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者:你為什麼如此不淡定?

為什麼會說國內的整個互聯網創業氛圍越來越浮誇?為什麼講現在的創業者漸漸偏離了創業的本質呢?與70後、80後相比,為什麼很多90後創業者談創業其實就是在談行銷、談融資、談估值、甚至談上市,離開這些,創業似乎變得無從下手、也毫無意義可言。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我們為什麼會罵這個社會浮躁?為什麼會說國內的整個互聯網創業氛圍越來越浮誇?為什麼講現在的創業者漸漸偏離了創業的本質呢?與70後、80後相比,為什麼很多90後創業者談創業其實就是在談行銷、談融資、談估值、甚至談上市,離開這些,創業似乎變得無從下手、也毫無意義可言。

雖然有些片面,但卻是這個時代的種種行為傳遞給我們的資訊,也是我們親眼目睹的現實社會。

然而,當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時,其實這個社會本不浮躁,而浮躁的是我們躁動的內心。

最近炒的比較火的兩個事件,相信大家也有耳聞,同為90後,我沒有發表任何言論和評估,更多的是觀察,如果你認為他們的行為是炒作和行銷,那你無需轉發朋友圈,也無需對此作出任何評估,當你處於觀望狀態時,所有的炒作行銷都成了他們自導自演自嗨的喜劇或悲劇罷了,至於主角、配角和觀眾,顯然都是他們自己。

而每當這些行為出現時,我們總是感歎創業者太浮躁、社會太浮躁,其實不然,當你感歎的時候,你才是浮躁的本身,而浮躁的本身又傳遞於社會,使之相互影響、互相牽制,通過對創業者的觀察歸納發現,使我們內心變得浮躁的因素有以下這三大因素——社會成功文化的過度渲染、90後創業代表有意或無意的炒作影響和90年代後國家經濟的迅速崛起造成的壓力。

社會成功文化的過度渲染

在國內,很多創業者都喜歡成功,不喜歡失敗的文化,也沒有失敗的概念和預測,我們也不知道失敗是一種怎樣的過程和情形,媒體傳遞給我們的資訊也是如此,我們每天都能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各媒體平臺上看到Apple、Google、阿裡巴巴、Facebook、騰訊、百度、小米、uber、滴滴快的的各種新聞資訊,不是推出新產品、收購,就是融資、上市或者撕逼。

然而,除此之外,我們還會聽到奶茶妹跟東哥又領證了、馬總又買山頂別墅了、雷布斯又唱Are you ok?神曲了,當然還有各種高大上上千萬美元融資的初創企業。在互聯網創業界,我們似乎每天都被這樣的資訊資訊充素著,給我們的錯覺就是互聯網、創業環境一片大好,整個經濟環境欣欣向榮,不信,小米5年鑄造的手機帝國神話;Uber 5年500億美元估值,玩快速顛覆是不是分分鐘的事兒,所以那些被洗腦過度的創業者一上來則想顛覆BAT、玩轉小米雷軍,這是多麼瘋狂的想法啊。

這絕對是一種病態和不正常的現象,創業的成功率本來就10%不到,甚至更低,而我們每天看到的偏偏都是這些成功企業各種翻來覆去的資訊,一歸納你會發現各媒體上50%的資訊都是在報導他們。

而剩餘90%失敗的企業資訊我們基本看不到,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何無緣無故就死掉、消失了,其實這些失敗的企業對我們創業者來說才是具有參攷價值的,從他們的失敗案例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從而去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馬雲說過,一個企業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但失敗的原因就那幾點,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我在思考,劉强東跟奶茶妹秀恩愛、領證等八卦讓我學到什麼了?是不努力,自己的女兒被同齡人抱走,努力,可以抱走同齡人的女兒嗎?;馬雲買別墅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創業很簡單,十幾年就可以從潘磕嫦成高富帥,成為首富嗎?或許是或許不是。

當然,我並不是在否定新聞資訊的價值,也不是在否認這些大佬的言行舉止不能給我們帶來思考,我只是在反思,我們的社會過度的渲染成功文化,所有的媒體都聚焦在他們的身上,似乎都在圍繞著他們轉,只要他們一有動靜,世界滿天飛著同樣的資訊,高度、嚴重的同質化資訊,那一刻有種讓人覺得世界好渺小的感覺。

