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庭莫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

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式。由於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衝突。教育工作中,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導讀: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式。由於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衝突。

新《綱要》健康領域的目標要求將:“身心和諧”放在首要位置,這更加明確了健康的真正含義:“健康”除了生理正常無病痛外還包括心理健康。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物質生活水准不斷提高,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如社會危機和壓力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工作中,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遺傳、社會、家庭、學校及個體的偶然經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家庭環的影響則具有特殊的意義。家庭環境對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是以一種多因素、多側面的複雜管道來實現的,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和穩定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家庭結構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式。由於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衝突。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反社會行為,這主要是因為破裂的家庭結構給兒童帶來了過分緊張的生活氣氛和感情衝突,家庭缺乏溫暖和關懷,致使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於是在思想觀念、情感、行為、性格等方面出現動盪,易於向不良的方向發展。囙此,動員各種力量穩定家庭結構,對於保證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家庭氛圍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幼兒賴依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是幼兒啟蒙教育的第一站,個體社會化的第一步,對人一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兒童遭遇到最初的經驗,這將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愛等情感,或者是焦慮、憎恨等情感。我們認識到:家庭氛圍中有一些因素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

1、生活在一個氣氛緊張、父母關係不和諧的家庭裏,父親和母親都處於極大程度的情緒緊張狀態,他們常常是煩惱不安、性情暴躁、言語粗魯,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對於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賴父母的兒童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容易情緒緊張,為父母關係失調而慌亂、憎恨;為忠實父親還是母親而煩惱和疑惑。緊張的家庭人際關係破壞了應有的溫馨的家庭氣氛,使孩子長期處在負性情緒中,又缺少溫暖和關愛,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一個健康的家庭,父母雙方應該彼此相愛,熱愛孩子,關心孩子的興趣、能力和志趣,願意設法幫助孩子,使他瞭解父母。家庭成員之間能互相尊重愛護、以理相待,為人處世通情達理,使家庭氣氛安定和睦、融洽溫暖、民主平等、愉快歡樂。兒童對一種家庭氣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現在他對家庭成員(主要是父母)形象的適應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們時刻要意識到身旁有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瞅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範、少說教。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子女既是長輩,也是教師和朋友,切忌把“社會角色”帶進家門;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千萬不能按家長自己的主觀意志隨心所欲、揠苗助長;家庭內出現衝突和分歧時,切忌急躁、粗暴,盡可能地熱心腸、冷處理,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總之,豐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定。

三、家庭的教育態度與管道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應該為幼兒營造愛的氛圍,其覈心是對幼兒人格的尊重與友愛。愛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兒童健全人格的關鍵因素,然而,對孩子鍀尊重不等於放縱,關愛更不等於溺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權衡取決於父母的教育管道及對子女的教養態度。現在許多家長都熱衷於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的事,實際上這樣會使孩子失去實踐的機會。例:媽媽對華華說:“兒子,你是媽媽唯一的寶貝,是媽媽的一切,媽媽願意為你做最大的犧牲結果,華華4歲了,媽媽還是整天喂他吃飯,給他穿衣穿鞋。華華上幼儿園了,他卻這也不會做,那也不願學,而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漸漸地會使華華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他將面臨一個陌生的世界,而逃避應負的責任,使他缺乏責任心和自信心。家庭教育有以下幾種表現類型:專橫型家庭的家長要求孩子必須一切聽從家長,用權力和強制性的訓練使孩子聽命,他們得不到應有的愛和尊重,長期在父母的高壓政策下孩子易形成利己、缺乏安全感、對人不能寬容質,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較差,有些幼兒可能變的更加依賴無主,有些則可能變的更加反抗、暴烈。溺愛型家庭中父母不懂得愛的分寸,過度包容孩子的行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放縱,給日後的教育帶來困難,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極為有害。

放任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往往各自為政,互不干涉,放任自流,養成孩子冷酷、自由散漫、自以為是、缺乏紀律觀念等心理。在民主型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尊重孩子,家長與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對孩子不成熟的行為進行限制,並堅持正確的觀點,使平等尊重與適當限制相結合,有利於兒童獨立性、自信心與能動性的養成,具有直爽、親切、愛社交、能與人合作、講友誼、愛探索等特點。囙此,父母要愛孩子,理解孩子,並用合理、科學的教養管道和教養態度來對待孩子。民主權威型的教養態度是比較可取的教養態度,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個性差异出發,因材施教,這樣才有可能達到你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四、家庭成員的期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長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從心理學來講,期望是一種心理定勢,家長對子女的態度激勵著兒童不斷向前發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對受教育者有重大影響。囙此,父母對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長的期望越高,對孩子的激勵越大,就越能强化他們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利於兒童意志品質的鍛煉,形成遠大的抱負。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期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合兒童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一對孿生姐妹竟然用老鼠藥殺死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要求她們一定要考上重點中學,而她們的成績與重點高中的分數線相距甚遠,父母平時又經常責駡她們成績不好,卻忽視了女兒成績不好有多方面原因,沒有和孩子溝通,對孩子的教育缺乏關心,沒有耐心和細心,一昧責怪和數落女兒,以至於被父母“貶”得無地自容後滋生的自卑感深深地籠罩著她們,於是就想到把父母整死以爭取自由,悲劇就這樣發生了。可見,如果家長盲目攀比,過分拔高對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積極促進作用,反而會使孩子屢遭挫折,喪失信心,形成消極心理。不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科學合理的期望應該是長遠與階段目標相結合,還要聯系孩子的興趣愛好,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應該是孩子經過一定努力可以達到的,並在孩子遭遇挫折時不斷給予鼓勵,增强孩子的勇氣和自信,這樣逐漸提高要求,並且將父母的關心、愛護滲透其中,就會使孩子從父母長期的美好願望中吸取力量,不斷進取,從而促進和維護兒童心理健康。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質和優良的貭素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任何一比特家長都不應低估這種“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囙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為了家庭的幸福美滿,父母應努力追求合理、積極的教養態度,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我們“不怕做不好,只怕想不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但只要擁有這種精神,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人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本文標題: 淺談家庭莫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6017991139
相关資料
關注幼兒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僅僅是指軀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而情緒是反映心理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幼兒情緒行為如果能够真實地表現他的情緒狀態,幼兒的心理則比較輕鬆和健康;相反,幼兒的情緒行為反應不能真實地表現他的情緒狀態,幼兒的
標籤: 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 心理發展 幼儿園教師
一日活動中的養成教育之具體體現
幼兒養成教育的內容很廣:懂禮貌、講衛生、正確地洗手入廁、文明進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我認為幼兒的養成教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所以我們一定要更加重視幼兒階段的養成教育。
標籤:
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
做為成年人,我們已經懂得了這首歌的內涵。反之,若施以正確的教育,則會使孩子從“自我”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心胸開朗,關心他人,懂得感恩的人,那麼怎樣恰當地實施教育呢?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淺談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幼兒的精神與發展的內在基礎。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麼幼兒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後的發展就有可能出現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現時,在幼兒中存在著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良好的環境少不了幼儿園
標籤: 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 心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