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意識助推日本教育

6月中下旬,我隨全國青聯中國青年考察團教育分團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機構和教育體制,在石川縣,我們考察了當地的保育院、幼儿園、小學、國中、高中和大學,這麼一圈下來,我感觸頗多。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學校從細微之處入手,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榜樣意識,並將榜樣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始終。

6月中下旬,我隨全國青聯中國青年考察團教育分團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機構和教育體制,在石川縣,我們考察了當地的保育院(0-3歲幼兒教育機構)、幼儿園、小學、國中、高中和大學,這麼一圈下來,我感觸頗多。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學校從細微之處入手,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榜樣意識,並將榜樣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始終。

■高年級學生幫低年級同學開運動會

在考察金澤市杜之裏小學時,我們恰巧碰上了該校的運動會。運動會的籌備、組織和實施均由該校高年級的學生來完成,學校及老師只是進行必要的輔助和做好保障工作。運動會不是以班級為組織,而是全校學生分成三個隊,每隊都由一至六年級的學生組成,在這種“縱向班級”的組隊中,高年級的學生負責帶領和照顧低年級的學生完成比賽。

運動會過後,我們與部分教師和六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交流。我們的一比特團員問學生們,“你們在烈日炎炎下圓滿完成了運動會的任務,你們是怎麼想的?”學生們答道,“當時沒有想什麼,只是覺得運動會是我們大家共同要完成的一項任務”,“我是啦啦隊長,既然這是分配給我的任務,那麼我就要把它完成好”,“我們是六年級的,囙此要給低年級的同學做出榜樣”。學生們樸實的回答讓我們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掌,因為在這麼小年紀的孩子身上,已體現出强烈的責任感和榜樣意識。

■老年志願者為小學生“保駕護航”

與杜之裏小學的師生們揮手告別後,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路口處站著一比特頭戴黃帽子、手拿小黃旗的老先生。一問陪同的日本朋友,才知道這是來自於學校所在社區的老年志願者。這些老年志願者會定時在孩子們放學必經的路口疏導交通,幫助孩子們安全過馬路;會在冬天漆黑寒冷的傍晚、在孩子們放學必經之路的僻靜之處巡視,保護孩子們的安全。這些可敬可愛的老年志願者們,使孩子們從小就感受到大人們的關心與愛護,也使孩子們從小就形成了關愛弱者和尊敬長者的道德品質。

從可愛的孩子們身上,從伫立在夕陽下路口邊的老先生身上,我深深感到,只有樹立“榜樣意識”,才能形成“榜樣的力量”,而這種力量,也正是推動一個社會向著美好未來前行的巨大動力。

資料標籤: 升學考試
本文標題: 榜樣意識助推日本教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96817505291
相关資料
愛爾蘭幼兒教育機構
因為大部分的愛爾蘭人是天主教徒。內容包括愛爾蘭語、英語、數學、環境教育和學科教育等。它們統屬於建立於1969年的“愛爾蘭遊戲幼儿園組織”。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為家庭日托開辦者設立的培訓機構。
標籤: 幼兒英語 幼稚教育 幼儿園 升學考試
一個德國人成功的育兒八經驗
德國人卡爾威特的一個孩子,在不滿14歲時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他教育孩子的經驗是:1.不浪費孩子的智力。經常提出問題,讓孩子獨立思考解答。有時父母故意做一些違反常規的小事,讓孩子來糾正。父母應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决不敷衍。
標籤: 育兒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孩子摔倒,是椅子的錯嗎?
兒子會從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訓”嗎?一比特旅居日本東京的中國母親回國省親,和國內親人談到“打椅子”現象時,說了她在日本的見聞。年輕的美國媽媽拉著孩子的手走到路邊,然後蹲下身子,注視著孩子的眼睛又說:知道嗎?盧迪,以後再摔倒,要學會
標籤: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育兒 早期教育 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