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與同伴分享的幼兒的個案研究

我班健健小朋友今年7歲,頭腦靈活,語言表達能力强。但健健在家經常只與他媽媽相處,在幼儿園不能與同伴很好地分享。以上幾個現象中可以看出健健不怎麼會與人分享,他不願與同伴分享積木、玩具、吃的東西。囙此,幾乎禁止健健與他們接觸。通過一學期的家園配合工作,健健在分享行為上有明顯的進步。

一、研究前個案分析

我班健健小朋友今年7歲,頭腦靈活,語言表達能力强。但健健在家經常只與他媽媽相處,在幼儿園不能與同伴很好地分享。

二、個案觀察記錄

現象一:一次晨間接待中健健拿了好多積木在身邊,而其中飛飛一點積木都沒有。飛飛跟健健要,健健不肯,說那些積木都是他的,並用手把他遮了起來。飛飛急著說:“我只有一點點積木呀!”而健健堅決地說:“不行,這是我先拿到的,我要用的,不能給你!”飛飛拿不到積木很生氣,囙此跑來告訴我健健不讓他搭積木。

現象二:一次體鍛活動中,小朋友輪到玩風火輪。因為數量有限,要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拿到後都很有興致地在玩。而健健和彬彬一起拿到了一個。然而只有健健一個人在玩,他拿著風火輪從原地滾到遠處,又從遠處滾過來,有時還轉一個圈,玩了好久還沒停下來。在一旁的彬彬等得可著急了,不耐煩地對健健說:“健健,老師說大家一起玩,怎麼老是你玩的,你再不讓我玩,我去告訴老師!”健健一邊玩一邊說:“我還沒玩好,讓我再玩一會吧!”彬彬說:“你已經玩了好長時間了,可以輪到我玩了!”但是健健還是拿著不放,彬彬生氣地去告訴了老師。

現象三:一次外出活動中,小朋友都各自帶了些吃的東西。在坐下來休息地時候,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東西來吃,有的小朋友還相互給著吃。此時健健和儀儀坐在了一起,健健拿出了一個漂亮的瓶子,裡面裝了一些可愛地糖。健健邊拿邊對儀儀說:“這是我爸爸從外地帶過來的!”說完還很得意的樣子,並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儀儀在一旁看了也心動起來,也想要。可是健健看了看糖瓶皺著眉說:“今天的糖不多,就不給你吃了,媽媽要說我的。”其實健健瓶裏有好多糖。儀儀說:“你有這麼多糖,就吃一粒嘛,不然我不和你好了。”健健再次看了看糖瓶,說:“還是下次吧,好不好?”說完把糖收了起來。儀儀有些不高興了,說了聲:“我不和你好了!”說完拿起自己的東西走開了。

三、原因分析

以上幾個現象中可以看出健健不怎麼會與人分享,他不願與同伴分享積木、玩具、吃的東西。由於健健爸爸開大貨車經常不在家,爺爺奶奶也不和他們住在一起。只有媽媽留在家中負責照顧健健。健健媽媽對於他的教育雖然很重視,讓他寫寫字看看書,但或是她獨自一人帶孩子,有些對他有些錯誤的關心。她發覺她家周圍的小朋友不是特別好。囙此,幾乎禁止健健與他們接觸。雖然媽媽也會從家務活中抽出空來陪陪他,但是僅限於媽媽和孩子的交流是不够的,他的交往範圍比較狹小,對象單一。囙此,健健缺乏了一種實踐交流合作活動,不利於分享行為的培養。在家中他已習慣於一個人搭積木,自己想拿多少就拿多少,不會去考慮其他,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一起玩,輪流玩。在家中有什麼吃的東西也只有一個人吃,也不會與人分享。在學校中老師對於他的這種行為也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沒能及時的對他進行引導教育。

四、方法

(一)幼儿園教育措施

1、利用“身邊的榜樣”“故事”“歌曲”引起健健分享行為的興趣

健健喜歡老師表揚他,囙此我抓住了這個特點對其進行引導教育。只要他一有願意分享的行為出現,我就加以肯定表揚。還利用“故事”、“歌曲”中的內容引導幼兒瞭解我們應學會分享,從中讓健健瞭解分享的重要性。

2、發揮健健本身的優勢去體驗分享的過程

健健喜歡並擅長講故事,講笑話,還會讓人猜謎語。利用他的優點鼓勵他與同伴交流,從中讓同伴進一步瞭解他,並願意與他交流。我還特意安排很會與人分享,社會性發展好的小朋友和他多接觸,搭積木,玩遊戲等,讓他進一步感受別人的分享行為,從而激發他與人分享的願望,逐步為他的分享行為作鋪墊。

3、及時的鼓勵幫助健健進一步鞏固分享行為

對一天來的表現,進行個別交談,對進步大的時候,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給予及時的鼓勵,及時抓住閃光點給予肯定,還可請小朋友加以評估。表揚的管道除了口頭鼓勵,還有增强物、化幣制、後援强化物等。從中還要和家長也要經常保持聯系,交流意見,主要表揚他在周圍的良好行為,同時告訴家長注意在家培養健健的分享行為。從而進一步鞏固健健的分享行為。

(二)、家庭教育措施

1、創設良好的氛圍讓健健感受分享行為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準備一些關於分享行為的書、磁帶等,讓幼兒多接觸,瞭解,並感受分享行為。而且家長之間也要注意自己的分享行為,從而讓幼兒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

2、創設一定的條件讓健健參與分享行為的實踐

同伴是幼兒很好的交流合作夥伴,每天適時請同伴到家或到同伴家去,並給予一定的資料,讓他們有條件去實踐。還要和同伴的家長溝通,在其活動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使其更好地去實踐。

3、採取一定的措施讓健健保持分享行為

在家當孩子一有分享行為就給予及時地鼓勵,增强其分享行為的興趣及信心。並在家園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使家園教育行為一致,並相互交流經驗,從而使健健的分享行為進一步保持。

五、個案轉化效果

通過一學期的家園配合工作,健健在分享行為上有明顯的進步。他變得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積木,有時還會大方地讓其他小朋友先吃先玩。在家有吃什麼東西也會主動分給媽媽吃一點,有客人來也會主動拿東西給他們吃,有什麼好玩的也會跟小客人一起玩。相信只要家園繼續配合,針對情况適時進行教育,健健在分享行為上會有更大的進步!

本文標題: 不能與同伴分享的幼兒的個案研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34419661382
相关資料
論幼兒衝突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所謂衝突,一般指的是活動的參與者之間相互反對或一方封锁另一方企圖的比較自覺的行為,它是教育活動中的一種基本的互動形式。那麼,幼兒間的衝突是怎樣形成的,影響它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幼儿園 育兒 早期教育
警惕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在經歷過消極體驗後,再面臨同樣或類似情况時個體所產生的一種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長期如此,孩子就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這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通過對習得性無助行為產生原因的分析,我認為應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標籤: 習得性無助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也給孩子一個選擇的臺階
阿偉小朋友入園已近2個月,他能很快適應班集體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不錯。但是午餐挑食現象嚴重,如果不喜歡吃的東西一口也不吃。我和曹老師對他反復勸導,他強著頭看也不看我們。所以只有深入地瞭解孩子的內在需求,採取有效的對策與適時的引導,而非生硬的指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賞識身邊的孩子
21世紀世界將進入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兒童與教師的共同發展。使教師過多扮演著教導者、管理者、控制者的角色。使孩子們的需要成為教師關心、思考的焦點。其實薇薇是一個
標籤: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