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10年後,在賺錢和夢想面前我會選擇賺錢

茅侃侃依舊走在創業的路上。只是,經過10多年的折騰,他幾度變換身份,還是發現時代最前沿的行業對他最有挑戰。於是,他一猛子跳入到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出生於1983年的他,作為當年“80後”創業者符號式人物,即將而立。茅侃侃總結了自己的職業經歷,不謙虛地說。“現在,在賺錢和夢想面前,我會選擇賺錢。”

茅侃侃依舊走在創業的路上。只是,經過10多年的折騰,他幾度變換身份,還是發現時代最前沿的行業對他最有挑戰。於是,他一猛子跳入到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

出生於1983年的他,作為當年“80後”創業者符號式人物,即將而立。留長髮、信命理、癡迷刺青,雖然十幾年來經歷了各種職場身份:紅旗中文2000、市科委、聯眾遊戲、時代美兆以及現在的中澳凱爾健康合夥人和縱橫經緯資訊技術公司創始合夥人,但性格卻一點沒變。他形容自己“成熟度特別低”,不過正是敢於面對這一點,他開始放下一些東西。“專心做個大產品經理也不錯,你會精力集中。做自己擅長的事比較好。”

10月底的一天,茅侃侃在北京北四環的一家咖啡廳裏首次向《環球企業家》記者講起他正在做的App“哪兒堵”。他一邊讓身邊的設計師做著修改,一邊感慨今年種種不順:在蘋果商店折騰了四次才上線、各種bug不斷。“今年所有的開發運營都打亂了。”他一臉困惑,說自己倒楣到去廁所也會把手機掉進去。

截稿前,當我問起他最新進展,他還主動邀請我去辦公室再聊聊。並約上了兩個汽車之家的朋友探討商業模式。“提前聊聊,也好看看怎麼和老李(李想)合作。”他口中的老李,正是當年與他一起被奉為創業榜樣的另一個80後。

“我是個艺文青年,只有艺文青年才是個好的產品經理。”茅侃侃總結了自己的職業經歷,不謙虛地說。但他也說10多年來自己對商業的理解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在賺錢和夢想面前,我會選擇賺錢。”他說,以前總覺得夢想更重要,但結果是到後來發現錢沒賺到,夢想也無從談起。頭幾年,他通過寫書賺了一筆“够喝酒的錢”,他挺高興,“對我來說商業就是你最後總得選擇一個管道把錢賺了。”

新的創業

2011年年底,茅侃侃在咖啡廳結識了現在的合夥人郭潔青,郭所在的九州聯宇主要從事傳統的交通資訊處理業務,為國內諸多地圖廠商提供B2B資訊。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郭希望在地圖服務領域拓界到B2C。早年茅侃侃在時代美兆做真人CS時就接觸到LBS,對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早已熟悉。但看到國內的玩轉四方等LBS網站效仿foursquare卻沒找到盈利模式,他沒敢貿然趟水。

和郭潔青的談話給了茅侃侃不少啟發。他算算自己在北京開了十年車,但現有產品並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交通)那個行業的人不是做產品的。”茅侃侃認為,基於位置服務、智慧都市和車聯網的競爭現時還並不激烈,用戶也沒有產生固定的使用模式,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他希望把握這個機會,通過移動互聯網和交通系統、汽車廠商進行深度綜合。

2012年4月,茅侃侃帶領10人左右的團隊開始開發交通出行資訊應用。他的出發點是:路况資訊服務是一種“偽剛需”,工具型App難以長期維繫用戶粘性,但卻是很好的“藥引子”;而基於交通出行工具延伸的服務才是剛需,業務延伸的空間大。囙此,他希望先打造一個實时路况資訊平臺,做好種子用戶的培育;然後綜合線下資源,在後端即汽車廠商、保險公司等領域進行合作,打造全系列的交通出行O2O服務模式,即基於同一個數據平臺,衍生出一系列App:路况査詢、出租代駕、拼車搭車、道路救援、修車和保險服務等。

