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支持和引發

所謂幼兒“生成”是指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活動。二是還不能做到預設活動與生成活動的平衡。

——回應幼兒生成的策略

何萍

所謂幼兒“生成”是指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活動。幼兒生成活動來源於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來源於幼兒實際餓生活情景與直接經驗,也來源於幼兒與特定環境的互動與作用。《綱要》指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日常生活中表現的、感興趣的事物和突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提供生成活動的機會,以支持探索的興趣,支持幼兒生成活動的開展。雖然大家在理論上對生成活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如何回應幼兒的生成卻存在頗多的困惑:一是對生成的敏感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成的契機。二是還不能做到預設活動與生成活動的平衡。三是對生成活動缺乏價值判斷。

教師如何回應幼兒生成活動呢?我認為應做到關注、支持和引發。

一.關注幼兒生成

“關注”是實施幼兒生成活動回應策略關鍵所在。關注幼兒生成活動,就能瞭解幼兒生成活動發生與發展這一變化動態需要的,也能從幼兒生成行為變化中獲得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水准與生成發展之間的落差的教育資訊,同時能根據生成需要及發展需要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可持續發展環境。

在生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順應幼兒意願與活動興趣,不把成人的意願、教育意圖强加於幼兒身上,對幼兒生成活動要關注在先,能讓孩子想的,讓孩子想,能讓孩子做的,讓孩子做,然後順其自然,促其水到渠成。提倡教師注重觀察,關注幼兒生成活動的行程,並根據幼兒生成活動的需要,輔以創設環境,以滿足幼兒不斷探索的興趣與生成發展的需要。

在“有用的植物”主題活動開始後不久,“蔬菜”的二級主題產生了。孩子們帶來了許多蔬菜,呈現在自然角內。各種各樣的蔬菜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只要一有空隙就會聚集在自然角,看看,摸摸,聞聞,老師自然而然關注起主題中孩子們的行為和表現。

點心後許多孩子拿著記錄本來到了自然角進行觀察記錄,這時天真的龐凱突然象發現新大陸似的叫起來“哎呀,青菜寶寶快死了”聽到他的大呼小叫孩子們都圍了過去,“怎麼拉?”“發生什麼事拉?”“這棵青菜寶寶快幹死了。”龐凱哭喪著臉說道,經他這麼一說,孩子們有著同感唧唧喳喳地說著“它要渴死了”“它想喝水”,我一看,原來是一棵隨手放在自然角的帶根青菜,失去水分了變得乾癟了,耷拉著,看到孩子們這麼關注。於是我說“哎呀,那可怎麼辦?”“給它喝點水吧”不知是誰叫了起來,“那試試吧”聽到我的話,張心宇連忙從娃娃家拿來了餐具舀了一碗水澆在青菜上,同時嘴裡說道“快喝吧”。

;放學前,龐凱過來沮喪地說“老師,青菜喝了水也很幹的,它會死的,”“是嗎?我們一起去看看。”於是我召集了孩子一起來到自然角“青菜喝了水也很幹”“青菜快死了”“青菜肯定很難過的”……。看到孩子們難過的樣子,於是我說“我有辦法讓青菜活過來”“真的?”我看到他們的眼中似乎煽動著希望,“看我變魔術”於是我拿來了一隻空瓶子放了半瓶水,然後把青菜的根浸在了水中,“這樣行不行呀?”“青菜能活過來嗎?”看著孩子們疑惑的表情我神秘地笑而不答,“明天看吧”。

第二天早上我剛踏進教室門孩子們就大嚷著“老師,青菜活過來了”“老師,青菜沒死”我快步走到自然角,果然,原先乾癟的,耷拉著腦袋的青菜只一夜工夫就挺起了胸,水靈靈的呈現在面前“青菜怎麼活過來啦?”“何老師喂了水呀!”“那張心宇也給它喂了水呀,它為什麼不活呀?”“老師把根放在水裏,張心宇沒放呀。”“因為,因為青菜的根喜歡喝水”“青菜的嘴巴長在根上”“青菜喜歡讓根喝水”……於是我說“為什麼青菜的根喜歡喝水,青菜的根除了喝水還有什麼用?你們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資料,我也去找找資料。”由此引發了孩子對植物根的探索活動。

第二天孩子們帶來了許多的答案,為了讓孩子加深了解根的作用,我把一棵帶根的芹菜的根浸在紅色顏料的水中,過些日子孩子們會更瞭解植物根的吸收作用的。

在活動中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了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瞭解幼兒的需要,關注孩子的需求,為了讓幼兒順利地探索下去,借助資料引發下一輪的探索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抓住問題的關鍵,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運用多種有效的途徑幫助孩子瞭解,以便讓他們理解得更透徹,從而引導幼兒的探索方向,提高探索活動的質量,引領幼兒的探索不斷深入,使幼兒的經驗不斷豐富。教師在活動中,要關注這個生成活動,更要看懂幼兒行為,會分析幼兒行為,正確瞭解、判斷幼兒行為背後的經驗支撐點。

