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他有哪些事蹟?

紂王,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也是商朝末代帝王。帝辛在位30年,後世稱商紂王、紂王。紂任用費仲管理國家政事。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紂王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紂王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嚴申不准殺害降者,以瓦解商軍。誓師後,武王下令向商軍發起總攻擊。

紂王,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也是商朝末代帝王。帝辛在位30年,後世稱商紂王、紂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紂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强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

早年經歷

乙帝的長子叫微子啟。《呂氏春秋》稱微子、微仲與紂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時尚未成為後,所以是庶子,而其母在生辛時已是王后,根據當時的禮法,辛是嫡子,被立為繼承人。乙帝逝世後,辛繼位,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紂”,因為諡法上“紂”表示殘義損善。

紂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荒淫無道

他嗜好喝酒,放蕩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的。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裡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賦稅,把鹿臺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把钜橋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他多方蒐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紂如此荒淫無度,百姓們怨恨他,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於是他就加重刑罰,設定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麵點燃炭火,爬不動了就掉在炭火裏。紂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美麗的女兒,獻給了紂,她不喜淫蕩,紂大怒,殺了她,同時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海)刑,剁成肉醬。鄂侯極力强諫,爭辯激烈,結果鄂侯也遭到脯(fǔ,斧)刑,被製成肉乾。西伯昌聞見此事,暗暗歎息。崇侯虎得知,向紂去告發,紂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裏。西伯的僚臣閎(hóng,宏)夭等人,找來了美女奇物和好馬獻給紂,紂才釋放了西伯。西伯從獄裏出來之後,向紂獻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請求廢除炮格的酷刑。紂答允了他,並賜給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諸侯,這樣他就成了西部地區的諸侯之長,就是西伯。紂任用費仲管理國家政事。費仲善於阿諛,貪圖財利,殷國人囙此不來親近了。紂又任用惡來,惡來善於譭謗,喜進讒言,諸侯囙此越發疏遠了。

群臣勸諫

西伯回國,暗地裡修養德行,推行善政,諸侯很多背叛了紂而來歸服西伯。西伯的勢力更加强大,紂囙此漸漸喪失了權勢。王子比干勸說紂,紂不聽。商容是一個有才德的人,百姓們敬愛他,紂卻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饑國並把它滅掉了,紂的大臣祖伊聽說後既怨恨周國,又非常害怕,於是跑到紂那裡去報告說:“上天已經斷絕了我們殷國的壽運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預測,還是用大龜占卜,都沒有一點好徵兆。我想並非是先王不幫助我們後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絕於天,所以上天才拋弃我們,使我們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瞭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國的群眾沒有不希望殷國早早滅亡的,他們說:‘上天為什麼還不顯示你的威靈?滅紂的命令為什麼還不到來?’大王您如今想怎麼辦呢?”紂說:“我生下來做國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嗎?”祖伊回國後說:“紂已經無法規勸了!”西伯昌死後,周武王率軍東征,到達盟津時,諸侯背叛殷紂前來與武王會師的有八百國。諸侯們都說:“是討伐紂的時候了!”周武王說:“你們不瞭解天命。”於是又班師回國了。

紂更加淫亂,毫無止息。微子曾多次勸諫,紂都不聽,微子就和太師、少師商量,然後逃離了殷國。比干卻說:“給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爭諫。”就極力勸諫。紂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於是剖開比干的胸膛,挖出心來觀看。箕子見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裝瘋癲去給人家當了奴隸。紂知道後又把箕子囚禁起來。殷國的太師、少師拿著祭器、樂器,急急逃到周國。

攻伐東夷

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兩個主要的敵手:西部的周方國及東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裏被稱作人方)。

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紂王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紂王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

夷人儘管善弓,但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古書上說:“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紂王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

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牧野之戰

由於周方國在西部行征伐之權,國勢迅速强大,自周侯季曆至西伯姬昌僅僅兩代,周方國開闢的領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過文王曾與紂王在山西黎城惡一場,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薑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文王的統一大業將就此完結,而文王被俘、囚於羑裏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最終姬昌很可能被紂王處死,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被釋放回家。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戰爭。周武王在《尚書》中開列了紂王六條罪狀: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貴戚舊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聽信婦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武王姬發韜光養晦、勵精圖治,而紂王則變生肘腋、兩面受敵。擊敗周軍以後,紂王略作休整,便兵發東夷,無暇西顧,使周方國得以重整旗鼓。。

西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統率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浩浩蕩蕩東進伐商。同月下旬,周軍進抵孟津,在那裡與反商的庸、盧、彭、濮、蜀(均居今漢水流)、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陸南)等部落的部隊會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歸周的有利形勢,率本部及協同自己作戰的部落軍隊,於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今河南孟縣南)冒雨迅速東進。從汜地(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渡過黃河後,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輝縣西北)折而東行,直指朝歌。周師沿途沒有遇到商軍的抵抗,故開進順利,僅經過6天的行程,便於二月初四拂曉抵達牧野。周軍進攻的消息傳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驚恐。商紂王無奈之中只好倉促部署防禦。但此時商軍主力還遠在東南地區,無法立即調回。於是只好武裝大批奴隸,連同守衛國都的商軍共約17萬人(一說70萬,殊難相信),由自己率領,開赴牧野迎戰周師。