在茅侃侃的的設想中,這種“輕應用、重服務、重後臺”的產品佈局,不僅可以避開和競爭對手的正面攻勢,還可以使數據間存在共亯與關聯關係,從而找到清晰可靠的商業模式。

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他的團隊做出的第一個實时交通路况應用“哪兒堵(Jamper)”,從開發到上線就足足花了6個月,根據蘋果商店的要求做了數次修改。這個過程一度令茅侃侃感到崩潰。“總覺得命在別人手裡。”他說,此外使用的語音軟體磨合也不順利,導致產品會遇到bug退出。

好在他認為自己本身就是對產品苛刻的人,囙此不斷修改和打磨成了那段時間的主題。“別看我外表挺糙,但總是我最細心地發現產品裏的問題。”茅侃侃說。事實的確如此,在本刊記者試用“哪兒堵”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都馬上通過微信給予解答。

產品有了,便是推廣。在App的浩瀚海洋中,不刷榜如何能脫穎而出?茅侃侃只是做了一些定向傳播,比如他認為憑藉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口碑傳播能够帶來不少目標受眾,而汽車之家、weico等平臺則可以帶來一些“小資”用戶的轉化。

他定位的目標用戶,男性是開頭但不是主流,女性和新手才是未來:因為這部分用戶在遇到交通問題時往往不知所措,對事故、壞車、保險等問題有强烈的求助需求。對於自己進軍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個產品,茅侃侃的目標是年底覆蓋15到20個都市,做好產品的縱深及服務佈局。“談盈利模式現在還早,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就像1999、2000年時剛有互聯網時,你總得等得起吧?”

對於現時自己的這份職業,茅侃侃坦言自己並不想太遠。他反問道:“創業板排了多少個企業?有幾個能上市的?”在他看來,如果產品做得好,未來即使被騰訊這樣的大公司收購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在縱橫經緯創業中,他不再像此前幾家公司中去做管理者,而是以產品開發為主,郭潔青負責日常經營。“那並不是我的專長所在。”他說人能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最好。他還舉了自己好友李想的例子,他說李想的優勢就是做管理。在這方面,李想也給了他不少建議,“做兄弟這就夠了。”茅侃侃說。

成長之困

他逐漸認清自己,是在時代美兆做過管理者之後。2009年離開後,茅侃侃經歷過一段醉生夢死的日子。

“那時候沒什麼事幹,每天都在喝酒,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20歲出頭被冠以“億萬富青”名號,讓他體會到名譽和現實之間的迷失。“虛榮總會讓人找不到方向,到最後你會發現正負都抵消了。”茅侃侃說,幸好那個時候沒有微博,否則也許更找不到自我。

實際上,曾經的“過億資產”是他所在的時代美兆項目拿到的投資,他拿到的不過是有限的年薪和股權。對他來說,最大的收穫則是那時認識了一些本在那個年紀和閱歷沒機會認識的人,這些人慢慢做成了朋友,能在需要的時候拉上他一把。2011年,茅侃侃在自己關於職場心得的書《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中寫道:“沒有哪個創業故事是神話故事,更沒有哪個創業者是神。我喜歡英雄二字,這適合每一個正在創業路上的人,因為英雄也有悲情,但他們仍是英雄。”這是這個八零後創業者十年打拼的內心寫照。

在投入移動互聯網創業之前,茅侃侃還有另一個相對穩妥的機會—去騰訊,而他當時也和騰訊幾個業務線談過。作為最早接觸互聯網的一代,他很遺憾當李想他們把泡泡網、汽車之家做得爐火純青時,自己卻一脚踏進了時代美兆這個線下項目。

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時機他不想再錯過。和郭潔青的合作讓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開啟了一段新的商業旅程,茅侃侃說,如果他的精力分10分,現在放9分在這個事情上,剩下1分留給生活。在這方面,他最欽佩的人是開發出微信的騰訊副總裁張小龍。他認為現在最開心的事是“自己產品發佈的那一刻”。

