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美術活動中想像力的培養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所以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其想像力,發展其想像潜能,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才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事實上,只要有人想到的東西終有人做到,這已經是科學發展的基本常識,今天的異想天開或許就是明天的發明創造,可見想像對人類是多麼重要。幼兒比成人感想,他們是很有創造天賦的,在他們的頭腦裏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沒有太多的定勢,他們的想像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大膽離奇的,想到星際去旅行,想到海底去探寶……“兒童畫”則是幼兒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它是幼兒表現內心世界的一種載體,即繪畫是發展幼兒想像的一種有效手段。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所以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其想像力,發展其想像潜能,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通過提問萌發幼兒想像的意識

在美術活動中,為了使幼兒達到表現思維創造結果的需要,老師要傳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識。可以教給幼兒觀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狀的技法、合理安排構圖的技法……但老師不能為傳授技法而教技法,在傳授技法的同時要鼓勵幼兒舉一反三。對於一個主題,可以鼓勵幼兒從多角度去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造工具,來發展幼兒的思維創造。在繪畫活動中,我嘗試提出疑問讓幼兒改變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例如:中班《太陽》繪畫活動中,我向小朋友提問:“你看見陽光有些什麼顏色?”小朋友一下子活躍起來,“紅、柳丁、黃、綠、青、藍、紫都是太陽的光芒。”“夏天你想要一個什麼樣太陽?”“冬天你想一個什麼樣太陽?”隨即老師還可以提出疑問:“太陽一直是圓圓的臉嗎?”孩子們就會對太陽的外型進行裝潢:圓臉、長臉、三角臉、梯形臉、花型臉、長頭髮、短頭髮、卷頭髮------通過老師的提問,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並畫出了誇張、與眾不同的物象。所以在繪畫活動中老師應多提問、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誇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像意識。例如:在引導幼兒觀察基礎上,幼兒畫出一隻正面的小兔子,老師就可以鼓勵啟發幼兒背面的小兔子怎麼畫?胖兔子怎麼畫?瘦兔子怎麼畫?高兔子呢?矮兔子呢?小兔子的一家怎麼畫?小兔子幼儿園怎麼畫?或者老師講一個關於小兔子的故事看看幼兒怎麼表現它?等等。不把幼兒的思維只限制在一個事物上。幼兒的想像潜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會給我們新的啟迪。

二、通過觀察開啟幼兒想像的源泉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有一句名言:“自然總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態、斑駁陸離、紛繁變換、美不勝收。大自然是幼兒繪畫活動的最好課堂,欣賞大自然的景物為幼兒開啟了想像的大門,發現了美、創造了美。因而我常常帶孩子走出活動室,看看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等等,這樣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啟動,想像也就隨之迸發。例:《各種各樣的樹葉》就可以請孩子們到戶外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並請幼兒記錄其外形,小朋友的記錄紙上的樹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黃中帶綠,有的黃中帶紅,有的狹長、有的心形……正在我感歎時,只見幾個小朋友把掉在地上的樹葉撿了起來,沒有撿到的小朋友在想方設法去找樹葉,就象撿一個什麼寶貝一樣,有的小朋友與同伴相互比較著,有的小朋友當扇子扇,有的小朋友甚至把它放入了平臺上的一潭積水中,當小船或刮著玩。是的,幼兒對美的東西常常以動作、表情、語言和活動等管道表現出來。由於小朋友對小樹葉有了實實在在的感覺,小朋友繪畫的效果豐富又多彩。動物園裏機靈的猴子、威猛的獅子老虎、美麗的孔雀------也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孩子們對它們形象的表現更為主動。想像的源泉是客觀現實,想像的內容是客觀現實的反映,美術活動中通過觀察物象、再現物象、添畫、裝潢、想像、塗色,使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三、通過設計劃題迸發幼兒想像的火花

