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市明家後這樣的教育孩子管道,你同意嗎?

最近鄒市明家後冉瑩穎教育兒子軒軒的視頻,被廣泛關注,人們也對視頻裏鄒太太褒貶不一。起因是軒軒把蛋糕泡到水裏,隨之而來的是鄒太太對軒軒進行的一系列說教,讓你意想不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肯定會不斷嘗試,在嘗試過程中,犯錯是必然的。這樣的懲罰已經足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最近鄒市明家後冉瑩穎教育兒子軒軒的視頻,被廣泛關注,人們也對視頻裏鄒太太褒貶不一。起因是軒軒把蛋糕泡到水裏,隨之而來的是鄒太太對軒軒進行的一系列說教,讓你意想不到。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中國家長都有一個觀念上的錯誤,就是不犯錯才是好孩子。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肯定會不斷嘗試,在嘗試過程中,犯錯是必然的。如果父母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他會變得小心翼翼,變得不敢嘗試,因為什麼都不做,就不會犯錯。

——軒軒水泡蛋糕後鄒太太忽視了哪些問題——

孩子已知錯了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讓孩子體驗到自然的懲罰就足够了。比如,軒軒媽可以讓孩子嘗一下泡在水裏的蛋糕,或者告訴他明天媽媽不會再買蛋糕給他了。這樣的懲罰已經足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不能承受之重軒軒媽媽,質問孩子:“你知不知道買蛋糕的錢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來的。”其實父母告訴孩子這些,非但解决不了問題,還會給孩子本不該他承受的生活壓力。

——教育孩子時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

不要忽略安全感

看到這段視頻,雖然能理解軒軒媽媽生氣的原因,但是我更關注軒軒的感受,我想如果我是軒軒一定會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

當軒軒已經開始示弱,向媽媽道歉的時候,軒軒媽媽的反應是將他推開,讓他走遠點,甚至會大聲的呵斥“滾!”。

這會讓孩子覺得,如果自己做錯事,爸爸媽媽就可能不要自己了,就會離開自己。就因為自己做錯了一件事,就有要失去爸爸媽媽的感覺,這對孩子的打擊太大了。

孩子認錯後不要忽略給予正向的迴響

在視頻最後“軒軒媽媽說,我不配做你媽媽,你也不配做我兒子,你喜歡誰就讓誰做你的媽媽去。”

這幾句話是最傷害孩子的,因為自己犯錯了,所以就不配當媽媽的孩子了;媽媽也是因為對自己失望,覺得自己無藥可救,所以也不配當自己的媽媽了,更讓我難過的事,喜歡誰就讓誰當自己的媽媽,看似給了孩子選擇權,但是其實每個孩子心裡都非常清楚,除了面前這個人,還能有誰來當自己的媽媽呢?

孩子自己內心也不會接受別人呀,如果面前這個人不當自己的媽媽了,自己就真的沒有依靠了。

這兩句話,對孩子來說,是極沒有安全感的體驗。會讓他覺得,當我已經開始承認錯誤乞求原諒的時候,是並不能解决問題的,事情也不會在一方已經道歉的條件下就結束了,那麼他也很容易就以相同的管道對待周圍的人,當別人向他道歉的時候,他也不會輕易原諒,而是覺得道歉不管用,我還是要發洩我的情緒。

而且當他覺得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以發洩更暴躁的情緒引起別人的關注,來加强自己的安全感。

長期以往,孩子的性格會有很大的缺陷,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也很難輕鬆幸福地生活。

孩子也需要改正錯誤的過程不斷成長,所以請給他一個試錯的機會,然後告訴他,雖然媽媽很生氣,但是媽媽不會推開你,媽媽會陪你一起改正,一起成長。

——其實你可以用更好的管道教育孩子——

從媽媽的角度看,她對軒軒的表現並不瞭解,行為表現和心理表現都不甚瞭解。如果能瞭解孩子,出發點就不一樣,她就不會偏激的“教訓”軒軒,而是順勢“引導”軒軒。

軒軒把蛋糕泡水裏,媽媽說軒軒是“浪費”。浪費了蛋糕,確實是一個結果。但是軒軒的出發點真的是媽媽想的“浪費”嗎?軒軒有一萬點委屈,媽媽冤枉了他。

充分瞭解孩子行為的出發點:

軒軒這麼大的孩子,把蛋糕泡在水裏,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好奇,蛋糕能放在盤子裏,蛋糕抹點忌廉很好吃,蛋糕和水放一起是什麼樣?他想看看。或許軒軒已經知道蛋糕泡水裏不能吃了,但是這個現象讓他樂不可支,他淘氣不是為了浪費糧食,是蛋糕遇水發泡這種情況讓他覺得有趣。

其實這是孩子最初的對世界的探索,好奇心使然。退一步,軒軒已經是“慣犯”,多次玩這種淘氣事兒了,媽媽也要想一想,軒軒的心理:他這樣做,是沒有其它樂趣?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如果故意破壞蛋糕,是不是蛋糕不合他的心意等等。

媽媽給軒軒的行為歸結為“故意浪費”,歸因錯誤就浪費了趁機對軒軒教育的好機會。

可以嘗試這樣做:

引導軒軒探索

如果軒軒是好奇心,就是讓蛋糕和隨意的其它物品發生反應,引導軒軒“探索自然”,是最好的機會,不僅讓軒軒觀察一下蛋糕泡水裏什麼樣,還能不能吃,還可以讓軒軒把一小塊蛋糕泡牛奶裏、酸嬭裏、稀飯裏,看看現象,嘗嘗口感,滿足了軒軒的好奇心,還激發了軒軒探索的欲望,軒軒是不是多了想像力、創造力?最起碼,增長了很多生活經驗,是不是?

幫助軒軒建立規則

退一步,軒軒是明知故犯的小淘氣,這時候正好是建立規則的時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時候給軒軒一點點“教訓”是非常必要的,不過這時候的教訓,不是“走開點”“真可惡”這種大聲呵斥,不是用“你不配當我兒子,你喜歡誰就去找誰當媽媽”這種威脅恐嚇,也不是“浪費糧食”這種壞孩子標籤,這些負面教育,除了讓軒軒失去安全感、被貼標籤後的謹小慎微或者變本加厲,沒有一絲絲用處。這時候,當軒軒道歉的時候,最好的原諒軒軒,立即具體懲罰,建立規則。

怎麼做“懲罰”呢?讓軒軒嘗嘗蛋糕還能不能吃,不能吃了,那你自己的一份就沒有了,其它蛋糕就是爸爸媽媽的,這種程度就好了。

當軒軒意識到懲罰的時候,就是建立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家庭小規則,這種引導可以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規則、社會性,以及對待事物和對待他人的態度。

本文標題: 鄒市明家後這樣的教育孩子管道,你同意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78488573330
相关資料
如果孩子的成績現在不是很好,一定讀讀這篇文章!
面對孩子的成績,面對現實,當家長的怎樣做才能對孩子才更好!作為母親,我潛意識裏一直認為自己孩子是很聰明的,很了不起的。一年多前,我終於痛苦地接受了:兒子不僅是個普通的孩子,而且因為比同學們小一歲,的確要笨得多。
標籤: 數學
6種做法破壞寶寶專注力
下麵,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到底哪些做法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各位寶爸寶媽在以後的育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咯~有目的的活動更容易集中寶寶的專注力。例如寶寶正在房間裏讀書,爸爸在一旁翻箱倒櫃地找東西……試想,寶寶的注意力怎麼能不被轉移?
標籤: 嬰幼兒護理 親子成長 專注力 玩具 育兒 杯子
好孩子不是誇出來的
我們小時候,育兒理論是,什麼都是孩子的錯。拎起來打屁股是正常的。一句話現代育兒理論的基點是:孩子們都是天使,懲罰天使的必然是魔鬼。如果說,我們那一代是嚇大的,現在的孩子就是哄大的。每個熊孩子都是寵愛一身,滿腹經綸的小皇帝。孩子的媽媽,一直坐
標籤: 育兒
孩子為何不願和爸爸親近?
前幾天,某媽一臉鬱悶的找我:女兒不喜歡她爸爸,該怎麼辦呢?其實不只是這位寶媽,很多媽媽都有著同樣的疑惑:為什麼孩子就是不和爸爸親?但是,哪有孩子真的不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個孩子都是渴望和父母親近的。比如亂發脾氣、不愛做家務、對媽媽惡言相向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