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德國人以為,兩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囙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德國的法律也提倡拼弃傳統的家長權威,兼顧青少年不斷增長的自立能力與獨立願望。

德國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德國人以為,兩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囙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爭辯使孩子覺得父母講正義、講道理,他會打心眼裏更加愛你、依賴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過爭辯弄明白了,會心悅誠服地去做。你有難題,孩子參與爭辯,也能在不經意間啟發你。德國的法律也提倡拼弃傳統的家長權威,兼顧青少年不斷增長的自立能力與獨立願望。“兼顧”並不指盲目順從孩子的意願,而是儘量使孩子成為“積極的受教育者”。家長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强加給孩子,而是與他們通過協商,明白事情的道理,以最終得到他們的同意。另外,家長要認真考慮孩子不同的或相反的意見,“用理性取得共識”。

德國人比較注重從情感上關心孩子,使他們從小就感受到愛;德國人還注重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不希望給孩子施加壓力。他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决不會把分數看得比孩子和能力更重要。當孩子成績不好或是有不良行為時,他們會很認真地和孩子探討其原因,積極從孩子的觀點去思考問題,而不會用極端的管道去對待孩子。

德國人還注重孩子能動性和自覺性的培養,比如孩子不會做的工作,父母就會鼓勵他們自己動腦筋去尋找答案,而决不會輕易將答案告訴他們。

德國的教育家把家庭的教育氛圍看成是未成年孩子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尤其強調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一生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足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

本文標題: 德國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95913628509
相关資料
日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培養
在日本,為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強調對孩子進行“四重”教育。另外,日本的有志之士要求教育革除“應試教學”的弊端,向培養“創造型”人才方向發展。日本家庭教育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創新人格的培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情神,鼓勵孩子提出各種各
標籤: 親子成長 家庭教育
塑造孩子獨立性的美國
在美國的教育理念中,提倡在逆境中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塑造孩子的獨立性。在美國,幾個月的孩子就要獨自喝水喝奶,1歲多的孩子基本是自己吃飯,2-3歲便已獨居一室。在大街上很少能看到抱著孩子的美國人,他們主張孩子要儘早地獨立行走。美國人在家庭教
標籤: 美國工作 美國教育
從《灰姑娘解讀》看美國教育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管道和教育理念有著很多的差异,並不一定美國的教育方法事事處處比我們高明,不過在有些時候,他們的教育管道也的確有令我們借鑒的地方。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不僅僅給老師,也給中國千千萬萬的家長們。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
標籤: 舞會 灰姑娘
英國人的實用育兒主張
英國人主張寶寶和父母分開睡。只不過半歲前,寶寶的搖籃在媽媽的床邊,方便餵奶和照看。半歲後寶寶就可以單獨睡在自己的小床裏了。英國提倡培養孩子正常的睡眠習慣,就是要讓孩子定時上床睡覺和整夜睡眠。英國主張每個家庭都設一個懲罰調皮孩子的角落,讓他自
標籤: 育兒 親子成長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