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國產手機為啥越賣越貴嗎?

在手機市場競爭近乎慘烈的情况下,國產手機越賣越貴,這是國產手機廠商競爭策略所致,是國產手機廠商科技實力所致,同時也反映了整個手機市場環境的變化。隨著華為、小米、金立等新機型的陸續推出,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主流國產智能手機的價格區間正在悄然上揚。其中,2500元至3000元價位段銷量上漲111%,3000元至4000元價位段上漲70%。

在手機市場競爭近乎慘烈的情况下,國產手機越賣越貴,這是國產手機廠商競爭策略所致,是國產手機廠商科技實力所致,同時也反映了整個手機市場環境的變化

隨著華為、小米、金立等新機型的陸續推出,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主流國產智能手機的價格區間正在悄然上揚。之前佔據市場半壁江山的“千元機”越來越少,“驚爆價”也不再是手機廠商市場文宣的著力點。無論是主攻中高端市場、原本價位區間就比較高的華為、vivo,還是過去主打性價比、走親民路線的小米,都選擇了更好也更貴的新品策略。最明顯的例子是小米,之前紅米系列產品售價為499元到899元,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千元機;7月底推出的紅米Pro,共有3個版本,定價上漲至1499元到1999元。

來自市場調查機构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達到2.2億部,同比上漲20%;手機零售均價為1503元(不包含iPhone),而去年同期是1389元。其中,2500元至3000元價位段銷量上漲111%,3000元至4000元價位段上漲70%。可以看出,2500元以上價位的中高端市場增長率,遠遠高於低端市場。那麼,在手機市場競爭近乎慘烈的情况下,國產手機憑啥能越賣越貴呢?

首先,這是國產手機廠商競爭策略所致。很長一段時間,三星和蘋果佔據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利潤的99%,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都在“賠本賺吆喝”。雖然以超低價格搶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卻也在瘋狂壓榨利潤率和發展後勁。隨著華為、vivo的出貨量和全球市場份額提升明顯,國產手機廠商均開始積極調整產品策略,逐步加大中高端產品線的比重。以華為為例,隨著Mate8、P9等旗艦產品的熱賣,其智能手機在500美元至600美元的高端市場份額,較2015年6月增長超過10個百分點。

其次,這是國產手機廠商科技實力所致。突破中高端市場,不是簡單的提價就能實現的,背後要有强大的研發做支撐。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公佈的“2015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顯示,在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前10比特中,手機企業獨佔6席;排名前4的中興、OPPO、華為、小米,申請專利數量分別為3516件、3338件、3216件、3183件。華為的自有晶片、自有作業系統、雙監視器,OPPO的快速充電功能,vivo的拍照、頂級Hi-Fi方案等,都已經構建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和特色賣點。

再者,這是整個手機市場環境變化所致。前幾年我國手機行業處於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的變革風口,面對急劇放量的市場,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採取了低價衝量的策略。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人口紅利”期的結束,手機行業的競爭焦點,從傳統的拼硬體設定和性價比,轉向比拼產品本身的用戶體驗。如今存量市場上的大部分用戶,都不是第一次購買智能手機,對於產品和體驗有著更高的期待。除了價格,用戶更追求品質、工藝、前沿技術,甚至一個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彰顯自己的品位。為此,國產手機廠商著力做好品牌、產品和通路服務的差异化,不再單純比拼價格。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華為、OPPO、vivo三家已佔據了44.1%的市場份額。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集中化程度的提高,在中高端市場對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造成擠壓,在中低端市場則會加速洗牌“清場”。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3至5年中國智能手機將充當全球最重要的產業角色,對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的控制力會大幅加强,同時可能會誕生1至2家真正全球一流的消費電子品牌。

中國智能手機角力全球市場

10年前的今天,諾基亞手機如日中天。那時誰會想到,僅僅7年以後,諾基亞會面臨破產被收購的局面?而將諾基亞推向深淵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便是2007年問世的蘋果手機。當然,在“蘋果”誕生之初,人們也很難相信,10年後的今天,世界成了智能手機的天下。

