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

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導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在未來社會裏,不僅僅需要與眾不同的智力水准、一技之長,更需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等幼兒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個遊戲、一個活動、一個故事就能解决的。

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附屬幼稚園:袁紅豔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眾所周知:身體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健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受到重視的程度與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幼兒階段年齡在三至六歲,是心理發展速度最快,最易穩固的階段,健康的心理能使孩子有積極的上進的生活態度,能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發揮出來。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呢?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嘗試: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活動環境,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在總則裏指出:“幼儿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首先,教師自身得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高爾基曾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兒,有寬容友愛的態度,有適當的感情表現,積極合理的語言動作等。我們教師每天都要說很多相同的話,都要做一些非常煩瑣的事,所以我們要學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只有自己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對待工作,才能對孩子投入自己的熱情。

其次,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

《綱要》中說:“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的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必要前提。愛是幼兒發展的“精神食糧”。作為幼兒教師要象愛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每個幼兒,工作中,我們應儘量尋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儘量讓每個孩子樹立起信心。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談,牽著手教育,使他們在師愛的搖籃中,獲得滿足,獲得自信,從而使其心理健康發展,同時在教師一言一行所流露的關愛中,培養幼兒關心集體、關心父母、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

最後,滿足每個幼兒的心理需要

平時,我們要細緻地觀察瞭解每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行為,滿足幼兒正常合理的需要。在活動過程中發掘各人的長處,讓孩子在得到同伴、老師的贊許和尊重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集體中的位置,當幼兒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後會產生積極情緒,激發其主動積極地學習。幼兒是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發展的,要滿足幼兒對玩具、遊戲活動的需要。為了减少不必要的組織等待、限制,我們改進了活動管道,以開放式的活動角形式,使幼兒能隨時自主地進入活動角,自由、愉快、充分地活動,滿足各人不同的興趣需要。同時,在活動中體驗同伴友好相處的樂趣,逐步使幼兒理解集體生活應有的行為、規則和習慣。

二、開展豐富多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幼兒擁有健康的心理

1、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一切教育都在遊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就能發揮發揮增效作用。陳鶴琴說:“從心理方面說,小孩子是好動的,好模仿的,遊戲可以給小孩子快樂、經驗、常識、思想和健康。”在幼儿園一日活動中,遊戲和活動是幼兒學習交往技能的最好機會,遊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遊戲中,幼兒通過對遊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通過遊戲,讓幼兒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强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遊戲除了本身的教育作用外,還能發揮增效作用,也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在遊戲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滿足幼兒的需要,使幼兒感到自我價值的鼓勵性語言並注意運用眼神、笑容、身體等肢體語言肯定幼兒的積極行為。如在角色區“娃娃家”活動時,教師可以有意地進行强、弱搭配。這樣,在活動時以强帶弱,相互配合,促進幼兒交往,也可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願參加其中某一組的活動,在活動中自由地交往。這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帶動部分不善表達、不善交往的幼兒參加到集體活動中去。活動內容由孩子自己選擇,讓孩子們完全處於平等、和諧的氣氛之中,有利於幼兒表現出積極的求知欲望,他們能以良好的情緒與周圍人交往,在兒童世界中學會處理和解决一些問題,克服膽怯、害羞的心理,學會自主、謙讓和合作。

2、教學活動中灌輸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如:幼兒的音樂、美術和舞蹈等等活動,能够激發幼兒的熱情與興趣,增强注意力,引發驅動力;能使孩子們充分表現思想感情,釋放精神能量,滿足審美需要;能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昇華和淨化,從而自覺地去追求真善美、排斥假惡醜,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借助成功的藝術活動,可以收到顯著成效。例如:語言活動“怕羞的小黃鶯”。小黃鶯膽小害羞,在別人面前不敢大聲唱歌,現實中許多孩子也存在著同樣的心理問題。我們利用這個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設計系列活動,讓故事中的小黃鶯由膽小害羞變得活潑大方的事例,感染幼兒,並通過表演活動及有針對性的談話活動,幫助幼兒克服膽怯害羞心理,形成大大方方,勇於表達的良好性格。還有,體育活動能够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更是促進合群行為發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統訓練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步提高,相互促進。囙此,通過語言、藝術、科學、健康、社會等遊戲活動的開展及一日生活常規管理,有意識的將心理健康內容滲透其中,挖掘各個活動的心理培養目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3、日常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我們開設了設立生活角、益智角等區域,開展編織、系鞋帶、下棋等活動,使幼兒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還創設困難情境,鍛煉心理承受能力。我們設計並開展了,比如“學習交往”系列、“戰勝挫折”系列等一系列有針對性教育項目。我們就是要讓幼兒在困難情境中感受心理壓力,在克服困難中體驗戰勝挫折的過程,在解决問題後總結分析經驗教訓,從而有效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孩子的成長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孩子個性心理品質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囙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1)培養獨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萬不得已時,也應只是協助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2)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使他們學會交往、合作,懂得尊重、理解和寬容別人。