二.支持幼兒的生成

由於幼兒生成活動是幼兒按意願行事,帶有極大的興趣性和隨意性,因而在活動過程中生成的東西具有不確定、不穩定性,往往會使具有價值的生成內容流失。所以對幼兒生成活動給予支持尤為重要。一天下午,帶孩子們去戶外活動,正要組織遊戲,忽然看見有幾個孩子蹲在地上撿樟樹葉。看見他們興致盎然的樣子,我便改變原來的計畫,讓他們撿起了樹葉。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金高况說:“老師,春天大樹小樹會長出樹葉,秋天樹葉會掉下來,現在到底是春天還是秋天呀?”“你說呢?”“我們找春天的時候,沈老師說,大樹穿上新衣服,春天來了。那麼現在肯定是春天羅。”“現在樹上這麼多葉子掉下來,是秋天,只有秋天才會掉樹葉。”倪嘉成發表了他的看法。問題的焦點產生了,我請孩子們分成“兩派”——“春天派”和“秋天派”,孩子們席地而坐,於是有關春天與秋天的爭論開始了……估計是因為這段時間有關春天的話題談得比較多的原因吧,面紅耳赤的爭論下,孩子們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現在是春天,但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什麼樟樹會在春天掉樹葉,別的樹木卻不掉樹葉呢?

我請孩子們觀察一下樟樹和旁邊的樹有什麼不一樣的秘密。收穫真的很多:“樟樹上有紅葉、黃葉、還有綠葉,綠葉還有深綠和淺綠不同的呢!”“老師,你猜猜這個是不是小的樟樹葉?告訴你吧,這個不是樹葉,是旁邊的開白花的樹上掉下來的,裡面可以開出花來的。”“樟樹會開花嗎?為什麼春天不開花呢?什麼時候開花的呢?”“開白花的樹上葉子好綠好綠。”……我又問孩子們一個問題:“掉在地上的樟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呢?”“哦,有紅的、有黃的、有咖啡色的。”“嫩綠色的葉子為什麼沒掉下來呢?”“它們剛剛長出來呀!”聰明的王文怡這麼一說,金高况若有所思地說:“掉下來的是老的樹葉呀!”我又問:“老樹葉什麼時候長的呢?”“前面一個春天!”柴立良說。“老樹葉真勇敢,去年春天長出來,秋風吹來它不怕,雪花飛來它不怕,今年春天才掉下來,我真喜歡它。我們一起把老樹葉撿起來吧,把它送到企鹅寶寶的肚子裏睡覺吧。”“好!”撿樹葉行動開始啦……

教師是幼兒生成活動中的“發現者”,我們應該具有善於發現的心態與眼光,以贊許、認同的表達方式,及時捕捉、發現、扶持幼兒生成的新萌芽,擦亮幼兒生成的新火花。教師是幼兒生成活動的:“設問者”,根據幼兒現有經驗或與環境的互動情况,,對幼兒的生成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幼兒進行探究思考和選擇,以此推動幼兒進一步探索生成的興趣。教師還應該是幼兒生成活動的“參與者”,在過程中,教師介入幼兒的活動,可成為幼兒的活動夥伴,與孩子平等交流和對話,提供生成的建議經驗,讓幼兒自由參攷,通過互動,潜移默化影響幼兒。教師還是幼兒生成活動的“幫助者”,為幼兒提供環境、安全等幫助。

三.引發幼兒生成

教師在幼兒生成活動中,把握幼兒關注的熱點、經驗,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對有教育意義和發展價值的事件進行捕捉後,利用個別、小組、集體活動等形式,組織開展師生互動與經驗共亯的課程。

這幾天孩子們一直熱衷於手機的話題,並開始收集手機的有關資料,為了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任務,我結合參觀手機店的情况,建議他們分組收集資料。第四組的任務是收集手機的品牌。

隨著孩子們熱情的高漲,手機品牌標誌也收集得越來越多,於是在小組活動中,請孩子們把收集到的手機品牌標誌整理一下,他們便開始剪剪貼貼起來。張洪雷在剪他帶來的手機盒子上的摩托羅拉標誌,一邊剪一邊對旁邊的黃家予說:我爸爸的手機是摩托羅拉的,是美國的,摩托羅拉的手機是最好的。一旁的張心宇說:我讓媽媽下載的手機圖片是諾基亞的,是日本的,這兩個手機很高級的。正在埋頭剪標誌的衛曠怡猛抬頭說:日本人很壞的,幹嗎要買他們的手機呢?中國人要用自己的手機,何老師對嗎?這時旁邊的小朋友立即唧唧喳喳起來,意見馬上分成兩派。我發現就在孩子們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無意間一個有意義的問題產生了,這個問題就是“中國的品牌好還是外國的品牌好”。於是我對孩子們說:衛曠怡和張心宇的話誰有道理,我們大家都回去問問爸爸媽媽,再去看看你們家裡各種手機或者家用電器的品牌,你支持誰,要有自己的理由,明天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的理由更好一些。

