養幼兒想像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又是幼兒最為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幼兒的想像力尤其在繪畫中更能够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幼兒教師,怎樣才能引導幼兒的想像力在繪畫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呢?
標籤: 想像力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