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別扣孩子多動症帽子

“這孩子怎麼一刻也停不下來,是不是多動症啊?”過去不瞭解多動症,所以不少孩子被耽誤了診治。這是因為6歲以下的孩子並沒有學習任務,而多動症的治療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他能够順利地完成學業。韓穎還表示,6歲後如果醫生診斷為多動症的孩子,應該接受藥物治療,在藥物的幫助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症”)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我國學齡兒童的多動症患病率為4.31%~5.83%,估計全國共有患兒1461萬至1979萬,其中約65%的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這孩子怎麼一刻也停不下來,是不是多動症啊?”生活中有這樣顧慮的家長並不少。

過去不瞭解多動症,所以不少孩子被耽誤了診治。現在關於多動症的文宣多了起來,又讓很多的家長“草木皆兵”,既盼著孩子活潑一點,孩子活潑了,卻又擔心是多動症。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韓穎博士指出,孩子“好動”不等於“多動症”。

多動症的突出症狀是兩種以上場合的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只在家裡活潑好動,在其他場合中沒有出現這樣的行為,就不用擔心孩子患有多動症,這樣的孩子只是天性活潑,是“好動”而不是“多動”。

但是如果孩子在兩種以上場合都不能安靜下來,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則需帶孩子到醫院門診檢查,由醫生根據心理測試、量表測試和現場觀察等方法判斷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

6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醫生很少做出“多動症”的診斷。除非少數出現了特別嚴重的多動症表現,醫生才有可能給孩子開藥治療。這是因為6歲以下的孩子並沒有學習任務,而多動症的治療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他能够順利地完成學業。

不管是天性活潑還是有多動症,家長從小對孩子進行注意力的訓練都是有益的。具體的做法是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利用興趣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比如用鮮豔多彩的畫冊吸引孩子閱讀,讓他能够保持五六分鐘的注意力,下一次再保持10分鐘左右的注意力,慢慢地,教會孩子控制自己。

韓穎還表示,6歲後如果醫生診斷為多動症的孩子,應該接受藥物治療,在藥物的幫助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病情穩定好轉後,可逐漸脫離藥物。

本文標題: 6歲前別扣孩子多動症帽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04077015409
相关資料
5種方法體會孩子的尊嚴
有時,孩子也會用一些消極的辦法引起注意,如把整潔的房間搞得亂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爛,在有客人來訪時大吵大鬧生出事端。有時,幼兒還會借助一種更為隱蔽的管道表達自己的需要。其實這些狀況並非實情,只不過是孩子的又一種引起成人關注的訊號,孩子是想通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育兒 早期教育
3個小工具幫孩子建立情商
孩子的情感智慧越來越受到父母的重視,讓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情感技巧,如樂觀、自信,建立積極的做事態度等等,對於他日後的人生至關重要。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他的情緒反應往往來自身體,而不是情感方面。身體健康的孩子,較少有極端情緒反應,更會擅於控制
標籤: 情緒和情感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3個方法引導幼兒人際關係
有關怕生和畏懼交流的問題,如果沒有家長適度的引導,孩子會始終害怕接觸人群,怎麼都沒有辦法跨出自己的世界,這對將來的人際關係發展非常不利。如果是受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如親子依附關係不良等,那麼下列3個解決方法可以參考。
標籤: 人際關係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3點學會與寶寶培養感情
年輕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有時會選擇把寶寶放在外地的奶奶家或外婆家寄養,等寶寶3歲時上幼儿園再接回身邊。但是,3歲前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時期,錯過這個階段,寶寶很難認可父母。培養與寶寶的感情,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標籤: 嬰幼兒護理 親子成長 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