第二天討論過程中的對話實錄:

堯:我說是外國的品牌好,因為我媽媽家的電視機是日本的,放出來的顏色很好看的,可是我奶奶家的電視機是中國的,老是壞掉,一會兒修一會兒修,我爸爸說扔掉算了。

衛:我說中國的好,我家的電冰箱是雙鹿的,可以放很多東西的,可是沒有壞掉。

宇:那我家的電冰箱是西門子的,是德國的,我爸爸說西門子冰柜是最好的,上面還有溫度顯示,你們有嗎?

予:我媽媽帶我到大賣場看過了,中國的電冰箱有很多很多的,而且很便宜的。

宇:東西麼總歸是貴一點的好,我媽媽說便宜的東西不好的。

柴:如果買貴的東西一會兒就把錢用完了,就不能買別的東西了。

予:為什麼外國的東西貴,你們知道嗎?因為外國的東西到中國來要出關稅的。(孩子們一頭霧水,目瞪口呆地看著黃家予,我說:什麼是關稅?黃家予認真地說:關稅就是外國的東西賣到中國,就要到海關交錢,中國的東西賣到外國去,也要到外國的海關交錢,有的東西在外國買很便宜的,但是在中國買就要貴很多了,因為交了關稅。黃家予媽媽在海關工作,這回算是讓黃家予這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堯:我爸爸說日本的東西質量最好了,而且做得好看。

衛:又說日本好,日本人殺了很多很多中國人知道嗎?我們不要買日本人的東西,讓他們賺不到錢。(我說:那現在日本人還殺人嗎?衛曠怡搖搖頭。)

孩子們不再有聲音了,我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我家裡買的很多家用電器也是外國品牌的,因為以前我們中國造的家用電器很少,而且質量也不怎麼好,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中國的叔叔阿姨把人家好的東西學過來了,有的方面還超過外國的。雖然以前日本人殺中國人很壞,但現在他們不做壞事了,他們還發明了很多好東西,有的我們自己沒造出來,只好向他們買,所以我們小朋友現在要好好學本領,以後發明很多先進的東西給我們中國人用,這樣就可以不買外國人的東西了,對嗎?

究竟中國品牌好還是外國品牌好,孩子們終究沒有得到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但是他們所討論的是他們自己生成的並且感興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參攷了成人的意見,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同時也接受了來自同伴的資訊。引發的過程應是師生積極互動、交流、共同探索的過程。引發應強調建立在幼兒自主活動的基礎上,不斷積累新經驗和擴展新經驗。

總之,回應幼兒生成活動是一個動態的活動過程。幼兒生成活動是無處不在的,而教師對幼兒生成活動內容的回應是有限的,是有選擇性的,所以教師要把幼兒無意的生成行為轉為有發展意義的生成活動,關鍵取決於教師對教育價值判斷及活動環境的創設能力。為此,我們首先要把握運用好新教材,其次在開展幼兒生成活動的實踐中,教師要注重與幼兒互動,關注幼兒生活、學習、運動、遊戲中的相關基本經驗形成。最後,在實施生成活動回應中,要不斷增強反省能力,對指導行為不斷進行反思和調整,推動幼兒不斷發展。

資料標籤: 青菜
本文標題: 關注、支持和引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5288696571
相关資料
集中幼兒注意力的幾種方法
並且讓幼兒按所答要求去做。這種方法也能迅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如果突然降低聲音,反而會引起幼兒的注意。
標籤:
抓住教育契機進行語言迴響
戶外體育活動時,我和孩子們在大型器械上玩遊戲。孩子學習語言的通路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從電視、圖書、參加的社會活動等通路中獲得了規範的語言,教師應隨時抓住教育契機,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機會,例如讓孩子在做中說、做後說,為他們組織多種活動,讓他們在遊
標籤:
敢說先於正確
我發現她在講的過程中經常用“然後”這個詞來連接故事,於是我打斷了她的講述,並對她說:“週末,如果你在講的過程中不經常用‘然後’這個詞,或者交替用‘接著’、‘後來’等詞,那就更好了。”看到她這種情形,我立刻說“那還是象剛才開始那樣講吧,不要管
標籤: 幼兒心理
多給孩子鼓掌與喝彩
孩子的心,是顆年輕的心,敏感而脆弱,多麼需要鼓勵、喝彩與掌聲。孩子最渴望的是得到父母親人的重視、關心。鼓掌與喝彩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催化劑。囙此,現代家長應正確對待孩子的創新求异,多給孩子創造“犯錯”的條件和機會。
標籤: 蘋果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