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學會與孩子聊天,交流真的很重要。
因為孩子雖小,但是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們的思想會更獨立,他們的想法更多,有時想與父母交流,但是因為父母的忽視或者是沒有正確對待,所以導致以後孩子就不願意與你交流了。
這樣,不知道他真實的情况,就沒法幫助他、引導他,也沒法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意。這樣下去就會很危險了。
對於與孩子交流我們真的存在著許多誤區,通常家長問的話就是“工作做了嗎?”“在課堂上有沒有講話?”“今天上了些什麼課?”剛開始孩子還耐心回答,可後來就很煩了,甚至於有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我說了,我總是想著是孩子的問題,看了金老師的書後才明白,原來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而且她提出的聊天方法也的確值得我們一試。
聊天不是質問。聊天要從“小處”著手,不要急著“糾正”或“否定”,要先表示同理心;對孩子表示了同理心之後,一定要學會傾聽。傾聽的第一要訣是“專注”,看著他的眼睛說話;傾聽的第二個訣竅是——親密的肢體語言;還有,要注意禮貌,不要嘲笑他;建立安靜的親密聊天時段。抽出一段親密的聊天時間,每天一次,每個星期一次,甚至每個月一次都行,只要在這段時間裏,能够心無旁騖,不再忙東忙西,而把全部精神和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回答他的問題、回應他的情緒、聆聽他的苦惱、分享他的歡樂。那麼,自然就會把愛轉化成一種自然的管教,讓孩子欣然接受,而且這段親密聊天時光所帶來的理解和情緒撫慰的能量,就足以幫助他應付繁重的課業和人際關係的壓力,以及能得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