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讚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果。

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一、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

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2、得到別人的讚賞;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裡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讚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

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的行為作為補償。

二、四種不適當行為

1、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致目的。

2、報復

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復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3、爭權力

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4、自暴自弃

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果。

本文標題: 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00917085998
相关資料
逗弄孩子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有很多大人見孩子逗孩子玩,拿孩子看玩笑。其實這種行為嚴重傷害了孩子心理,甚至會留下陰影。孩子爸爸繼續逗孩子:“叫哥哥!”她認為這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囙此,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儘量不要用這種管道逗弄孩子。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過度啟蒙教育危害身心健康
殊不知,父母們的這種強迫性早期教育,使孩子沒有童年的歡樂,缺少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更嚴重的是可能成為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殺手”。關穎說,過度啟蒙教育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時間、限制社會交往為代價,是對孩子健康權的隱性剝奪。
標籤: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關穎
善待幼兒的逆反心理
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生逆反心理。總之,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象,並耐心地教育、誘導,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標籤: 逆反心理 親子成長 幼兒心理 心理健康 育兒 早期教育
如何改變孩子的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是當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現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畫,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思遷,急於求成,不能腳踏實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掙大錢,就想當歌星;看到企業家、經理神氣,又想當企業家、經理,但又不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
標籤: 親子成長 心理學 家庭教育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