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忌諱嘮叨

很多爸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反復嘮叨。家長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過猶不及,孩子往往並不領情。過多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調查結果顯示,有50%以上的孩子都表示對父母最大的不滿就是“太嘮叨”。由此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非常忌諱嘮叨這種行為。

很多爸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反復嘮叨。家長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過猶不及,孩子往往並不領情。過多的嘮叨,只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

曾有教育機構對學生進行過調查,主題是“說說你對父母有哪些不滿”。調查結果顯示,有50%以上的孩子都表示對父母最大的不滿就是“太嘮叨”。由此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非常忌諱嘮叨這種行為。

“路上小心!放學了就趕緊回家!別在路上亂吃東西,要不然就會生病的!”正上小學六年級的詩詩已經走出家門口了,媽媽的叮囑仍然還在耳邊響起。

詩詩皺了皺眉頭,回頭說道:“媽媽,你別再嗦了,我已經知道了!”

下午放學後,詩詩坐在書桌前寫工作,媽媽走過來說:“詩詩,今天上課怎麼樣?老師講課都聽懂了嗎?要不要週末給你請個家教?”

詩詩聽著媽媽的嘮叨,無奈地趴在桌子上大喊:“媽媽,我求你了!你能不能不要每天都這麼嘮叨!聽得我都煩死了!”

媽媽愣了下,有些生氣地說:“你怎麼能這樣和媽媽說話?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這麼不知好歹呢?”

詩詩捂住了耳朵,喊道:“這種為我好,我可不想要,請你不要再嘮叨了!”

詩詩媽媽的這種舉動,在中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嘮叨在中國父母身上非常普遍,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順暢溝通的最大障礙。

爸媽們總是不斷地嘮叨,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可是這樣的行為孩子並不領情,而且還會產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們會覺得父母總是嘮叨是因為對自己不信任,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所以要反復嘮叨提醒,久而久之,孩子會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囙此,爸媽在和孩子交流時,還是少些嘮叨為妙。否則,你將“收穫”一個拒絕交流、喜歡和父母對抗的孩子。

想要避免嘮叨,爸媽可以這樣做:

1.叮囑點到即止


孩子最怕像唐僧念經一樣嘮叨的人。所以,爸媽在叮囑孩子某件事情時,應該做到點到即止,不要反復說教,沒完沒了。其實,很多時候,爸媽只要稍微提一下,孩子就會明白了,講得太多了,反而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2.別太信口開河

有些父母之所以嘮叨,很多時候是因為說話不考慮目的,只是為了“說”而說。例如,爸媽規定孩子做好工作再開飯,但是自己把話說出去了,心裡又怕孩子肚子餓,於是就會沒事找事地說:“你餓不餓?”“要不要寫完再吃?”這類自相矛盾的話。這些語言,會讓孩子感覺這是父母“無聊”的表現,從而產生反感心理。

3.改變和孩子溝通的管道

很多爸媽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會表現得高高在上,展示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性,要求孩子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但是在孩子看來,父母的話語都是無用的、空泛的大道理,甚至很多時候同一件事要反復說上很多遍,明顯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囙此自然會產生排斥心理。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爸媽就應該改變和孩子交流溝通的管道,把“嘮叨”變成互動式交流。比如,想教孩子如何整理房間,你們不妨一同動手,而不是站在一旁“指點江山”。只有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能聽進去你的話,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標題: 教育孩子,最忌諱嘮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78783728930
相关資料
教育孩子36計,計計有用!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塑造不同的品性,培養不同的特質。下麵給大家推薦36個計策,幫父母培養樂觀、自信、積極向上、勇於擔當的好孩子。掌握孩子的感受。賞識教育專家周弘認為,教育孩子,獎勵比懲罰有效得多。偶爾向孩子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孩子,人生別無選擇,你只能努力的奔跑!
有的同學可能想,我現在還很小,這叫前途無量。我想說,因為你年輕,所以你還有光明,但不能保證你有前途。如果你做不到我以下這三句話,你只有光明,沒有前途,說白了叫前途不“亮”。任何人要想實現輝煌,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所以,家長們在培養小孩子的過程
標籤:
孩子,記得永遠忽視別人的不足
學校數學比賽,小雨自認為比較簡單,結果成績出來,小雨眼裡的學霸成績出乎意料,所以私下裏與同學一起在議論分數的問題。但是,在背後議論別人的失常的分數卻是不好的。孩子,請記得永遠忽視別人的不足而記得別人的好。要記住,當別人出現不足時。因為,要努
標籤:
今日話題:面對孩子的“怪問題”家長該如何回答?
在孩子眼中,這個世界如童話一般,好多事情無法理解,此時,他們便開始問爸爸媽媽“為什麼”。這讓很多父母頭疼不已,甚至有的問題家長們都不知道答案,例如~@浩浩媽2010:這個年紀是好奇心,我會看看十萬個為什麼書或者百度看下回答~
標籤: 親子成長 長頸鹿 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