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重視幼小銜接

另外,由於法國小學男性教師所占的比例比母育學校高許多,所以應鼓勵男性進入幼教機构擔任教師。

為使幼稚教育與小學教育既體現出合理的層次性,又體現出它們之間良好的過渡性,法國在1975年頒佈的《哈比改革法案》、1989年7月頒佈的《教育法案》以及1990年9月頒佈的《教育法案實施條例》的有關條文中均提出加强幼小銜接。其具體措施如下:

1.新增男性教師。

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園教師單一由女性擔任,對幼儿園的心理健康發展不利,囙此應提倡男性擔任幼儿園教師。另外,由於法國小學男性教師所占的比例比母育學校(法國的幼教機构)高許多,所以應鼓勵男性進入幼教機构擔任教師。

2.科學劃分母育學校和小學的學習階段。

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把學前兒童和小學兒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學習期”,包括母育學校2、3、4歲的兒童;第二階段為“基礎學習期”,包括母育學校5歲兒童和小學前兩年級的兒童;第三階段為“鞏固期”,包括小學最後三個年級的兒童。把兒童按年齡分為三個階段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兒童重複學習。使學前階段與小學老師每週要用一個小時來探討每個階段兒童應達到的實際水准,並確定每個學生達到該水准具備的條件。

3.合併母育學校與小學的監督視導工作,以利進一步做好母育學校與小學的銜接。

1990年法國政府規定把母育學校與小學的監督視導工作合併起來,囙此,初等教育的視導員以及教育顧問都需要具有兩個階段的教育理論和實際經驗。

4.母育學校教師與初等教育教師接受同樣的培訓也是法國幼小銜接的一個有效措施。

資料標籤: 幼儿園
本文標題: 法國重視幼小銜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96803558952
相关資料
海外幼儿園教育綜覽
在英國幼儿園的課堂上,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遊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技能。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
標籤: 幼儿園 幼儿園設備 親子成長
美國網絡新生代中最大群體是幼兒
美國教育部本月初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乍看起來似乎與人們的想像相去甚遠:網絡新生代中人數最多的群體,居然是可能連識字數數都還不太靈光的托兒所裏的小孩子們。上網比率23%根據教育部的這份調查報告,構成這一“網絡新生代中人數最多的群體”的托兒所幼
標籤: 電腦 幼兒心理 托兒所
看美國怎樣教育小學生
對美國小學生來說,我覺得夠了。美國小學生要打的基礎是做人的自信、誠實、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獨立自主的意識,也就是說,他們從小就學會了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而不是為這個核心價值服務的知識。美國歷史只有區區200年,卻足以開啟學生們的智慧大門。
標籤: 美國教育
榜樣意識助推日本教育
6月中下旬,我隨全國青聯中國青年考察團教育分團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機構和教育體制,在石川縣,我們考察了當地的保育院、幼儿園、小學、國中、高中和大學,這麼一圈下來,我感觸頗多。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學校從細微之處入手,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榜樣
標籤: 升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