全球佈局助增長

IT市場調查企業IDC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機出貨總量約6.78億部,同比增長僅0.2%。雖然三星仍蟬聯世界第一的寶座,但其出貨量僅小幅增長2.3%;蘋果則同比大减15.7%;華為26.8%的增速引人注目,市場佔有率從6.9%同比上升至8.8%。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幾近停滯的大局下,中國的OPPO、VIVO卻逆勢興起,擠掉聯想和小米,以6.6%和4.8%的市場份額成為殺進全球智能手機公司前五的黑馬。

這個格局與2015年的截然不同。雖然前三名仍維持三星、蘋果、華為不變,但蘋果大幅下跌、華為高速增長,二者差距縮小。有分析指出,如果蘋果下月推出的“蘋果7”銷量不佳,可能讓出世界第二的位置。

在智能手機市場日漸飽和的情况下,國產智能手機能保持穩健增長,與其全球佈局密不可分。

現時,華為手機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表現良好。以歐洲市場為例,去年,華為手機在中東歐、北歐發貨量同比增長114%,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25%。在波蘭、芬蘭等歐洲國家,華為的市場份額一度超越蘋果,躍居第二。華為P9今年在英法上市以來也呈現銷量大增的局面。

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餘承東說,華為在上半年的海外市場增速達到中國市場增速的1.6倍。其中,比利時、西班牙等13個歐洲國家的市場占比達15%到20%,特別是在500歐元以上高端產品區域品牌效應提升明顯。

如果說華為深耕國外多年,那麼近年來才陸續進軍海外市場的小米也表現不俗,“米粉”已從中國漲到全球。自2013年4月在中國香港和臺灣開賣手機之後,小米陸續進入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巴西、阿聯酋等,並拓展南非、奈及利亞和墨西哥等市場,在海外掀起一股小米熱潮。

此外,樂視手機業務也已進軍印度、泰國等海外市場,金立也在將手機推向以奈及利亞為代表的非洲市場和以印度為首的南亞市場。

競爭勝出有奇招

不過,無論新興品牌如何來勢洶洶,三星、蘋果、索尼等國際巨頭畢竟已經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要虎口奪食,分割其市場份額,就必須有能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創新點。

華為P9手機被稱為“拍照神器”,其最大亮點是與德國百年相機品牌徠卡公司聯合設計和開發的黑白與彩色雙監視器。其中,彩色監視器負責捕捉色彩資訊,黑白監視器負責抓住畫面細節。這一創新設計在成為賣點的同時,也再次塑造了華為創新引領者的形象。不久前,“蘋果7”宣佈將推出雙監視器版本,不少人稱其效仿華為。

“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這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語說的就是OPPOVOOC超級閃充科技。同樣,華為P9也支持快充科技。不難想像,這正是中國生產商在以直擊“蘋果”痛點的管道向其發出挑戰。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曾公開表示,小米可以做到每週更新手機作業系統版本,這是蘋果手機做不到的,即便三星公司也會擔心這樣的競爭對手。

而從“步步高音樂手機”演變而來的VIVO一直主打影音,希望為消費者提供頂級視聽體驗,甚至打出“會讓你耳朵懷孕”的口號。

“有的國際品牌在開發360度全景攝影,有的則在開發移動支付,還有的專注語音智慧和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對智能手機生產企業的創新招數,普華永道內地及香港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首長合夥人周偉然說。“但這都需要高額的研發投入,甚至一些大品牌都無力承擔。”

周偉然認為,很多國產智能手機形態雷同、功能相近甚至“千機一面”,要打破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企業必須拿出獨一無二的看家科技,但這會給大多數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的行銷型本土品牌樹立難以逾越的“科技門檻”。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企業現在主要面對的是消費者的換機需求,市場形態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餘承東說。

囙此,要在空間越來越小的智能手機市場站穩腳跟,讓消費者持續保有新鮮感和購買欲,需要的是真正的科技突破和產品創新。當然,還應該對市場有足够的瞭解。

綜合創新成覈心

如今,智能手機產業正從規模擴張向品牌效益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莫瑋認為,未來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包括科技、產品、服務等在內的綜合創新將成為競爭力的覈心。

