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兒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義的兒歌伴隨著幼兒的成長,是幼兒喜愛的精神食糧。它對於培養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可以始自兒歌。
兒歌與歌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歌唱的兒歌就成了兒童歌曲;好的兒童歌曲也常常是在好的兒歌基礎上譜曲而成的。如果我們從音樂要素的角度把兒歌與歌曲的內在因素與特點做個比較的話,就會發現兒歌和歌曲一樣,也有節拍、重音和節奏,也有聲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的變化,也可以根據內容設計動作、組織遊戲。它們之間的不同在於兒歌僅僅使用語言,歌曲則伴以樂譜;兒歌發出的是聲調、語調,歌曲發出的是結合著語言的旋律、音調。
國外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都非常重視結合語言來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發現,不管某種語言的發音、結構多麼複雜,幼兒都能够很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語。在這一發現的啟示下,他致力於為兒童創造一個像學習本國語言一樣的學習音樂的環境。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結合語言的節奏。
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只有在民間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和音樂傳統,兒童音樂能力的培養必須從本國語言的韻律、音調入手,兒童歌曲應該表現出本國語言的韻律特徵。我們應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充分挖掘兒歌的潜在因素,使兒歌的學習和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同時,利用音樂的表現因素和手段豐富兒歌的表現力,增强幼兒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