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理健康的關鍵字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營養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父母與幼教機构對兒童不合理的健康教育,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發育及性格特徵的形成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嬰兒心理健康關鍵字:母愛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營養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托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母愛般的護理、照顧,使嬰兒情緒愉快,對周圍人物產生信任感;反之,則使嬰兒變得呆滯、膽小恐懼。

幼兒心理健康關鍵字:語言

幼兒期(1-3歲)大腦生理結構逐漸發育完善,語言發育更為迅速。除母愛外,家庭、保教人員應與幼兒交流語言,防止發生口吃此期是關鍵時期。解答所問或滿足合理要求時應親切耐心,循循善誘,使幼兒生活在輕鬆、愉快、親切的環境中,對幼兒語言、思維、想像力以及性格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學齡前兒童心理健康關鍵字:性格

學齡前期兒童注意力易於分散,易於激動,常表現多言多語,爬上爬下等,此為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的發育過程,不能誤認為兒童多動症。此期給兒童以正面啟發教育,會促進大腦抑制過程優於興奮過程,能較好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和控制調節自己的行動。思維活動仍以具體形象為主,抽象概括思維尚屬初級階段,此期安排學習,應在遊戲活動、手工工作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兒童的興趣愛好,如練琴、學畫。要因人施教,不能強迫兒童多種內容一起學。

學齡前兒童開始形成性格,兒童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父母採取的培育方法,可使兒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如父母親切和藹、鼓勵向上,正確培育則易於引導兒童形成自强上進、活潑開朗的性格;反之兒童經常受到訓斥、責駡則易於形成憂慮、違拗的性格。父母與幼教機构對兒童不合理的健康教育,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發育及性格特徵的形成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資料標籤: 心理健康 嬰兒 育兒
本文標題: 寶寶心理健康的關鍵字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04071602433
相关資料
11條實用策略對付寶寶叛逆
對待處在逆反期的寶寶不能採取硬碰硬的管道,這樣只能讓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父母過分激烈的反應會給他一個錯誤的感覺,即當他說不的時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囙此,他會更多地使用這種管道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這樣與平時不同的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6歲前別扣孩子多動症帽子
“這孩子怎麼一刻也停不下來,是不是多動症啊?”過去不瞭解多動症,所以不少孩子被耽誤了診治。這是因為6歲以下的孩子並沒有學習任務,而多動症的治療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他能够順利地完成學業。韓穎還表示,6歲後如果醫生診斷為多動症
標籤: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嬰幼兒護理 親子成長 育兒
5種方法體會孩子的尊嚴
有時,孩子也會用一些消極的辦法引起注意,如把整潔的房間搞得亂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爛,在有客人來訪時大吵大鬧生出事端。有時,幼兒還會借助一種更為隱蔽的管道表達自己的需要。其實這些狀況並非實情,只不過是孩子的又一種引起成人關注的訊號,孩子是想通
標籤: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育兒 早期教育
3個小工具幫孩子建立情商
孩子的情感智慧越來越受到父母的重視,讓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情感技巧,如樂觀、自信,建立積極的做事態度等等,對於他日後的人生至關重要。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他的情緒反應往往來自身體,而不是情感方面。身體健康的孩子,較少有極端情緒反應,更會擅於控制
標籤: 情緒和情感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