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教學中促使幼兒發展的關鍵點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繪畫教學中促使幼兒發展的關鍵點》,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反思這個案例,我們獲得以下啟示:首先,在繪畫教學中,我們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這樣的“出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架孩子的“學”,才能有效地促使孩子的個性化的發展。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繪畫教學中促使幼兒發展的關鍵點》,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背景:

《綱要》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管道”,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從而使幼兒體驗到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管道感受美、表現美和創作美的自由和快樂。為此,幼儿園組織老師對幼兒繪畫教學實踐進行了系列的反思和探討。大家在研討中都認為:我們要衝破傳統“依樣畫葫蘆”的寫實樊籬,就要大膽“放手”,要讓孩子由“學著畫”轉變為“畫著學”,讓孩子在自由表達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發展他們的良好個性,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然而,單純的“放手”是不是真能發揮孩子更多的主動性,啟動孩子更大的創造性呢?是不是“放手”了孩子就真能表現出自己富有個性的獨特的作品呢?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老師還是感到了許多困惑。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那天,我到中班徐老師處聽課,她正好在組織一個繪畫教學活動,主題意願畫:長頸鹿。徐老師是個工作才一年多的青年教師,但她好學習善思考,能經常通過閱讀有關書籍、寫教學反思、和同事交流等管道來提高自己,囙此在幾次的論壇和教研活動中都有不俗的表現。活動開始,徐老師就引導孩子回憶有關長頸鹿的經驗:你們看到過長頸鹿嗎?你看到的長頸鹿長得怎麼樣?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長長的脖子,有四條脚,身上有一點點斑點,有一條小尾巴,還有一些孩子講了長頸鹿的一些更為細微的特徵如小冀角、眼睛等。徐老師就再次引導:故事中長頸鹿做了哪些好事?(早上老師講過有關長頸鹿的故事)除了這些,長頸鹿還會幫小動物做哪些事呢?引發孩子根據長頸鹿特徵進行想像。不負期望,孩子們說的也真不賴:它會幫小兔子摘果子,幫小雞過河,幫胖小猪拎東西,幫掉地的小麻雀送上窩,給哭泣的小山羊當滑梯,給年老的刺猬奶奶蕩秋千等等,看得出孩子思維很活躍活動也很投入。於是老師提出要求:長頸鹿為大夥做了那麼多好事,大夥都很感激它,於是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給做好事的長頸鹿畫張像。接著徐老師就“放手”讓孩子自由表現,大膽發揮了。可這時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興趣似乎變了,一些孩子拿著筆好象無從下手,一些孩子乾脆四處觀望,老師走到一比特正在左右張望的小朋友身邊鼓勵他:露露,加油畫呀!可那孩子卻搖搖頭說:老師,我不知道畫什麼。看得出徐老師沒有預料會出現這種情景,所以顯得有些著急,她一再的給那些孩子鼓勁:試著畫畫看,畫錯了也沒關係;你們剛才是怎麼想的就可以怎麼畫呀;可還是有幾個孩子顯露出茫然的樣子,於是老師就一一走到他們身邊引導提示:你覺得長頸鹿會做哪些好事呀?對呀,那你就可以畫長頸鹿幫小雞過河呀,你可以畫長頸鹿幫小動物摘果子呀。在孩子作畫時,我走了一圈,發現很少有孩子表現剛才所表達的生動情節,也很少有獨特富有個性的作品,有近三十個孩子的畫上的長頸鹿都是昂著頭吃枝葉狀。而後,徐老師在讓孩子交流了“我的長頸鹿在幹什麼”後匆匆地結束了活動。

