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

而到少兒圖書館,是去感受一種閱讀文化,將孩子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從而引發他們閱讀的動機。少兒圖書館是為孩子營造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情境,引領孩子成為愛書人的最重要的社會資源。

早慧孩子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閱讀,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 %的天才男童和46 %的天才女童是在5歲以前開始閱讀的。早期閱讀可以使兒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促進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及表達能力的發展與提高,而且能使兒童獲得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

兒童閱讀興趣,簡明地講,即指兒童對文獻和進行閱讀活動的愛好,是對文獻的內容、意義進行積極探索和對自身從事閱讀活動的主動性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表現在對文獻和閱讀活動的特別喜愛和積極的閱讀態度。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好”與“樂”都是閱讀興趣的反映。

當兒童對閱讀發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不會覺得枯燥乏味。當然,閱讀興趣往往影響閱讀效果。有興趣讀書的兒童與無興趣讀書的兒童在相同的時間裏、相同的讀書條件下去讀同一種書,其結果必定會出現很大的差距;讀有興趣的圖書與讀無興趣的圖書,其結果也不一樣。囙此,在家庭和少兒圖書館開展閱讀指導工作時,首先重視和研究的問題,就是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

人的興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在預定客觀環境影響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同樣,我們認為,兒童閱讀興趣的產生、發展是與我們的引導、培養無法分開的。如果我們根據兒童心理的特點和閱讀形成、發展的規律,採用多種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和激發閱讀興趣。那麼,完成艱巨的閱讀任務,就會變得輕鬆愉快起來,把“苦讀”變成“樂讀”、“趣讀”,從而提高閱讀效率。關於培養興趣,郭沫若說過:“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人能够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了興趣,就會去勤學苦練,就會對一個人的成就發生作用。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這也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學齡前兒童的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控能力還比較差,因而閱讀興趣的培養就顯得更加重要。學齡前兒童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期,或稱敏感期。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五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過程的90 %。所謂敏感期,也稱關鍵期,是指在某一特定年齡時期兒童對某種知識或行為十分敏感,學習起來很容易,錯過這個時期,學習則發生困難,甚至影響終生。例如:兒童語言發展的敏感期是2歲左右,書寫敏感期出現在3. 5歲至4. 5歲時期,閱讀敏感期出現在4. 5歲至5. 5歲時期。所以,一些教育專家認為“6歲前較6歲後更容易學習閱讀”。而在閱讀過程中,圖書扮演的角色是極其重要的。囙此,培養閱讀興趣,應從選擇圖書開始。

一、選擇圖書以孩子的需要為惟一原則

在關於學前兒童讀物的調研中,有這樣一種結論:從整體上看,兒童所擁有的讀物基本上是出於家長自己的考慮,自己的教育觀,是家長的一種主觀行為;其次才考慮孩子是否有需求。可見,現在大多數父母在圖書的選擇上是違背圖書選擇原則的。那麼父母應怎樣考慮孩子的需要呢?應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選擇圖書。

要著重選擇形象性、直觀性、故事性强的圖書。所謂形象性,即書中內容應是兒童熟悉的,使兒童感到親切,自然地受到感染、滿足內心的需求和情感。例如:兒童喜歡看動畫片,像《哪吒傳奇》、《飛天小女警》都是兒童喜愛的動畫片,百看不厭。家長可以為其選擇這樣一些圖書。當兒童在書中見到自己熟悉的形象和情節時,必然會對圖書發生興趣,於是閱讀在興趣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進行著。所謂直觀性,即選擇色彩豐富、絢麗、對比强烈的圖書,因為兒童對色彩鮮豔的圖書畫面很感興趣。所謂故事性,即挑選情節單純、生動有趣、結構清晰、有頭有尾的圖書,特別注意故事要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因為兒童喜歡故事性强的作品,有情節的圖書在低幼圖書中占絕對優勢。我國的《西遊記》,國外的《一千零一夜》及《列那狐的故事》等,對兒童有著很强的吸引力。

選擇圖文並茂的圖書。給兒童看的圖書應具有語言簡練、書中人物動作性强的特點,書中的情節應主要依靠畫面式動作來體現,而不是過多地借助語言,以便使兒童能够從畫面的轉移、動作的銜接中瞭解、認識圖書的內容。

