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孩子是降臨人間的天使,是家長眼裡的心肝寶貝,隨著孩子懂的事情越來越多,也開始變得任性起來,任性是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任性還會影響成人、同伴對他們的評估,並由此影響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同時,幼兒任性時通常會伴隨著煩躁、忿怒的情緒。一次情緒失控對身心影響不大,經常性的情緒失控,就會對健康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了。

孩子是降臨人間的天使,是家長眼裡的心肝寶貝,隨著孩子懂的事情越來越多,也開始變得任性起來,任性是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放任幼兒的任性,將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因為任性的幼兒很難與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協商,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很難作出利他(如關心、謙讓、助人、同情等)的行為。幼兒任性還會影響成人、同伴對他們的評估,並由此影響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滾、不停地哭鬧、亂扔東西等行為來表現他們的情緒、要求與脾氣。如果這些消極行為經常發生,就會强化他們的不良個性品質。同時,幼兒任性時通常會伴隨著煩躁、忿怒的情緒。一次情緒失控對身心影響不大,經常性的情緒失控,就會對健康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了。

任性的形成原因和對策

那麼,造成幼兒任性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家長的教養管道不當。孩子任性時家長的態度如何,家長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等等,這是關係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獨生子女比例的新增,不少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缺乏行為規範和自我約束意識。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在知識方面要求嚴格,而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社會適應性等方面沒有要求,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的教養管道必然會造成幼兒的消極創造性行為。

2、同伴交往機會缺乏。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出現了不少“高樓兒童”,這些孩子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導致幼兒的玩伴由成人來替代。由於親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種平等的交往,囙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這種不平等的交往情景裏,如不是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孩子就會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識,缺乏謙讓、自製的行為。

瞭解了孩子任性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運用以下方法來進行教育:

1、明確要求,預防在先。家長平時對幼兒的行為要有明確的要求,如製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規則一旦製定,就要堅決執行,以此來規範孩子的行為,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並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2、家長教育孩子的要求、觀點應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時,家長應統一要求。如果一個嚴,一個寵,那麼孩子的任性會越演越烈,很難得到改正。

3、採用“負強化”的方法。當孩子任性時,有的家長大聲訓斥、恐嚇,甚至打罵,這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决,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幼兒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家長抗爭,從而使他們更任性。家長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著要買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滾,父母可採取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的方法,讓孩子感到父母並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當孩子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並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跟他講道理,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這種“負強化”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本文標題: 孩子任性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66052923195
相关資料
完美家庭培養自信寶寶
專家指出,子女的教育應從親子關係的建立開始,拋開“有條件的”愛才能讓孩子成長為真正的人。通過多方面努力,培育出自信向上的寶寶。而要想孩子能成為真正的人,糜仁海認為就必須要培養孩子具備7種品格,即以“仁”為本、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
標籤: 親子關係 家庭教育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 家庭關係
五種高危性格亟需家長關注
嬌嬌,名如其人,忸怩羞澀地躲在媽媽的身後,緊緊拽著媽媽的衣角,探著半個小腦袋看著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嬌嬌低聲委屈地哭了起來------.但是在很多場合下,嬌嬌會經常地、自然地表現出一種緊張不安、退縮,這是她的一種性格
標籤: 幼儿園 育兒
最常見的寶寶性問題
■問題1:我能和媽媽結婚嗎?你長大了,可以和一個你最最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當然,她也得最最喜歡你才行。■問題2:你的“奶奶”為什麼那麼鼓?■問題3:你為什麼要戴“布兜兜兒”?而且,如果胸口的肉肉往下掉會很難受,媽媽穿了“布兜兜”就舒服了。關於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性教育以幼儿園為起點
和多年前的放任自流不同,現在很多父母開始有性教育意識,只是不知道應該從何時開始,有的人則以為要等到女孩來例假,男孩長鬍子等身體發育訊號出現再開始“順水推舟”地進行性教育。但桑標教授表示,人生第一個性教育的關鍵期應該是幼儿園階段。幼儿園階段的
標籤: 幼儿園 育兒 性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