二月初五淩晨,周軍佈陣完畢,莊嚴誓師,史稱“牧誓”。武王在陣前聲討紂王聽信寵姬讒言,不祭祀祖宗,招誘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隸,暴虐地殘害百姓等諸多罪行,從而激發起從征將士的敵愾心與鬥志。接著,武王又鄭重宣佈了作戰中的行動要求和軍事紀律:每前進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齊,以保持隊形;每擊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齊,以穩住陣腳。嚴申不准殺害降者,以瓦解商軍。誓師後,武王下令向商軍發起總攻擊。他先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即讓呂尚率領一部分精銳突擊部隊向商軍挑戰,以牽制迷惑敵人,並打亂其陣腳。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心向武王,這時便紛紛起義,掉轉戈矛,幫助周帥作戰。“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乘勢以“大卒(主力)沖馳帝紂師”,猛烈衝殺敵軍。於是商軍十幾萬之眾頃刻土崩瓦解。紂王見大勢盡去,於當天晚上倉惶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周軍乘勝進擊,攻佔朝歌,滅亡商朝。爾後,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諸侯,肅清殷商殘餘勢力。從此,站立了數百年的商朝滅亡。

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卻幾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紂王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奇兵突襲,於牧野一戰功成,而這時商王的大軍遠在東南,無力援手,牧野之戰的商軍,並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戰也打得慘烈非常,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奴隸與囚徒們臨陣倒戈,周武王幾乎是兵不血刃地贏得了勝利。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對後世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複國無望

西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後,周武王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地(今河南商丘)以祀殷後,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遺民,武庚卻不甘心做周的臣子。周初,武王死後(西元前1043年),其子成王年幼(13歲),周公攝政(稱鹹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因封地在周,稱周公,後封魯國,但未到魯即封。他輔佐武王伐紂曾兩次東征,並為西周奴隸制國家製定了各種典章制度,制禮作樂,是我國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西元前1041年,武庚聯合了管、蔡二叔以及商的屬國奄、徐、楚等十幾個國家一同向西進軍,反周陣營聲勢浩大。如《尚書大傳》雲:“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王’,奄君、薄姑謂祿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見疑矣,此百世之時也,請舉事!’然後祿父及三監叛也。”(管叔鮮,文王三子;蔡叔度,文王五子;霍叔處,文王八子。事監視商朝遺民,故謂三監)周公旦在千鈞一髮之際,於西元前1040年舉兵東征,平定叛亂。西元前1039年,周公殺武庚,滅東方50國;管叔鮮被殺,將蔡叔放逐,霍叔被廢為庶人。把微子(紂王兄)封於殷地,以代殷後,爵為宋公,以後為宋國,都於商丘。武庚的後人便以他字中的祿為姓氏,稱為祿氏。武庚戰死,叛亂平定,殷人見複國無望,只好紛紛出逃。

一些王朝的滅亡,常常和某一個女人有關,上古的夏、商、週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時的妹喜,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事實上,歷史上記載這類不少,商紂王時的妲妃也算一個。

據司馬遷的說法是:紂王自焚而死,妲己為周武王所殺。

帝辛暮年熱中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確實是事實,說紂王“惟婦人之言是聽”,就是說在商朝女人可以從政,可以當將軍如婦好婦井,商朝還設有方國女官,女子在當時的地位是很高的,這是一條莫須有的罪狀。儘管商代人頗重迷信(敬仰神),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蔔來决定吉凶,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但從商紂王的性格特點看,妲己能够影響政治決策的力量,實在是不可能。

資料標籤: 商朝 歷史 武庚 史記 周朝
本文標題: 紂王: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他有哪些事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28770590299
相关資料
禹:夏朝開國皇帝,他在位期間有哪些事蹟?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囙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接著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比特禪讓給禹。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改定曆日稱為夏曆,
標籤: 商均 歷史 顓頊
姒啟:夏朝第二任帝王,開啟“世襲制”的先河
啟,姒姓,夏朝第二任帝王,也稱夏啟、帝啟、夏後啟、夏王啟。禹死後,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此後,世襲制代
標籤: 歷史 禪讓制
太康:夏朝第三任帝王,他為什麼會被後羿奪權?
太康,姒姓,夏朝第三任帝王。後羿“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奪取了夏王室的統治權力。後來,寒浞又勾結後羿的“家眾”,殺死後羿及其家屬,篡奪了統治權。27年後,太康病死於陽夏。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後,不但沒有改善朝政,反而變本加厲,終日田獵無度
標籤: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朱元璋不准明朝皇帝吃人參的原因是什麼?
朱元璋為了愛惜民力,明文規定把人參從皇家御用貢品的名單中剔除出來,不准他的子孫也就是明朝列比特皇帝再吃人參。如果朱元璋的話得到貫徹遵守,於國於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朱元璋之後的明朝皇帝,把他的遺訓當成耳旁風,為了延年益壽,每年都大量消費人參,
標籤: 明朝 朱元璋 人參 明朝歷史 中藥 長白山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