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兒童心理行為問題

多數兒童在發育的某階段都會經歷各種心理、行為方面的暫時性適應不良。兒童心理行為篩查是兒童保健的內容之一,家長應重視定期的兒童保健,進行兒童健康管理。如發現孩子難養育或不符合年齡的异常表現,最好找兒童心理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治。

重視兒童心理行為問題

健康的定義:

“健康是整個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也就是說,如果精神和社會生活狀態不够完好,不是健康的標誌。

孩子的一些問題:

不好好吃飯;不能獨立睡覺;

不願和他人交往;

不懂禮貌、不服從紀律;

經常打架、愛發脾氣、攻擊行為;

過分膽怯或焦慮;多動、學習困難;不良習慣等等。

這些問題不僅是家長的困惑,也越來越受到老師和醫生的關注。

兒童心理行為問題不容忽視: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育兒理念滯後,只重視身體健康、智力發展,忽視早期良好心理和行為培養的傾向,全國4-16歲孩子心理問題發生率高達13.97%,社會適應問題的檢出率為23.46%。兒童的疾病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據全國各地調查,兒童行為偏離的發生率達到10-20%,明顯的心理障礙性疾病為3-5%。

中山市博愛醫院兒童保健科於2010年對我市11個鎮區各級幼儿園66間共12804名兒童進行了心理行為情况篩查(Conners簡明症狀問卷),結果顯示:陽性率為14.1%(主要表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其相關影響因素涉及性別、年齡、住址、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管教管道、父母關係、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家庭收入、家居面積及母親孕期情緒、營養、新生兒期患病等等。

兒童有其心理年齡特徵:

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現,由此表現出的占主導地位的、典型、本質的特徵,為兒童心理年齡特徵。

兒童行為發育即心理發育,兒童心理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包括:動作、言語、認知、人格和社會適應性等方面,而這些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成,同時又受不同年齡生理發展水准和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及其制約。多數兒童在發育的某階段都會經歷各種心理、行為方面的暫時性適應不良。

重視兒童心理行為篩查:

一個人的心理失調或异常,其根源大多在幼兒期,囙此,心理衛生保健從兒童抓起,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意義重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兒童心理行為篩查是兒童保健的內容之一,家長應重視定期的兒童保健,進行兒童健康管理。如發現孩子難養育或不符合年齡的异常表現,最好找兒童心理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治。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重視兒童心理行為問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300910402993
相关資料
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特點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心理發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且共性遠大於差异。這是現時國內外大多數特殊教育學者已經形成的共同認識。遺傳、環境和教育在特殊兒童的心理發展上同樣起重要作用。遺傳因素給特殊兒童帶來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徵,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
標籤: 心理發展 特殊兒童 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
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讚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逗弄孩子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有很多大人見孩子逗孩子玩,拿孩子看玩笑。其實這種行為嚴重傷害了孩子心理,甚至會留下陰影。孩子爸爸繼續逗孩子:“叫哥哥!”她認為這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囙此,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儘量不要用這種管道逗弄孩子。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過度啟蒙教育危害身心健康
殊不知,父母們的這種強迫性早期教育,使孩子沒有童年的歡樂,缺少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更嚴重的是可能成為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殺手”。關穎說,過度啟蒙教育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時間、限制社會交往為代價,是對孩子健康權的隱性剝奪。
標籤: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