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甲方研究社(ID:jiafangribao)
網易考拉即將加入阿裡動物園。
多方獨立信源表示,阿裡巴巴收購網易考拉一事已進入尾聲,預計在本週五宣佈。天猫國際資深總監劉一曼將出任CEO,劉一曼現時的彙報對象為天猫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此前考拉曾和亞馬遜海外購、拼多多、阿裡都傳出了資本運作上的緋聞,但現時看起來,阿裡是走進最後一輪角逐的那個。
網易無可奈何
考拉尋求賣身,並非“混得不好”。
公開資料顯示,網易考拉成立於2015年初,當時正於跨境電商爆發的紅利期,丁磊曾不止一次地表達了對電商業務前景的厚望。經過五年耕耘,考拉的年營收達到百億規模,僅次於天猫國際。在市場份額上,考拉現時也穩住第二的位置,和天猫國際一起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是第三名海囤全球(即京東海外購)的兩倍。
根據比達諮詢的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10月份海淘類APP月活躍用戶排名中,小紅書位居第一,月活躍用戶數達3216.8萬人,網易考拉位居第二,月活躍用戶數為598.2萬人。
今年第二季,網易電商業務取得營收52.5億元,同比增長20.2%,毛利率為10.9%,而第一季及去年同期毛利率分別為10.2%及10.1%。
該季,網易電商業務營收占公司總營收近28%,已成為繼遊戲之後的第二大業務。網易電商主要包括主攻跨境海購的考拉和生活類電商品牌嚴選兩大品牌。
從電商業務的營收表現來看,網易似乎沒有出手考拉的理由。
丁磊急於為考拉尋找買家,葫蘆裏究竟賣得是什麼藥?
考拉的表面風光,內裡是網易的負重前行。
資料顯示,網易毛利率從2014年的72%降至2018年的42%,淨利率從41%降至9%,拖累了整個網易生態鏈的發展,電商業務這顆“燙山芋”,已到了不得不拋出的時候。
網易電商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營收增速現時都不太樂觀。雖然本季度電商業務的毛利已經超過10%,但是和遊戲業務的63%、廣告業務的55%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拖了集團後腿。而本季度電商業務的增速則進一步放緩,只有20%左右,與高峰時期近200%的增長相比,縮水了近十倍。
網易考拉的大幅度擴張更加劇了自身困境。今年以來,網易考拉還加快了跨境倉儲佈局速度,已率先在福州、合肥、唐山等新增跨境綜合試驗區都市佈局跨境倉儲。截至目前,網易考拉擁有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保稅倉資源。
此外,網易考拉的線下佈局在國內跨境海淘平臺中也是最為超前的一個。今年4月,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首店落地杭州之後,已經進入廣州、南京等地。現時看來電商的發展路徑是犧牲利潤擴大規模,京東和拼多多走的都是這條路線,但網易現時已經選擇放弃這種做法。
網易CFO楊昭@在2019年Q2季度財報電話會中曾表示,電商業務方面需要在增長速度和電商盈利模式兩者之間達到平衡,網易的經營理念並不支持用不惜虧損來換取快速增長的模式。從整體來看,網易考拉仍然處於需要大力投入、不斷燒錢的階段,“若將其出售給阿裡,網易電商則無需再憂愁海外供應鏈體系,能更加集中資源打造自營電商,提高自身賺錢效率”。
海淘超級霸主成型
如果天猫國際和網易考拉牽手,那在跨境電商中的老大和老二的過半的江山便收入阿裡的囊中,這是阿裡樂見的。據此前艾媒諮詢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網易考拉以27.7%的市場份額排名首位,天猫國際以25.1%市場份額位列其後,兩者市場份額相加將達到52.8%。
此外,網易考拉具有一定的入口價值,其較為成熟的保稅倉和供應鏈體系則能給阿裡補充資源、提高基礎設施能力。阿裡還有彌補海淘業務品類缺陷的需求。網易考拉的覈心品類是母嬰產品,最新一批的簽約品牌也仍然是以母嬰為主。而天猫國際現時最強勢的品類則是美妝,天猫方面在今年舉辦的金妝獎上也曾表示,美妝是其如今增長最快的品類。並購或入股考拉,對阿裡來說能够引入考拉在母嬰品類上的供應鏈能力。母嬰本身也是海淘業務用戶粘性最强、需求十分旺盛的品類,發展潜力很大。
與此同時,網易考拉多年來的自營模式,在高淨值用戶群體中積累了一定口碑。這無疑讓網易考拉在用戶群體上與天猫國際形成了重合。而拼多多與網易考拉給人的印象則是“格格不入”,有用戶直言:網易考拉要是投奔了拼多多,我馬上卸載它!由此看來,網易考拉與天猫國際的結合,更有“郎才女貌”的意味。
阿裡急欲“吞下”網易考拉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在於拼多多也在覬覦網易考拉這一塊“肥肉”,屬於防禦性收購。
據瞭解,在跨境電商領域,拼多多已有所佈局。本月,拼多多正式開通“全球購”頻道,計畫3年內招募50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且在8月28日計畫在廈門,與海投跨境通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展開針對跨境商家的聯合招商。
,阿裡贏下了這場收購戰,其在中國跨境電商領域或將一家獨大,同時依靠阿裡强大的供應鏈物流體系,或將吃掉更多市場份額,對拼多多的國際電商業務形成强有力的阻擊。
考拉能否融入
考拉加入阿裡動物園,會不會水土不服?二者差异首先體現在模式的差异上。天猫國際與淘寶一脈相承,以平臺開放為主,但在跨境領域,供應鏈與國內不同,相對更碎片化,國家多、企業多、參與的角色也多、品類更多,所以如果都採用開放平臺,對顧客的服務很難做到標準化,尤其在品控方面,開放平臺遠不如自營。考拉以自營模式為主,從選品到供應鏈,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運作模式,考驗的是阿裡的資源整合能力。
但作為跨境電商的翹楚,二者英雄所見略同同樣存在。
譬如,天猫國際正在佈局跨境新零售線下店,將陸續進入寧波、深圳等擁有跨境保稅倉的都市,而網易考拉也在積極佈局線下店,現時已在杭州、上海、鄭州、重慶、成都、唐山等都市一共開設8家“網易考拉”線下店,距離今年目標還差7家。
去年12月,天猫國際公佈將在原先100萬平方米保稅倉基礎上,3年內達到20個保稅倉及10個海外倉,以支撐海外6大採購中心的商品輸出,而考拉已在歐洲、澳大利亞、北美、日韓等地設有海外倉,同時計畫設立西北運營中心,輻射陝西、甘肅等西北五省,對如此多的線下倉儲進行統一協調部署,關係著整個天猫國際業務能否正常運轉,對阿裡又是一大考驗。
不難預見,隨著網易考拉賣身的靴子落地,在電商的江湖中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洗牌,換言之,也到了跨境電商的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