畫題設計至關重要,在畫題設計時中結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思維特點,創造性地設計一些小朋友比較熟悉、喜愛的事物,並留有豐富想像餘地,能誘發幼兒想像因數的畫題進行教學,將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老師設計的想像畫畫題能引起小朋友强烈的心理反應,能引起幼兒豐富的聯想。或高興,如《過生日》《大家一起玩呼啦圈》;或悲傷,如《傷心的小螞蟻》,《哭泣的女子》;或恐懼,如《大怪物》《可怕的夢》。其二,老師設計的想像畫畫題貼近幼兒生活,能反映的是兒童心中的世界。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兒童畫這種“反映”是一種再創造,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想像的神奇世界。如美麗的(美麗的太陽、美麗的花、美麗的孔雀)。汽車(高層汽車、複合式各功能汽車、螞蟻國的汽車、動物型汽車……)例:畫題《美麗的花》,有的小朋友在畫後介紹道:“我畫的是一個美麗的花家庭,花媽媽把每朵小花都打扮的很漂亮,然後請花爸爸聽小花們唱歌,看小花們手拉手跳舞……”其三,兒童想像畫畫題既要有對“形”的聯想,又要能使幼兒產生豐富的“情節”聯想。如《巨人的手》、《古怪的帽子》、《樹葉臉譜》,如畫題《假如螞蟻比人大》,我這樣引導小朋友:“一天小明做了一個夢,夢見螞蟻像人那麼大,而自己卻變得像螞蟻那樣小,自己被螞蟻抓到後放在瓶子裏,螞蟻正想灌水,小明嚇得從夢中驚醒。小朋友,假如小明的夢變成現實,那麼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其四,老師設計的想像畫畫題能將現實與幻想相結合,小朋友最大的樂趣在於幻想,每個幼兒的心都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想像的神奇世界。這裡的“幻想”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幻想。幻想類畫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對事物的主觀想像,反映幼兒美好的童心及對現實世界的獨特感受。如畫題《外星球上的動物》老師這樣引導:“外星球上的動物該是怎樣的呢?它們與地球上的動物有什麼不同呢?它們一定長得很特別、很古怪、很有趣吧?”。像這類畫題有《夢見大恐龍》、《我登上了月球》、《未來的服裝》、《未來的太空城》……

四、通過評估展開幼兒想像的翅膀。

想是動詞,就是動腦筋,頭腦用力去想;象,就是圖像、形象或畫面。想像就是靈視,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像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像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决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囙此我不以像不像來評估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像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評估。老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像力。老師肯定孩子的想像部分,孩子就一定會更加誇張,想像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像力、創造潜能,囙此我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具體的做法就是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像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後,我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於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我在教學中留給幼兒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發展幼兒的自我個性,幼兒在美術創造上往往表現的最大膽和最有活力,他們常常會畫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影像。他們會把生氣的人臉可以塗成黑色,把人物五官的倒置來畫出人物的抬頭動作,把要拿東西的手誇張畫得比身子還長…….這就是幼兒自己思維創造的結果,我不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思維創造,不用對或錯來評估孩子的想法。囙此在教學中給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繪畫環境,鼓勵幼兒樂於動腦,畫出與其他人不同的內容,讓幼兒在畫面上大膽表現自我,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喜歡的、討厭的都表現出來。

我們理解、容納孩子心目中的想像世界,肯定鼓勵孩子們的異想天開。讓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飛翔,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未來。

資料標籤: 幼兒心理 想像力
本文標題: 淺談在美術活動中想像力的培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8205468132
相关資料
折紙活動引發的思考
*中班幼兒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但好奇心强,喜歡探索,可嘗試讓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折紙。*大班幼兒處於抽象思維萌芽階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漸漸引導幼兒從看步驟示意圖過渡到圖示示意圖。在折紙活動中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
標籤: 折紙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選擇美術活動內容的新嘗試
傳統的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在培養技能,對孩子的感受及表現能力考慮得較少。這樣做會造成孩子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我園教師在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發展課題的研究中,對美術活動內容的
標籤: 美術 藝術
幼兒繪畫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研究
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尤顯重要。然而,現時許多教師並未意識到這點,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裡不妨與大家共同探討。
標籤: 幼兒心理 藝術 美術
2―3歲幼兒美術活動指導策略
2歲左右的幼兒喜歡用筆隨意的塗畫,劃出的線條清淡、雜亂、不成形,處於塗鴉期。隨著幼兒行動範圍的擴展,由手臂的反復運動出現了單一重複的橫線或分隔號,幼兒發現自己的動作與畫出的線條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而感到非常的喜悅。這一時期幼兒手工活動還處於把
標籤: 幼兒美術 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