這種對受關注企業高度聚焦的後果就是忽視了創業失敗文化的有效傳播,其實每天都有很多的企業關門倒閉,但卻很少有媒體報導,也許是因為這個社會害怕失敗、忌諱失敗,也許是因為失敗實則晦氣,所以不敢看、也不敢提,也許這樣就能避免失敗了。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叫《創業,生與死》,是日本板倉雄一郎寫的,這本書寫他是如何從事業巔峰走向穀底和死亡的,他把他的失敗經歷一覽無餘的描述出來,看完這本書後我才明白,其實創業的成本是非常高,或者說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坑,不是並不得以,不要輕易掉坑,因為創業你要付出的絕不是簡單的時間、精力跟金錢,你還要失去陪伴親人的機會成本,嚴重一點可能還會突然失去健康、一病不起、未老先衰或因熬夜工作而猝死,這些後果其實我們並不瞭解,也不曾想像,我們只知道創業能讓你變得富足、能上頭條,風光十足。

其實在美國和日本這種失敗文化的傳播是非常廣泛的,即使創業失敗了,他們也會把自己的經歷梳理成書,流傳後世,但在中國似乎還沒有,我們覺得失敗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兒,是件讓人抬不起頭的事兒,恰恰相反,當你不能以正確的心態去看待失敗時,其實失敗離你並不遙遠,我還是很佩服餘佳文的創業心態的,他說,失敗了大不了重新再來,這就是一種淡然處之的心態。

所以我覺得現在國內互聯網、創業急需將創業失敗的文化與過分渲染創業成功的文化達到一種平衡狀態,比如前段時間流傳的一篇,叫《華東O2O項目死亡名單:一窩蜂後慘死案例》,這是我僅此看到的對創業失敗文化傳播得較積極的一次,但很可惜的是這些創業失敗的創始人卻沒有站出來說他們為何失敗,也沒有媒體去採訪他們,我相信他們的失敗絕不僅僅是因為O2O模式不成熟或各種紅海血海,一定有更值得我們創業者去避免和借鑒的他因。

90後創業代表有意或無意的炒作影響

國內耳熟能詳或整天在折騰的90後創業者,其實屈指可數,就馬佳佳、張天一、餘佳文,還有相對低調的溫城輝、陳安妮、王旭銳等,雖然屈指可數,但他們卻讓大部分90後創業者變得極其不淡定或說浮躁。有意無意中,這些被罵出來的網紅藝員成了90後代表,十幾個人就代表了一代人,影響一代人,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兒。

這幾年,戴著90後的光環,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够多的關注。作為90後後來者,我們眼睜睜看著從馬佳佳的情趣用品到陳安妮過1%的生活、餘佳文的一億紅包、見總理,再到哈佛退學的瞬間爆紅所獲得的行銷紅利;看著3000萬美金賭你是馬雲、見面15分鐘就定投、刷櫃子都能投2000萬的資本市場熱潮,他們或說謊或誇大,但你說90後創業者能不眼紅、能不心動嗎?但這真的是我們看到的全部嗎?還只是他們創業痛苦過程中一點點僅有的光芒而已呢?

其實這都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們的言行舉止、一舉一動已經深深的影響了部分創業者的價值取向,讓我們對創業產生了畸形的理解,讓我們覺得創業都有出人頭地、成為網紅藝員,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所以創業一定要融資、要行銷,否則談創業沒意義,試想一下,如果每個90後都像他們一樣一夜爆紅,刷爆朋友圈,那該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兒。

我記得上次跟一比特朋友在聊天時,談到了行銷跟媒體的話題,我說憑你的實力搞個行銷上個新聞應該沒啥問題,他的回答嚇尿我,他說,那有什麼,他想玩更大的,要像餘佳文那種能刷爆朋友圈的。

其實令我感歎的並不是他口出狂言,而是前面所說的幾個網紅藝員的行銷炒作行為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深刻性,刷爆朋友圈的炒作行銷、融資,成了創業者追求的目標,遠遠勝於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品。

如果換位思考,我們對創業者的炒作行為也表示理解,但是,炒作者、創始人或CEO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擔當,要把握好行銷和炒作的度,因為你們的行為會影響大部分創業者躁動的內心,而這顆躁動的心一旦被激發,這個社會將會變得不得安寧。

在評估行銷、炒作行為時,有個朋友說了幾句很實際的話,他說:

1、90後是有天才,但是天才有限,人不沉澱,老吹牛,早晚被黑死。

2、吹牛不要吹太早,火的越早會死的越快,為啥?因為你沒有能力承擔你的“名氣”。

3、任何特意的行銷都是有代價的,除非自然的行銷,否則你的付出永遠比收穫多。

與各位CEO們共勉,希望你們有更多的沉澱,給這個社會帶去更多的正面影響,我相信這個社會也會回報你更多。

90年代後國家經濟的迅速崛起造成的壓力

一方面是,90後是看著國家經濟崛起和國家繁華昌盛的一代人,在我們眼裡這個社會充滿希望、到處充分著成功和機遇,30年的時間讓中國一夜崛起,我們稱之為深圳速度,這種速度的種種迹象都在告訴我們,似乎無需太大努力,世界就唾手可得,這就是我們親眼目睹的中國。