二、創設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

樹立榜樣。要孩子愛讀書,先要讓他在讀書之前愛上讀書的氣氛,父母們要努力在家庭中營造讀書的氣氛。父母首先要自己熱愛閱讀,以自身讀書的熱情感染幼兒,如果父母自己不看書,把業餘時間都耗費在電視機前或麻將桌上,卻要求孩子愛看書,是難以做到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

創設和諧的閱讀環境。父母要盡可能為孩子創造有趣、輕鬆、自在的閱讀環境,如圖書一定要放在伸手可及、取放自如的地方。閱讀時讓孩子姿勢舒適,不能讓孩子產生拘謹、不適感。父母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空間專門供兒童閱讀。一隻靈巧的小書架、一小塊漂亮的地毯、一個舒適的小沙發,都會讓孩子更加熱愛閱讀,讓閱讀伴隨孩子度過更多愉快的時光。

三、常帶兒童去書店和少兒圖書館

父母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兒童去書店和少兒圖書館。書店裏琳琅滿目的圖書會令孩子興奮不已。但是圖書帶回家,需要錢,在這裡可以讓孩子學會取捨,父母可以每次買一本書為限,告訴孩子看完了再來買,孩子為了得到更多心儀的圖書,回家後必定認真看書,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就會經久不衰。而到少兒圖書館,是去感受一種閱讀文化,將孩子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從而引發他們閱讀的動機。少兒圖書館是為孩子營造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情境,引領孩子成為愛書人的最重要的社會資源。然而,一個溫暖情境的組成,不只是一個地點和一本書。人,才是引導孩子學習“與書對話”的關鍵。在圖書館的閱讀情境中,工作人員、同齡夥伴以及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閱讀的引導人,引導孩子選書、看書、讀書,引導孩子發問、討論、思考,進而引導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四、加强親子共讀

孩子的閱讀與其說是一種掌握知識的過程,不如說是與父母同玩的遊戲過程。在閱讀的同時,孩子的第一需求(父母的愛)若得不到滿足,在孩子看來,這次閱讀就是沒有意思的、失敗的遊戲。父母應與孩子一起讀書,而不是扔一本書給孩子了事。孩子的年齡特點决定了閱讀離不開成人的朗讀、講解。在給孩子閱讀圖書時,家長要注意語言不要平平淡淡,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枯燥語言,這樣只能讓孩子失去聽故事、聽詩歌的興趣。囙此,父母最好帶著飽滿的情緒和情感來朗讀,放慢語速,儘量模仿故事中的各種角色的語氣讀,不要為了應付孩子而敷衍了事,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雖然多數家長已習慣採用親子共讀的管道,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但有研究認為親子共讀與兒童的閱讀興趣之間雖存在著正相關,但相關不顯著。要想真正發揮親子共讀的效果,還必須在一些方面下功夫。例如,為自己的孩子安排專門的閱讀時間(晚飯後的20分鐘)並持之以恒。再比如,親子共讀更多的是母子共讀,而母親的閱讀興趣往往影響著孩子的閱讀興趣,母親往往對文學、藝術方面比較鍾愛,而對科學、健康方面比較薄弱(父親一般比較擅長)。所以為了培養孩子全方位的閱讀興趣,父親也應該更多地參與到親子閱讀中來。

五、讓兒童時刻體驗“成就感”

“成就感”永遠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力,為了讓孩子時刻保持閱讀的興趣,家長就應該經常提供一些管道,讓孩子體驗成功。比如,父母先把一篇小故事分成幾個角色,在講完故事之後,和孩子一道進行角色對話,在家庭裏演繹一臺“小話劇”。這樣不僅孩子的興趣濃,也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再比如,引導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講給小朋友聽。孩子在講解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印象,更能在小朋友的讚美、羡慕中得到滿足,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更加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我們鼓勵兒童閱讀,只因閱讀是件快樂的事。只要有了興趣,就會熱愛閱讀,就可以豐富孩子的人生,去發現另一個美麗繽紛的世界。

本文標題: 學齡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71750827732
相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