其中,科技要先行。樂視移動總裁馮幸表示,要在全球智能手機的競爭中站住脚,就一定要擁有核心技術,比如有的企業已經開始做自己的手機晶片。

一直以來,華為的戰畧就是通過科技和市場進行“雙輪驅動”。每年,華為至少將銷售收入的10%用於研發。過去10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僅2015年就投入約500億元。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2015年的報告顯示,華為是2014年申請國際專利最多的公司。

現時,華為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地設立了16個研究所,集不同地區優勢打造產品;在巴黎設立美學研究所,跟踪全球時尚潮流;還和合作夥伴在全球創建28個聯合創新中心,根據當地消費者習慣和應用開發產品。

市場方面,華為逐步在全球建立當地語系化行銷團隊,加强當地消費者需求調研,同時還通過一系列活動,打造品牌形象。簽約拜仁慕尼克鋒線球星羅伯特·萊萬多夫斯基,與捷克冰球球星亞羅米爾·亞格爾和挪威滑雪名將特雷莎·喬奧格等建立合作,華為希望通過名人效應提升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華為在東北歐各國的品牌知名度平均超過60%,在塞爾維亞等國家甚至超過90%。

中興的路子與華為頗為相似。2015年,中興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為强化北美市場在中興全球化佈局中的戰畧比重,自2005年進入加拿大市場以來,中興平均每年投入3000萬美元進行體育贊助等,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此外,通路的開拓對智能手機搶佔市場也至關重要。曾經,小米以“線上行銷+線上銷售”的管道成功攻佔中國市場。後來依靠這一經驗,小米成功拿下印度和巴西市場。但近年來,國內市場線下通路開始“逆襲”,OPPO和VIVO今年晋昇新秀,正是由於它們打通了國內小城鎮及農村地區的線下通路。現在,華為、小米、聯想、榮耀等都在對線下通路發力。

無論採取何種競爭策略,全球手機終端競爭都已進入比拼品牌、品質、性價比、創新技術等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階段。雖然中國智能手機企業整體實力距離世界領先水準還有一定差距,但令人欣慰的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它們已不僅是將國外科技和創新模式複製到中國,而是開始將中國的科技和創新模式推廣到全球。

莫瑋認為,“我國智能手機產業自主品牌的份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不僅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帶動效應,打造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對落實‘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具有重要引擎作用。”展望前路,國產智能手機將面臨多重挑戰,但也前景廣闊。

本文標題: 你知道國產手機為啥越賣越貴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54002270549
相关資料
請問,人人抱怨的資本寒冬,究竟在哪?
隨著資本的偃旗息鼓,很多人預言,當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進入新一輪的寒冬之中。而,很多人恰恰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下的市場情勢到底是不是資本寒冬?不可否認,資本在中國互聯網新一輪萌發、發展、噴發中所佔據的重要作用。新一輪的資本寒冬肇
標籤: 贏利模式 投資 互聯網 資本寒冬 互聯網盈利模式 投資資本
滴滴創業團隊已喪失公司控制權?
最近,滴滴與UberChina宣佈合併了,這一幕又在重演。關於合併後滴滴的股權與控制權,有很多的江湖傳說。收購完成後,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不控股的情况下,創業團隊還可以通過投票權委託、一致行動
標籤: 創業 移動互聯網 程維
曾估值超10億元的車風網倒閉了它怎麼死的?
有媒體報導,汽車電商O2O平臺“車風網”8月1日起所有員工停止上班,公司將為每位員工提供一個月的薪水作為遣散費,在8月15日前發放。這意味著這家曾經估值超10億元的汽車電商平臺正式宣告倒閉。車風網員工向媒體證實消息可靠,車風網創始人兼CEO
標籤: 騰信股份
中國企業在美國頻繁退市為哪般?
中國企業為何選擇在美國上市,最後為何又頻繁退市?日前,奇虎360股票已經停止交易,7月18日開盤前,奇虎360將從紐交所退市。前一段時間,聚美優品從美國退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發行價22美元,退市價7美元。而這些公司起初在美國上市是有原因的。
標籤: 私有化退市 股票退市 美股 分眾傳媒 美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