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關係中,孩子玩的是什麼

孩子上學了,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家長們常常會問孩子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交到新的好朋友啊?這些話語中,都體現了孩子們對於夥伴交往的興趣與渴望,他們希望自己被他人喜歡,也努力的去喜歡別人。他們通過夥伴關係,學到的究竟是什麼呢?
孩子上學了,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家長們常常會問孩子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交到新的好朋友啊?當你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常常會天真的問你一個問題:我們做好朋友好不好?這些話語中,都體現了孩子們對於夥伴交往的興趣與渴望,他們希望自己被他人喜歡,也努力的去喜歡別人。
那麼,大人們看不下去的幼稚遊戲、家長們受不了的沒完沒了的玩耍、不學習不完成工作也要找同伴玩,這些行為的背後,隱藏著孩子什麼樣的發展?他們通過夥伴關係,學到的究竟是什麼呢?
1、學習人際交往技能與交往規則
武俠劇中總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小夥伴們一起交往的過程中,他可以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可以看到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會感受到大家對自己的態度、自己對他人的感覺,在不同的夥伴玩耍過程中,調整自己的狀態,遵守各種遊戲的規則,努力的讓自己適應各種環境。而這些直接關乎孩子成年後的生存能力。
2、尋找自己的群體認同
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只有在集體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安全。在幼儿園、小學、中學這樣的群體中,孩子有了固定的交往夥伴,就意味著他可以在群體中獲得認同、被認可、被關注。這些都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增强交往的意願與興趣,促進自己各方面的發展。
3、促進自己認知能力的發展
我們常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不同的人相處,就會學習到不同的東西,孟母三遷為的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別看小孩子還小,以為他們不懂事,其實,小夥伴們最喜歡別人家孩子玩的東西,你會發現,每一個小群體中,玩耍的內容很不相同,認知的發展與小夥伴們交往中的內容,很相關。
4、豐富自己的情緒情感
與不同的人群接觸,會體驗都不同的感覺。與知心玩伴相處,會體會到默契與信任;與大哥哥、大姐姐相處,可以體驗到被照顧、被關愛、受保護;與小弟弟相處,可以激發出責任與力量;與損友相處,可以體驗到受傷害與自我保護。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帶來不同的情緒情感,而這些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識人辨人等都會大有裨益!
每一組夥伴交往,都會有不同的交往模式,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地域範圍內,孩子的夥伴關係也會頻頻更新,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新的關係、穩固舊的關係,讓他在良好的關係中,一步一步成長。
本文標題: 夥伴關係中,孩子玩的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02211825542
相关資料
建立規則的心法--溫柔而堅定
想起前幾天分享的關於上幼儿園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也提到了在幫助孩子建立上學規則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家長要溫柔而堅決的面對上學的事情。當粑粑麻麻用溫柔而堅定的心法和寶寶一同去適應新規則的時候,寶寶就會適應!所以,科學育兒的粑粑麻麻們,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兒語”背後的深意
孩子的話,看似簡單,卻常常有我們揣摩不透的深意。我怎麼也揣摩不透,“洗洗”兩個字意味著什麼。總之,以解讀古漢語似的管道去解讀孩子的“兒語”,了知他們每個詞背後可能都有指代、假借、轉移等深意,即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要讀懂孩子,也不再是難事
標籤: 佛珠 親子成長
分享,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分享是一種善良,還是一種寬容,更是自古以來中國人信奉的傳統美德。她馬上開開心心地分享,那時候我不止一次地誇獎她:“璿懂得分享,真棒!”無獨有偶,我們家可哥,雖然最開始不像璿這樣有那麼好的分享習慣,但整體而言,2歲之前商量一下都是願意分享的。
標籤: 親子成長 玩具 育兒 早期教育
可怕的教育誤區
家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人生的第一個舞臺。今天,家庭教育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孩子不時陷入痛苦絕境。她說每個來廣州演講的專家,她都親自來聽講座,專家的各種秘方她都用了,市面上所有流行的教育圖
標籤: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