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建議:孩子問題,父母身上找原因

心理專家主張,家長要加強學習,善於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早解决。   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崔樂美仍舊忙碌。她別具一格的心理教育不僅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而且多次在國際國內各類研討會上作主題報告。崔樂美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找她進行心理諮詢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漸漸地她發現了一個“怪
心理專家主張,家長要加強學習,善於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早解决。

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崔樂美仍舊忙碌。

這位全國優秀教師退休前是當年華東師大一附中赫赫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曾在全國範圍內最早開設心理教育課。她別具一格的心理教育不僅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而且多次在國際國內各類研討會上作主題報告。退休後她卻給附近的小朋友辦起了“成功起步輔導――樂美園”。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高中心理教師辦起了幼兒培訓班?崔樂美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找她進行心理諮詢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漸漸地她發現了一個“怪圈”: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源自中學,中學生的問題從小學帶來,而小學生的問題在於幼儿園時沒有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及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於是,崔樂美將工作重心不斷下移,關注起0――6歲幼兒的心理發展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給孩子們的人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給年輕父母們一些有益的育兒參攷,少走彎路。

認漢字、做算術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

據崔樂美20多年的經驗,一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家長來心理諮詢的明顯增多。其實並不是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問題、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開始多起來,而是早期教育中的問題累積到這個時候開始逐漸顯現,進入了暴露期。

近日有一幼儿園老師來向崔樂美求救。這位老師的兒子現在就讀幼儿園大班,已識字一千,會做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掌握拼音,並在外培訓英語。按理說,這個孩子是够聰明了,但家長卻煩惱不已,前來諮詢時孩子的問題寫了滿滿一張紙,如注意力不集中,紀律性不强,工作不能按時完成,上進心不够,容易發脾氣,不講道理等。

崔樂美簡單瞭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就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是孩子0――3歲的早期教育沒有做好。這個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由於隔代寵愛,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在家裡家人習以為常並不在意,但上幼儿園後就開始暴露,成了人見人怕的小霸王,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家長的焦慮也與日俱增。

崔老師問跟著一起來的小男孩:“你開心嗎?”小男孩回答:“一點也不開心,沒人跟我一起玩。”“那你在家裡開心嗎?”小男孩搖搖頭:“不開心,媽媽老是要我做功課。”一旁的媽媽聽孩子這麼說,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她說:“我從沒想到孩子會這麼不開心。”

崔樂美說,對幼兒智力的開發應該包括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記憶力等五個方面。但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智力的開發是片面的,他們認為要孩子聰明就是讓他多學知識,認漢字、學拼音、做算術,其實做了這麼多,訓練的只是孩子的記憶力,而對孩子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等方面的培養明顯缺失,這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她建議年輕父母不妨多問問孩子“今天你開心嗎?”更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比多認字、多做算術更重要。

先進的早教理念不能生搬硬套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相當重視,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誤區。崔樂美說,有的家長提倡張揚個性,這並沒有錯,但基本的行為規範還是要講的,否則孩子將來會難以適應社會,難以在群體中生存。尊重孩子,這也是對的,但必須掌握一定原則。

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個家長給她打電話,才沒說幾句,在電話中她聽到有小女孩一個勁地叫媽媽,然後電話就突然斷了。不久崔樂美碰到這位家長說起這件事。“孩子那麼焦急地叫我,一定是有需求,家長當然應該儘量滿足。”那位家長的觀點令崔樂美啼笑皆非,她說,孩子的正當需求是應該予以滿足,但並不是說所有的需求都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滿足,對孩子的需求,家長應適時適地適度地予以滿足。否則一味遷就容易養成孩子自說自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就怎麼的壞習慣。

有個小男孩,爸爸做翻譯,經常會向幼儿園請假帶孩子出去應酬。去年孩子上小學了,以為上學也是可以“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每天找各種理由賴學,家長當然是不會答應的。這位爸爸形容他們家的早晨是“一團糟”。崔樂美說,這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除了調整作息等行為上的準備外,家長更要重視孩子心理上的準備。學習環境改變了,但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以前可以隨意請假,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如果心理上不能及時調整,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囙此家長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首先要激發孩子的求知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許多孩子出現的學習障礙都與他們嬰幼兒時期的不良行為習慣有關,而且越是小的時候不重視,長大以後的問題就越大。

孩子的問題要早發現早解决

從開展心理諮詢的案例來看,0――3的歲孩子幾乎沒有,到上幼儿園逐漸多起來,中小學生最多,尤其是初三、高三畢業班學生問題最多、最嚴重。其實並不是0――3歲的孩子沒有問題,而是許多家長沒有發現。

崔樂美在社區裏鍛煉時喜歡和小孩家長聊聊。前幾天她碰到這樣一個小孩,今年3歲,日常由保姆照看。保姆抱怨說,這孩子每個月都要跑兩次醫院,真奇怪,白天挺好,但晚上爸爸一回來就咳嗽,一到吃晚飯就要嘔吐。崔樂美一聽就明白這孩子已經有點神經質了。孩子的這些生理反應其實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而家長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一直在翻醫學書查找病因。

有個小女孩在“樂美園”活動時,一直眨眼睛,老師課後向家長反映,家長也搞不清什麼原因,只是簡單地制止。而老師在和孩子聊天時瞭解到,孩子一隻眼睛雙眼皮,一隻眼睛單眼皮,家裡人平時總是開玩笑說她單眼皮不好看。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就覺得自己那個單眼皮不好看,但她不知道怎麼可以使單眼皮變成雙眼皮,於是就使勁地眨眼睛,希望這樣可以變成漂亮的雙眼皮。這是女孩的父母所不曾想到的。[!--empirenews.page--]

崔樂美說,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是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而逐漸累積而成的,她主張家長“需要不斷學習”,做父母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的。她在“樂美園”裏除了給孩子提供各種情境開發學習潜能、提升情商、培養貭素,還專門為家長講課,從理論到實踐,提供全方位支撐。崔樂美的觀點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長的貭素。
本文標題: 心理專家建議:孩子問題,父母身上找原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88779915855
相关資料
“我要一輩子上幼儿園”
一想到即將要上小學就害怕。近日,江岸區李女士來電稱,5歲半的兒子患上了“恐學症”,家長不知如何正確引導。    李女士介紹,兒子5歲半,在江岸車輛廠子弟幼儿園讀大班。考慮到下半年即將升入小學,李女士試著教兒子拼音。可兒子在家拒絕拿筆寫字,也
標籤: 幼儿園 升學考試
怎樣與孩子談話
李沖越來越不喜歡與媽媽談話了。囙此,如果你的孩子也遇到李沖一樣的情形,你首先就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分析一下教師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暫時化解孩子的委屈,再從教育的角度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樣的交談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李沖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怎樣輕鬆地帶孩子出門
父母帶孩子出門是常有的事。面對帶孩子出門的煩惱,浙江大學附屬幼稚園的家長朋友,有許多經驗與我們分享。常帶孩子外出能增長孩子的知識、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是父母的共識。在出門前,先讓兒子認識到他不是媽媽的“小跟班”,而是可以幫助媽媽辦事的小幫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如何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
幼兒對動畫片的理解,實際上就是幼兒對世界的理解與看法。對幼兒而言,這兩類動畫片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教師或家長在指導幼兒觀看敘事型的動畫片時,應該將重點放在要求幼兒有序、完整地複述整個故事上,從而達到訓練其思維的完整性與嚴密性的目的。
標籤: 第二世界 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