茅侃侃的精力依舊很充沛,他活躍在微博、微信以及QQ上。白天他把自己的全部時間用在產品的開發上,晚上則是一直和十幾年前一樣—泡咖啡館、卡拉OK或者夜店。

他還喜歡刺青,他對自己作為艺文青年的評估是:這些人或許口味重,但內心都很單純。“穿西服的未必是好人,有紋身的未必是混蛋。如果你說我是錯的,那就證明你是對的。”這是茅侃侃的座右銘。他說自己的上升星座和月亮星座是天蠍,特別衝突,“但是適合做生意”。

適合做並不意味著會做。茅侃侃認為自己對商業的看法依然不成熟,但他說自己的心志有很多改變,至少做產品不像原來那麼著急了。未來,他也只想做好產品。“所謂的產品,就是看你擅長使用哪種工具了。”

在拍照時,這個露出刺青,紮著辮子的三十歲大男孩一次次把沙發上的靠墊抱在懷裡,在採訪結束後他還特意發微信過來,問雜誌上的照片能不能用自己自拍的照片。“我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茅侃侃說。

Q:你幸福嗎?

A: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Q:你所看到的新趨勢有哪些?

A:機器的人工智慧

Q:你希望身處的新商業文明是怎樣?

A:就現在這樣,其實挺好的。我不期盼什麼商業文明,最期盼法制健全,將人治的權重降到最低

Q:你的產品或服務對世界有哪些改變?

A:這個話題太大,不求對世界有所改變,只求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有樂趣和簡單

Q:你如何被全球化改變,又想怎麼樣改變世界?

A:這麼深奧的問題沒有想過,我想這應該是奧特曼的事業吧

Q:用幾個詞形容你眼中的新世界?

A:髒亂差,科技越來越發達,人越來越懶,心中的美好越來越少

本文標題: 茅侃侃:10年後,在賺錢和夢想面前我會選擇賺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152071986178
相关資料
電商2013年將力推三件事:加速融合優化體驗
經過去年的資本寒冬、大浪淘沙和價格戰瘋狂,電商企業懷着各自的心事進入2013年。在去年底,電商們已紛紛用行動描繪出2013年的商業藍圖,在今年,線上線下融合的加速、消費者驅動模式的興起和價格競爭逐漸被用戶體驗所取代,成為電商企業們力推的三件
標籤: 互聯網電商 電子商務 短租 c2b
著名主持人李靜不為人知的傳奇創業經歷分享
李靜最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國內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和金牌節目製作人。同時,她還是東方風行傳媒集團董事長、樂蜂網LAFASO。COM創始人、靜佳化妝品品牌創始人。李靜說她是個寬女人。心寬、率性,別人對李靜的肯定,她都當真。
標籤: 創業 美麗俏佳人 艺文青年 情感方程式 超級訪問 訪談節目
馬雲專訪全文:商業王國、孤獨感、管理藝術
幾乎是中國最著名的商人,經過2011年的備受爭議和2012年的沉默不語,馬雲首次接受訪問,談論他的商業王國,他的孤獨感,他的領導藝術,並對外界的眾多質疑予以回應。他一手創辦了中國最受人關注的互聯網公司。媒體上紛紛在討論著馬雲和馬雲現象。
標籤: 馬雲 阿裡巴巴 管理藝術 電子商務 淘寶規則 商業媒體
“微印”李朋濤:創業就是追求不確定的生活
第一次看到微印的時候覺得這個產品很有意思:可以把一個人的微博排布成一本書,列印出來慢慢品讀。那誰,你不是暗戀某某嗎,把他的微博列印出來逐字逐句揣摩;小明,你不是喜歡蒼老師嗎,把她的微博圖文列印出來抱著睡覺吧;誒,你不知道送她什麼生日禮物,送
標籤: 創業 移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