(3)提高挫折承受力,培養積極的情緒

在現實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喪,另一方面又能給人一生受益。囙此我們一方面要避免幼兒經受重大挫折,防止嚴重的心理創傷;另一方面要有意識的培養、鍛煉幼兒的挫折承受力。教師可有意識的把幼兒置身於現實生活中,讓他們通過親身的感受,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從而提高應付挫折的能力。成人應有意識的設定各種能引起幼兒積極情緒體驗與表現的情景,使幼兒不斷地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這對幼兒心理强度的提高,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4)體驗成功

最初的成功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四、重視個別輔導

《綱要》提出:“幼儿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异,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每位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存在差异。作為個性心理特徵和性格,在每個幼兒身上的表徵都不一樣:調皮好動的、喜歡打架惹事的、活潑開朗的、膽小怕事的、能說會道的、沉默寡言的、喜歡上幼儿園的、上幼儿園討价還价的等等。對任何一種表徵的幼兒,我們都不能忽視。而是應該根據每位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幼兒的心理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幼兒解决面臨的問題和困擾,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地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活潑地發展。記得我班有比特幼兒叫凡凡,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膽子特別小。每次小朋友們蕩秋千時,她總是躲得遠遠的,眼裡充滿了羡慕。有一次小朋友玩大型運動器械時,我拉著她的小手靠近秋千,,我拍拍她說:“你也去和他們一起去玩好嗎?”凡凡嚇得躲在我身後。我蹲下來鼓勵她說:“這樣吧,我抱你上去,,在旁邊保護你?”凡凡勉强同意了。我慢慢地搖著秋千,起先緊緊抓著我的小手漸漸放鬆了,眼睛有了笑容。我問凡凡:“好玩嗎?”她說:“好玩!”“那你還害怕嗎?”她說“不害怕了。”我豎起大拇指:“你真勇敢!這回你可以蕩高一點了。”凡凡終於能自己蕩秋千了。其實,孩子的膽量生來都不一樣,只要我們教師把這看成是孩子性格的特點,而不要簡單的看成缺點並施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們肯定能在原有水准上得到發展。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准、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努力使每一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囙此,對於一些有心理缺陷、心理障礙,行為怪異的問題幼兒,我們更要進行跟踪研究,製定系列方案,採取積極的方法,進行矯正性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個性傾向,恢復其健康的心理。賞識教育家周弘老師說得好: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樹有樹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萬物各成其美,人作為萬物之靈,更是如此。生命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優劣是後人對生命的塗鴉。例如:浩浩是個語言、動作都較遲緩的孩子,對別人的話從來都是“聽而不聞”,不看不睬不反映,對老師及小朋友的問話不予理會,雙眼無神地對著一個地方發呆,沉默寡言,什麼事也提不起精神。不能與別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我們瞭解到由於浩浩從小由保姆帶,保姆內向不愛說話,加上外地口音,囙此浩浩說的話同伴和老師都聽不懂。我們根據他的心理發展水准,降低活動要求,不斷地鼓勵他學說普通話,還利用集體活動的機會,幫助引導浩浩建立友好的同伴關係。並與家長密切配合,請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要把握好愛的尺度,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或不切合實際的要求,減輕浩浩的心理壓力。浩浩在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感受到了在集體中的快樂,慢慢地接受大家,逐漸融入到集體中。

五、社區、家庭與幼儿園相互融合,是幼兒心理健康的有力保證

家庭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綱要》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儿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我們應該積極文宣幼兒心理保健的知識,取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囙此,我們利用家長園地、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開設家長學校:舉辦有關幼兒和家長心理的講座,加强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開展親子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互動;請家長共同參與教育活動;開展諮詢,切磋經驗,研討方法,提高家教水准和家與園的合作質量。還應該主動與社區溝通,優化社區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範的環境中,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這樣,就使教育一致性原則得到了真正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邁上了穩步發展的道路。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在未來社會裏,不僅僅需要與眾不同的智力水准、一技之長,更需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等幼兒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個遊戲、一個活動、一個故事就能解决的。要把幼兒心理健康工作做得更好,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地把工作滲透到幼儿園的各項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持之以恒,把我們的孩子逐步培養成全面健康發展的新世紀的主人。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改變態度就改變了命運,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讓我們走進童心,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大的快樂和進步吧!

本文標題: 談談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6014656193
相关資料
淺談家庭莫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
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式。由於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衝突。教育工作中,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標籤: 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 心理發展
關注幼兒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僅僅是指軀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而情緒是反映心理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幼兒情緒行為如果能够真實地表現他的情緒狀態,幼兒的心理則比較輕鬆和健康;相反,幼兒的情緒行為反應不能真實地表現他的情緒狀態,幼兒的
標籤: 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 心理發展 幼儿園教師
一日活動中的養成教育之具體體現
幼兒養成教育的內容很廣:懂禮貌、講衛生、正確地洗手入廁、文明進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我認為幼兒的養成教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所以我們一定要更加重視幼兒階段的養成教育。
標籤:
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
做為成年人,我們已經懂得了這首歌的內涵。反之,若施以正確的教育,則會使孩子從“自我”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心胸開朗,關心他人,懂得感恩的人,那麼怎樣恰當地實施教育呢?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