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是椅子的錯嗎?

兒子會從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訓”嗎?一比特旅居日本東京的中國母親回國省親,和國內親人談到“打椅子”現象時,說了她在日本的見聞。年輕的美國媽媽拉著孩子的手走到路邊,然後蹲下身子,注視著孩子的眼睛又說:知道嗎?盧迪,以後再摔倒,要學會自己站起來,你看你剛才的樣子,像個咱們家的男子漢嗎?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十分獨特而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打椅子”。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媽媽會很“心疼地”把孩子從地上扶起來,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指著椅子說:都是“這個椅子”不好,讓俺寶寶摔倒了,媽媽打“這個椅子”給寶寶出氣,於是媽媽就使勁地拍打“那把椅子”。
顯然,“那把椅子”是不會錯的,當然母親似乎也是沒有錯的,只是她在安慰兒子的時候,用錯了教育的方法而已。
兒子會從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訓”嗎?
我想是不會的,而且兒子很可能還會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為兒子看到有錯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方法還很容易培養兒子推脫責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慣性思維。當他慢慢長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溝溝坎坎”而“絆倒”的時候,他也會養成找各種客觀理由而不願意自責自省的壞習慣。
一比特旅居日本東京的中國母親回國省親,和國內親人談到“打椅子”現象時,說了她在日本的見聞。這位母親說,日本東京的一個家庭,看到一個3歲的孩子在客廳走動的時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頓時大哭起來。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讓她感覺“吃驚”。那位日本媽媽聽到兒子的哭聲,就過來把他扶起,既沒有安慰兒子,也沒有拍打茶几,而是鄭重其事地說:兒子,你再重新走一遍!於是那個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結果兒子走第二遍時,沒有碰到茶几。
中國母親以為日本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到此結束。沒有想到,接下來,日本媽媽立刻對兒子說道:一個小孩會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種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時候沒有看著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時候在想著別的東西。那麼你剛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種情况呢?最後,中國母親感慨地說,那位東京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對她而言,不亞於進行一場家庭教育的“革命”。
無獨有偶,一比特剛到美國定居的年輕中國母親在給家人發的一封電子郵件裏,也描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這位年輕的中國母親在電子郵件裏這樣寫道:一天上午,我從商店出來在路邊等車,看見一個年輕的美國媽媽帶著一個小孩走在人行橫道上,孩子看起來三四歲的樣子,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個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輕的美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並沒有彎下身子把兒子扶起,而是大聲說了一句:盧迪,男子漢,站起來!然而,那個小孩子顯然是摔疼了,不但沒有從地上站起來,還開始哭了起來。沒有想到,那個年輕的美國媽媽又對孩子說了一聲:盧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會站起來!也許是媽媽的鼓勵,那個孩子真的從摔倒的地方站了起來。
年輕的美國媽媽拉著孩子的手走到路邊,然後蹲下身子,注視著孩子的眼睛又說:知道嗎?盧迪,以後再摔倒,要學會自己站起來,你看你剛才的樣子,像個咱們家的男子漢嗎?你在家裡不是說過,長大了要保護媽媽,你剛才那樣子怎麼保護媽媽呀?
在電子郵件的結尾,年輕的中國母親又寫道:看到美國母親教育孩子的管道,才知道自己以前在國內教育孩子的管道是落後甚至是錯誤的。也許國外年輕母親教育孩子的管道並非絕對正確,但卻不能不引起中國母親的反思。

本文標題: 孩子摔倒,是椅子的錯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96825818234
相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