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教育最根本的區別

可是看看身邊很多人中俊傑,卻又有很多人不僅家境好,還:比他人吃苦,比他人好學,比他人能幹。那麼到底什麼因素才是稱為人生贏家的關鍵呢?難道家境的好壞是稱為人中龍鳳的唯一出路嗎?

平日裏,朋友談笑風生間會聊到“拼爹”這個詞。但是從那麼多個社會新聞上的負面案例而看,尤其是“官二代”,“富二代”被直接當成反面案例,負面標籤兒的時候,倒是也會覺得,是否家境越好,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更容易是個廢物?可是看看身邊很多人中俊傑,卻又有很多人不僅家境好,還:比他人吃苦,比他人好學,比他人能幹。那麼到底什麼因素才是稱為人生贏家的關鍵呢?難道家境的好壞是稱為人中龍鳳的唯一出路嗎?看張一馳有什麼觀點

成為人生贏家者,乃王者也。今天咱們聊一聊如何去做一個不僅僅是會叫人巡山的大王

除了在羋月傳裏聽各位後宮佳麗叫著“大王”“大王”的片段的話,似乎【王】這個字與現代人的生活沒有太多交集。在美國生活了10年,中國人之間的不會斷的話題就是:為什麼中國留學(微博)生在學校裏不“搶手”,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名校畢業最後在公司做不到高管,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在國外有時候覺著自己被歧視?我大膽的猜想:也許,【王】這個字,其實也是中國人教育思想與美國人教育思想裏的一種根深蒂固的不同吧。

幼兒時期教育

中國人:把愛用在沒有原則性的過度的誇獎

美國人:把愛用在合理範圍內的誇張的鼓勵

聖經,格林多前書13:11-WhenIwasachild,Ispokeasachild,Iunderstoodasachild,Ithoughtasachild;butwhenIbecameaman,Iputawaychildishthings(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很多人養了“熊孩子”,還引以為豪

什麼意思呢?中國家長(微博)喜歡用的一個詞”小大人兒”-指那些年齡還非常小卻情商高到爆錶的孩子。這些孩子說話辦事懂中國人的那些人情事理,出口成章的全是套路。家長們喜歡誇聰明的孩子為“小大人兒”。這個就是我所指的過度的誇。這類的小聰明,連智慧都算不上的東西很多時候是家庭裏孩子所得到的耳濡目染。童心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不說,心機倒是在很小的時候被挖掘出來了。這類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走路碰到桌子椅子了,家長會拍被孩子撞到的桌子椅子說:壞桌子,壞椅子,奶奶幫你打他。再比如說,親戚過年回家,孩子在親戚未知的前提下把親戚的手提電腦或者手機拿出來玩兒,很多家長不會鄭重的嚴肅的責備孩子,反而會開玩笑的把這個事情說的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哎呀,孩子不懂事。甚至會加上一句:你看這麼小就能在你的手機上打字了…

他們的確情商被開發的很早,但是培養【王】的人絕對不會這樣開發孩子。

自信心的最好培養管道是學會體驗失敗

美國的家長很有意思。首先,不會送孩子去上那些提早開發智力的補習班。其次,會誇張的鼓勵孩子。美國電影裏經常會看到的橋段就是孩子畫了一幅在成年人眼裡看起來很抽象,很一般的畫,但是美國的家長總會把自己對畫的愛不釋手誇張的表達到淋漓盡致。這些大人在表達時候所用的語言(單詞),語氣,語調,甚至他們誇張的眉毛,額頭上的抬頭紋都是那麼飽滿,這些細節給孩子的內心給予一種帶有震撼力的肯定!而美國家長同時會讓孩子去體驗的,是挫敗感。他們會鼓勵孩子去參加競技類的比賽,尤其是團體類的競技性比賽。眾所周知,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失敗是美國孩子從小就體會到的滋味。以上兩類案例,給孩子早期灌輸自己在做事情上的自信心,幫助拓展激情。自信心與激情可以讓家長幫孩子開發出【駕馭】的能力。對,就是【王】駕馭事物的能力。你看,【駕馭】則是中國人在教育上又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了。

很多中國小朋友智商與情商的高速度開發導致心靈上的開發不健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國孩子抗壓能力差。因為小的時候一路順風順水。然而,為【王】者,從小就明白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概念。

很多中國家長依然堅信只要孩子數理化牛逼了,人生便可開掛

所以,我們的孩子,與美國的孩子比起來,在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了(讓你的奧林匹克數學題見鬼去吧)

資料標籤: 美國教育
本文標題: 中國和美國教育最根本的區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95272661625
相关資料
美國教育管道竟然需要家長狠心
在美國,嚴重的打罵孩子都屬於違法。教育孩子需要獎勵與懲罰手段並行,懲罰也是教育過程中,讓孩子認識錯誤必須的一種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父母們是用什麼手段進行懲罰教育的?在這幾年接觸了很多美國家長和他們的教育管道,我總結了他們的懲罰方法,
標籤: 親子成長
國外最熱門的情商教育
核心提示: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情商這個詞,因為從0歲-100歲,高情商能讓人生更加完美、充實和具有成就感。那麼國外寶寶的熱門情商都是什麼呢?我們來學習一下吧。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個9個月的嬰兒在看到另一個嬰兒啼哭時也會觸景生情,毫不吝
標籤: 親子成長 國外教育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美國幼儿園:不能自理會被勸退
幼儿園是寶寶第一個獨立生活的環境,所以對寶寶來說,幼儿園的好壞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那爸媽在選擇幼儿園時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麵就來看看各個國家的幼儿園都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可取的學習之處。美國幼兒一般年滿3歲,如果能够大小便
標籤: 幼儿園 幼儿園設備 幼儿園教師
為了孩子各國媽媽都很拼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溫床,也是人生第一個導師。為了孩子,全球各國的母親練就了“十八般武藝”。本期,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本報駐外記者告訴大家,國外的媽媽們是怎麼拼的。日本的媽媽更是為孩子操碎了心,生怕孩子營養攝入不够科學,囙此,很多日本媽媽喜
標籤: 營養學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