“為什麼孩子有那麼豐富的經驗而不能充分表達?為什麼我‘放手’給孩子創造的自由而孩子的作品是那樣的缺少個性?”徐老師覺得非常的沮喪。於是我們一起坐下來尋找問題的癥結。通過剖析活動過程、分析作品,我們意識到:在活動中孩子之所以失去表達興趣,之所以作品形象如此雷同,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對表現長頸鹿的不同姿態缺乏相應的繪畫技能,也就是在“想表現”與“實際的表現技能”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而此時迫切需要老師的及時幫助,但因為老師一味的“放手”,漠視了這個問題情境,在孩子突現“最近發展區”的尋常時刻,沒有做出及時有效的應答,即該“出手”時卻不“出手”的緣故,因而致使孩子無從下手、止步不前,從而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在本活動中,如果徐老師在孩子自主表達出現困境時,即認知發生衝突的關鍵時刻,能及時進行適宜的“出手”:對表現不同姿態的長頸鹿所需的相關經驗進行啟發和誘導:如引發幼兒思索:長頸鹿會怎樣幫助小雞過河呢?讓孩子做一做通過自身的動作進行體驗和感知,讓孩子講一講通過形象的語言進行回憶和再現,讓孩子看一看通過提供圖片引導觀察和概括,那麼孩子對動態的長頸鹿表像一定會更加清晰,經驗一定會更加豐富;如果老師能對孩子的表現技能進行引導探索:如提供孩子一隻會活動的長頸鹿玩偶,啟發孩子邊操作邊觀察長頸鹿幫助小兔子摘果子、幫小雞過河、給小山羊當滑梯時的動態變化規律,發現表現不同形態的方法,那麼孩子在表達時一定會更加流暢,作品一定會更賦個性和創意;如果在活動中,讓孩子互相欣賞彼此作品的同時,老師展示具有不同姿態長頸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那麼孩子一定會自我發現問題,他們的經驗也一定會有很大提升。為驗證這些分析是否正確,第二天我們在平行班又開展了這一活動。這一次,徐老師在明確幼兒的最佳問題後,給孩子提供了長頸鹿的活動拼圖,讓孩子邊自由拼圖邊大膽想像:你的長頸鹿在幹什麼?並通過玩玩說說扮扮等管道,讓孩子感知體驗探索,然後再讓孩子創作,此時孩子參與的熱情及作品形象的豐富與前一活動截然不同。

三.反思:

《綱要》在藝術領域的內容要求及指導要點中就明確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些基礎上,能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管道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反思這個案例,我們獲得以下啟示:首先,在繪畫教學中,我們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放手”是指給幼兒應有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環境和心理氛圍,尊重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管道,放手讓孩子想像和創造。但放手並不是放弃老師的指導,否則幼兒在自主表現中常常會出現茫然或處於困境,正如本案例中的孩子無法遊刃有餘地表達各種不同姿態的長頸鹿一樣,如果長此以往,幼兒的作品就會依賴於原型符號的自然呈現,那麼對孩子的發展就起著延誤的作用。其次,教師的“出手”要把握好時機。也就是在幼兒認知發生衝突的關鍵時刻,教師就要對孩子的表現管道和技能技巧給與適宜的指導。正如第二次活動時,當徐老師捕捉到孩子的發展需要時,及時“出手”,採用自由活動拼圖的方法,給孩子學習表現動態長頸鹿提供“支架”,適時適當地使教學處於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最後,我們認為:老師的“出手”並不是簡單告知給孩子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或者直接灌輸某種特定的技能,如給孩子示範怎樣畫低頭的長頸鹿,而忽視和抑制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自己動手、動腦探究的願望和發現學習的機會,使活動過程演變為幼兒單純練習技能的教學情境;而是盡可能的通過教師捕捉活動中的最佳問題情境、投入相關材料,設定系列問題、提醒幼兒回憶相關經驗、引導幼兒改造已有經驗、將幼兒已經勝任的具體問題概括化等管道,給兒童的學習“搭架”,讓兒童學會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創造性地解决問題,學習相應能力。這樣的“出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架孩子的“學”,才能有效地促使孩子的個性化的發展。第二次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放手”並不是放弃教師恰當的指導,“出手”也並非是給孩子一個直接的答案。我們要“放手”的是單純重視技能和追求結果,在必要時,找准介入點,把握好最佳時機,以最適宜的管道,果斷地“出手”吧!

本文標題: 繪畫教學中促使幼兒發展的關鍵點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7849589624
相关資料
巧用兒歌助握筆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巧用兒歌助握筆》,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水墨畫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它的用筆、用色變化多端,深受幼兒喜愛。但它的握筆姿勢較專業化,幼兒較難掌握,而且在繪畫過程中常常會不自覺地恢復握蠟筆、鉛筆等的姿
標籤: 毛筆
探索進行音樂繪畫的教學方法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探索進行音樂繪畫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音樂繪畫就是將音樂欣賞與繪畫相輔相成的聯系在一起進行教學,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與聯想借助於生花妙筆留下美妙的痕迹,充分發揮它們對幼兒創造想像力
標籤: 音樂 藝術 幼兒心理
試談幼兒美術活動中的評估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試談幼兒美術活動中的評價》,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美術活動《美麗的春天》中,我邀請孩子們和我一起尋找自己眼裡的春天,鼓勵每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發現大自然的美。但《綱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勵幼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美術 教師評估 早期教育
淺談家長的幼兒美術教育誤區及建議
老資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繪畫教育論文《淺談家長的幼兒美術教育誤區及建議》,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而不是望子成“家”成“星”的教育。
標籤: 美術 美術教育 藝術 幼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