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進行股權激勵要注意的四大問題

從我1999年回國創業到今天,這十年裡面,很多東西都變了——海歸過時了,土鼈稱霸(參見我之前的部落格“海龜還是土鼈?”記得1999年時,我想請兩個工程師成為我公司第三和第四名員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承諾每個人會有2%的stockoption。最終他們都沒有加入,錯過了日後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第四大問題是行權價格該定多少。

下麵是易趣網創始人邵亦波的分享:

從我1999年回國創業到今天,這十年裡面,很多東西都變了——海歸過時了,土鼈稱霸(參見我之前的部落格“海龜還是土鼈?”),我剛回國的時候期權這個詞還不存在,到現在每個創業者和員工、甚至我父母這一輩的人都聽說過。記得1999年時,我想請兩個工程師成為我公司第三和第四名員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承諾每個人會有2%的stock option。他們問我這stock option是什麼東西,我解釋了半天,翻字典查網絡,把這個stock option翻譯成股票期權。最終他們都沒有加入,錯過了日後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

期權給一個員工以一定的行權價格(strike price)——一般是一個很低的價格——在一段時間裏買入公司普通股的權利。這個權利是很值錢的。我記得1999年易趣總共有400萬股,假設一個員工拿到2%即8萬股,行權價格是1美分。公司在2003年賣給eBay的時候,每股已經折開為10股,折開後每股4美元,那麼這些期權價值是(4 - 0.01/10)×80000×10 = 3200000美元(行權價格可以忽略不計了)。

公司在很小的時候,付不起很高的薪水,而且要員工放弃原有穩定的工作,這個時候期權就是一個很有用的東西去激勵員工。除了可以“吸引”員工加入之外,期權可以起到“留住”員工的作用。一個員工如果拿了薪水或者獎金,然後離開公司,對公司肯定有損害、但對員工自己沒有損害。

員工如果拿了期權,情况就不一樣了:首先,期權需要幾年(一般是3到5年)Vest,早走就少拿,如果是5年Vest,他兩年就走,只能拿五分之二。其次,一般的期權協議規定,辭職的員工在離職後90天內需要行使期權,過期作廢,這樣即使是一分錢、一毛錢美元的期權,如果是幾萬股,員工也可能要拿出上萬元人民幣才能拿到這些普通股。在公司上市前,這些普通股是不流通的,只是一張白紙而已,所以對很多員工來講,買不買是一個困難的决定。第三,一個重要的員工走了,對公司造成損失,同樣他作為股東也要承受這些損失,這也會成為促成一個員工留在公司的原因之一,或者至少不太會離開公司去競爭對手那邊去,做出對公司有害的事情。

好了,講了這些基本的概念,接下來談一些操作層面上創業者經常遇到的問題。

第一,最常見的問題是“給多少”?當然,總的來說,“給多少”主要取決於員工在公司的職位、薪水和公司的發展階段。如果我只說這些空話,可能沒有很大幫助,所以以我本人的經驗下麵給大家一些大約的數位供參考。公司初創時(定義在VC進入之前),一個副總可能要2%到5%的期權;A輪融資之後,副總變成1%到2%;B輪融資後,副總變成0.5%到1%;C輪或者接近IPO的時候,副總就是0.2%到0.5%。公司除了創始人之外的覈心高管(CTO、CFO等)一般是VP的2到3倍,總監級別的一般是副總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依此類推。這只是一個大約的估計,實際操作上還有很多因素。例如一個副總可能想要更多的期權,肯把他的薪水降到很低(這種人我喜歡,因為看得出他對公司的熱情和信心)。公司到後期,期權就不再以百分比來談,而是以幾股幾股來談了。

有人可能會問我如何定義副總、總監,因為不同的人定義可能是很不一樣的。我定義副總是一個能獨擋一個或幾個公司部門,管理至少幾十個人的人,是一個你可以想像在公司成熟、甚至上市後,還是一個隨著公司成長能繼續做副總的人。總監是一個在公司早期能負責一個部門工作,但在未來還看不出能够在公司成熟後繼續獨當一面的人,他可能成為副總,也可能成為副總下麵管理一個部門中一個或者幾個分支的負責人。總監也可能是一個最覈心、最厲害的科技高手。如果你對副總、總監的定義不一樣,可以對我剛才的數位做調整。