與70後、80後不同的是,大部分90後都能接受高等的教育,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在溫馨的家庭、生活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校園,優雅而又恬靜,在燈紅酒綠的都市裏,高樓聳立,豪車跑車俯拾皆是,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代。

而另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80後、9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兩人要承受雙方家庭的壓力,再加上房價、物價的持續上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這讓我們對金錢的渴望越來越强,對現實看得也越來越透徹,也越來越想實現個人財務自由。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想得最多的是,怎樣在這座都市裏立足、怎樣讓自己更好的生存下來,其他都變得無關緊要,當我們說要好好讀書、好好沉澱時,而你卻說這些都是假的,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於是乎,這種掙錢急切的浮躁心態已經開始向全社會蔓延,也包括我剛剛所說的行銷炒作,創業者、投資人、媒體人,他們相互推波助瀾,將這種浮躁的心態貫穿於整個社會的利益鏈條,為了將投資的公司賣出一個好價錢,投資人會要求創始人炒作自己公司和產品,讓更多人關注,提高知名度,從而提高估值,然後在賣出一個好價格,獲得一筆不錯的投資收益率,而創始人則為了讓辛苦經營的公司存活下來,順利拿到下一輪融資,拼了命的炒,否則公司就關門大吉了。

這個過程我們都很無奈,國家經濟發展太快,就業壓力形勢嚴峻,找工作太難,那只能創業了,但創業沒錢,那只能行銷,炒出點名氣來提高融資的概率,天使融完融A輪,A輪融為完融B輪,B輪融完如果可以,早點上個草根點的新三板套個幾千萬,買個豪車啥的,也算逆襲成功一半了,這是大部分創業者的夢想,只可惜這一切都太特麼的不易了,才走到行銷炒作這一步就被全世界罵、全世界黑。

這時候我們開始感歎就業難,但創業更難啊,不僅要長得好看,還要會折騰,還要有文化、有思想、有背景,不信你數數看:

·馬佳佳,中國傳媒大學畢業,一本的,神馬985、911(211)就不說了;

·孫宇晨,北京大學畢業,碩士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美國排名前十的;

·張天一,北京大學畢業,一本的;

·溫城輝(休學)、陳安妮,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一本的;

·餘佳文就不說了,超錶是科技導向型的公司。

……

從這些人的學歷、受教育水准、文化素養、思想來看,我們就已經被甩出好幾十條街了吧!沒錢、沒文憑、沒文化又沒背景,連篇行銷軟文都寫不出來,怎麼創業啊?你可不要跟我說背景跟學歷不重要,要是不重要張天一能那麼容易拿到徐小平(校友)真格基金的天使融資、總理會那麼隨意點贊嗎?要是不重要,馬佳佳那麼容易上魯豫(校友)有約嗎?當然,我們不能說100%有關,但你也不敢說完全沒關係吧!而剩下的創業者你自己列列看吧!

這個社會亦浮躁、亦淡定,你淡定,社會便安寧;你不淡定,社會便浮躁,90後創業者,如果帶著浮躁的心去創業,我們能走多遠,或遠或近,就在一念之間;如果帶著腳踏實地的心去創業,我們能走多遠,或艱辛或喜悅,但我們可以問心無愧邁向更美的未來,我們相信真正有實力的90後創業家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至少會給這個社會留下片刻的安寧。

資料標籤: 創業 行銷炒作
本文標題: 90後創業者:你為什麼如此不淡定?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104329638756
相关資料
一個創業者的自白:忙到靈魂出竅吃翔冷靜下
於是,在生日前夜,夜深人靜時,寫下這篇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關於行業本質和創業;人性和價值觀;自我心態等方方面面,總結成一句話,就成了本文的題目:吃口屎,冷靜下。
標籤: 創業 電子商務
創業能否成功跟興趣沒太大關係
8月17日消息,黃太吉創始人赫暢近日在參加創業脫口秀欄目《享說》時表示,創業成功要具備三個條件:能力,團隊
標籤: 創業
過度包裝的“創業者”,該找回自己的初心了
“創業者”曾經是個非常勵志的詞,《贏在中國》播出的時候,艾瑞克記住了曾花,一個靠自己的努力走上巔峰的女人,領導的思凱樂已經成為了國內戶外用品的領軍品牌。如今這一波創業大潮中,“創業者”卻以截然相反的另一種形象出現。
標籤: 創業 微商
小城創業夢:三四線都市成創業基石,何必做北上廣的“芝麻”
同時,資金支持、人才儲備以及發展環境,成為他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在他看來,小城市的容錯率更高一些,可能犯兩到三次錯誤也不會有嚴重影響,但在大城市,一次失敗就可能損失慘重。
標籤: 創業 創新創業 章燎原 創投 三四線都市 劉屹