第二大問題是Vesting的問題,3年、4年還是5年?很多創業者都覺得短一些好,我覺得長一些好。做一個好公司,三年成功是非常幸運的,五年是比較正常的。你不希望你的員工過了兩年半來找你問:“我的期權再過半年就全部Vest了,請再給我一點吧。”還有一個條款是在公司上市或被賣的時候,員工沒有被Vest的期權是不是應該全部立即Vest(accelerated vesting)。這裡大家沒有一個共識。我覺得可以把剩下的沒有Vest的期權Vest一半,這樣員工比較高興,覺得比較公平。同時,不全部Vest,可以避免公司上市或被賣後,很多員工都馬上走掉。

第三大問題是期權給多少人。易趣當時走的是矽谷道路,公司幾乎每個人都有期權,而且發得很早,公司剛開始就有,員工過了試用期就發。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齊心協力,大家一起把公司做成功,大家都高興。壞處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免費”拿到,很多人不够珍惜,覺得期權不會值很多錢。也有些公司,走的是另一個極端,發得很晚,到了公司快上市的時候才發,而且發得很少,很多員工都沒有,或者做了兩三年以上的老員工才有。我現在參與的幾家公司,包括安居客、諾凡麥等在內,是採取折衷的方法,還是比較多的員工有期權,但不是“自動”的,而是員工的職位或者工作表現滿足了一定的標準再給,要給的話是比較多的。

第四大問題是行權價格該定多少。如果A輪的價格是2美元,行權價格應該是2美元、1美元還是20美分呢?很多VC堅持要定為2美元,理由是如果VC不賺錢、最終退出時股價不到2美元,那麼員工也不應該賺錢。我不是很同意這個觀點。首先,期權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激勵員工,行權價格定得越低,每股期權的價值就越大,就越有吸引力。其次,在公司最終上市或賣掉時,期權的行權價格並不影響VC的回報。比如公司賣的價格是2億美元的話,每股定價就是2億美元减去優先清算權後再除以所有股票的數量(包括優先股、普通股及所有期權,英文叫total outstanding shares on a fully diluted basis)。理論上,正確的算灋應該是(總金額+期權量×平均行權價格)/所有股票數量,但我從沒見一個投資銀行家或者並購的買家這樣算過。所以,把行權價格定得高,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那麼期權的行權價格要定得低,能有多低?這要看會計師。一般,會計師會允許一個初創企業以上一輪優先股股價的十分之一作為期權的行權價格。到公司接近上市的時候,行權價格就會慢慢接近優先股價格。上市後,行權價格一定要是上市股票的當前價格。

我是很喜歡期權這個東西的,它是小公司能够吸引到人才並且留住人才的最大法寶,而人是公司成功最重要的東西。

本文標題: 創業公司進行股權激勵要注意的四大問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241554493206
相关資料
每個創業者都應該問問企業孵化器這些問題
近日國外知名科技部落格Pandodaily的StartupsAnonymous專欄發佈了一篇文章,每週都有創業者或投資人以匿名的管道,在這個專欄發佈文章,分享他們關於創業的想法,本周的文章如下:。在創業圈子裏關於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文章已經很多
標籤: 創業 企業孵化器 創投
創業首先你得講好一個故事
如今,內容在市場行銷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對於你的公司來說,如果沒有一個故事,就意味著沒有內容可以創造、傳播。如果你希望能在市場行銷上獲得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嘗試“銷售”你的故事,而是要去傾訴一個故事。回答這個問題,也是組織公司
標籤: 創業 市場行銷
初創公司如何招“才”進寶?
前兩天我一個小夥伴分享了一個招聘小故事。一家報社招聘記者,面試者到了門口,警衛不讓他進,他就打電話給HR說警衛不讓進怎麼辦。主編說,讓他自己進來,沒辦法進來的人不能當記者。我用21個月的時間幫助老闆做了300多萬元的業績,於是就出來自己創業
標籤: 創業
阿裡上市萬餘員工平均身價將超千萬元
阿裡巴巴即將在美國上市的消息,無疑使它成為中國企業的領跑者。如無意外,來自中國本土的電商巨頭阿裡巴巴將以“史上最大IPO”的身份,於美國當地時間9月19日登入紐約證券交易所。在阿裡巴巴持股8.9%的馬雲,上市後將以219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成為
標籤: 阿裡巴巴 阿裡上市 騰訊阿裡 阿裡市值 阿裡股價 阿裡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